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型器械的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88例骨科应用外来器械和植入型器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经过有效的管理,无一例发生感染或者费用错误的情况;结论科学、系统的给予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型器械的患者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以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 标签: 骨科 外来手术器械 植入型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对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材料及手术跟台人员的管理方法,预防感染,保证病人的安全。方法制定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材料及跟台人员的管理制度,对外来器械及植入材料术前、术中、术后实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外来器械及植入材料的准入、清点、清洗、灭茵质量跟台人员素质都得到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材料的质量有了监督和追溯性,保证了医疗安全。

  • 标签: 骨科 外来手术植入材料及器械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与植入物相关的手术的器械,主要用于骨科植入手术。我院从2017年2月份开始实行器械商不入手术室跟台。清洗、包装、灭菌全部由我们消毒供应中心同步跟进,集中管理。由于外来器械在各个医院的传递频繁,大大增加了清洗的难度,而清洗质量的好坏是影响物品灭菌质量合格的重要因素。通过一年不断的探索、总结、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提高 外来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共同协作管理骨科外来器械的方法,提高骨科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术后规范处置。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186包骨科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应用手供协作管理模式的202包骨科外来器械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的管理方法进行清洗质量及术后规范处置率的对比。结果通过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协作规范管理,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目测合格率由90%提高到97%,ATP荧光检测合格率由91%提高到98%(p<0.05);术后规范处置率由36%提高到100%(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协作管理,避免了器械商将未清洗、消毒处理的器械直接带走这一普遍存在现象,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供应中心 协作规范管理 骨科外来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消毒管理中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骨科外来手术器械600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00件,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提供精细化管理,将两组的手术器械消毒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达标率(100.00%、99.67%、99.33%、98.33%)均高于对照组(93.67%、94.33%、93.67%、93.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损坏、送货不及时、丢失、提前放行手续不完整)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6.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消毒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率,提高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达标率,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骨科 外来手术器械 消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外来租赁器械发生湿包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避免湿包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总结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骨科外来租赁手术器械发生湿包的原因及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原因分析,持续的进行合理改进,避免了外来租赁器械湿包,规范了外来租赁器械的处理流程。结论规范外来租赁器械各环节的处理流程,可以降低湿包发生率,保障消毒供应中心无菌产品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方法,完善手术室各种骨科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对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进行规范化的清洗、灭菌、完善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制度,优化各种工作流程。结果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相比规范化管理前,因器械引起的医疗缺陷明显减低,相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减少了手术耗材的库存,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灵活选择,提高手术满意度,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外来器械 质量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纯水进行外来器械预处理,以期降低成本;方法对比分析经纯化水及按1200浓度加放3M70503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液预处理浸泡后的骨科外来器械的血液干涸情况。结果纯化水组浸泡外来器械总数为14463件,无血液干涸件数为14432件;纯化水加多酶清洗液组浸泡外来器械总数为14985件,无血液干涸件数为14963件。两组血液干涸情况数据经卡方检验,χ2=68.1,P=1.5×10-16,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两组清洗液预处理骨科外来器械,其器械的血液干涸情况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预处理 器械 纯化水 多酶清洗液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手术室对外来骨科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得出结论手术室对外来骨科器械加强监管,实施规范化管理,重视器械在洗涤灭菌质量方面的有效控制,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 标签: 手术室 骨科器械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重视每一环节,包括器械的准入、接收、灭菌,术前、术中、术后的管理,以杜绝发生医院交叉感染,保证手术质量。结果对外来手术器械骨科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加强对骨科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保障患者植入物的知情权,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之间和谐关系,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保证手术质量。

  • 标签: 骨科 器械 植入物 管理
  • 简介:摘要: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是手术室常见的一类器械,多由经销商提供给医院临时使用,属于市场经济产物,故而使用问题较多,管理难度较大。本文即对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此类器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 外来骨科器械 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设立了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100包外来骨科器械,实验首先对其进行小组区分,两组采用不同管理方式并进行不同的命名,最终目的是对比管理效果。结果: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作人员的管理质量过程中发现,观察组的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PDCA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外来骨科器械提升清洗质量。

  • 标签: PDCA管理 外来骨科器械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来骨科器械接收环节采取规范质量管理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对院内外来骨科器械实施质量管理前后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此来起到相应的规范作用,同时对比实施前后器械清洗质量、信息技术完整性、沟通质量等展开相应的对比。结果:经研究表明,在实施质量管理后各项信息的记录更完整、清洁及沟通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规范外来骨科器械接收环节的管理工作后,对信息数据所记录的完整性、器械的洗涤质量的提升均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外来骨科器械 接收环节 质量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一年内所收治的360例采用了骨科外来器械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对器械的认知水平以及器械清洗、回收和灭菌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以及器械清洗、回收和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干预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采用。

  • 标签: 手术室骨科外来器械 无缝隙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的监控效果。方法采用随访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在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前(对照组)以及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后(观察组)两个阶段的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器械清洗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的器械清洗达标率(9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清洗达标率(95.83%),且观察组在器械供给及时度、回收及时度、包装质量、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1),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工作中应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洗的达标率,优化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因此,应该给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