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段滑移修复治疗肿瘤型大段缺损、重建肢体完整性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35例骨肿瘤行手术彻底切除后,用段滑移技术修复缺损。其中对6例恶性肿瘤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从X线片、感染率、再骨折率、肿瘤再复发等方面统计,得出段滑移修复骨肿瘤切除术后大段缺损优势。结果随访2-6年,平均37个月,其中30例骨折端达到骨折愈合标准,3例骨肉瘤患者复发,2例骨肉瘤患者随访期内死亡。结论段滑移修复治疗肿瘤型大段缺损方法可行,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骨段滑移 肿瘤型骨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修复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4月,医院共采用组织工程修复缺损34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自体或异体进行缺损修复的对象44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3.4±1.2)个月,低于对照组(5.8±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后影像学检查填充满意率、12个月密度恢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期愈合率、骨折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修复缺损的疗效肯定,可以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骨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患者若有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的情况,种植牙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但在实际种植牙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为长期缺牙或者是炎症、外伤、疾病等导致的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情况,直接种植牙很难成功。所以如果种植位点量严重缺失,在种植牙之前或者是种植手术同时进行点移植手术,以保证种植位点的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当今种植牙的有效修复率大大的提高了,不同的自体、人工的移植手术在牙种植中应用,保障了种植牙的适应性,促进了由于在种植位点缺失的牙种植手术成功率的上升。

  • 标签: 自体骨 种植 骨移植 骨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异体修复大段缺损有利有弊,一项与人工材料相比,异体优势在于能够整合到宿主体内,但可能存在潜在的传染性疾病感染风险,存在相关并发症。目前用于大段缺损治疗主要包括骨关节异体、中间插入异体、半圆柱形插入性异体、异体-假体复合移植物,“望远镜”式匹配异体移植、自体带血管雕复合移植、联合游离皮瓣移植、钛网技术复合异体修复开始成为主流。目前尚无成熟的BMSCs修复大段缺损的主要方法,对于大段缺损仍然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实验室研究集中在BMSCs生物学特性、复合培养、生物工程方面。

  • 标签: 大段骨缺损 骨髓间质干细胞 异体骨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创伤性外露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外露患者,分别进行Ⅰ期、Ⅱ期及保守治疗。结果80例创伤性外露患者,经过治疗,治疗有效率93.75%(75/80),其中,及创面完全修复且功能恢复较好75例(93.75%);关节功能受损4例(5.00%);截肢1例(1.25%)。住院时间54-65d,平均住院天数(58.87±2.14)d。结论对创伤性外露患者采取复合组织瓣、植、肌皮瓣及皮瓣修复,依据创面污染情况实施手术方式。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伤性骨外露 修复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牙缺失使用内种植牙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378例内种植牙患者,共562个,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螺旋状种植体和柱状种植体进行种植,对患者的临床种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术后完成整合的种植体328个,整合失败6个。完成修复的种植体237个,未完成修复的7个,种植体植入后随访时间最长者9年,最短10个月。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了10个月到9年不等的随访,共有273颗牙在治疗1年后修复成功,有16颗失败,有260颗在种植3年后成功,有13颗失败。总共成功533颗牙,占研究总数的94.8%,共失败29颗,占研究总数的5.2%。结论临床中使用内牙种植体是比较常用的修复牙缺失的手段,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成功的关键就是选择合适的材料,熟练的手术操作。

  • 标签: 骨内种植牙 修复 牙缺损
  • 简介: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后常因牙槽吸收造成传统义齿固位困难,种植修复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但口腔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变使老年人的人工种植牙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就上颌而言,一方面上颌牙槽突、上颌结节、牙槽壁等部位随着牙齿缺失及其他局部或全身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吸收,种植体与牙槽突长轴、鼻腔、上颌窦的位置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种植治疗的难度;而另一方面尖牙支柱、颧骨区等特殊结构或部位的骨质虽然也发生了萎缩和吸收,但这些结构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其可以作为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从而使牙槽严重萎缩老年患者的种植修复成为可能。充分认识老年人失牙后口腔颌面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种植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扩大牙槽严重萎缩老年无牙颌患者的种植适应证,造福广大老年患者。本文针对我们在临床应用上颌牙槽突、上前牙牙长轴、牙槽壁、鼻腔、上颌窦、尖牙支柱、颧骨及上颌结节的解剖特点及增龄性变化完成不同类型人工种植修复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对这些解剖结构变化与种植的关系进行论述,探讨其作为老年患者种植基础的条件及可行性,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老年 上颌骨 牙槽突 上颌窦 尖牙支柱 上颌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修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即刻种植牙患者38例(种植牙体52枚),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同方法测量计算成率进行比较。结果52颗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2个月,种植体稳定,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随访两年,患者种植体周围的吸收高度平均为(1.31±0.17)mm,未出现松动情况;平均厚度测量结果直接测量法为(2.20±0.27)mm,CT二维测量法为(2.27±0.30)mm,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9994,P<0.01);直接测量方法计算成率为(89.01±1.26)%,采用CT二维测量法计算成率为(88.82±1.97)%,采用CT三维容积法计算成率为(86.37±2.15)%,CT三维容积法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P<0.05),而直接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引导技术运用于即刻种植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修复,CT三维重建能够对种植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还能够为术前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值得在牙种植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膜引导技术 即刻种植牙 骨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伴唇侧牙槽缺损的上前牙缺失美容修复效果。方法选取伴唇侧牙槽缺损的上前牙缺失39例患者(缺牙40颗)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伴唇侧牙槽种植技术,同时对唇侧牙槽缺损部分给予引导再生技术,对所有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美容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种植体均未出现松动症状,且无明显的垂直向吸收情况,修复成功率高达100%;其中,36例患者种植体区丰满、色泽及形态均正常,1例牙龈乳头恢复较差,2例龈缘高度不足;患者满意度为97.21%。结论创伤后的牙列缺损,尤其多颗牙的连续缺失,很难采用其他固定修复方法来完成。种植修复具有不损伤余留牙、美观舒适、咀嚼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伴唇侧牙槽骨缺损的上前牙缺失 引导骨再生技术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种植中引导再生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6例牙种植中引导再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prf口腔修复膜材料,观察组使用CGF口腔修复膜材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厚度、植厚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厚度、植厚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和14.5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牙种植中引导再生使用CGF口腔修复膜材料的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厚度和植厚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在单颗上前牙唇侧壁缺损的情况下,以特定的手术方案进行即刻种植来重建唇侧壁,并行延期修复达到良好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患者17名,迅过翻瓣手术、唇侧过量植并行、胶原蛋白海绵辅助创口缝合的手术方法及延期修复进行种植修复,获得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共计口例。收集术前、术后6月及复诊的CBCT影像资料,以指定的测量方式对种植位点唇侧壁颈部化(L1)、根中(L2)和根尖(L3)部位进行测量,获得房侧壁变化的数据;同时收集临床数据,根据国内的种植体成功标准统计种植体存留率;并且拍摄修复后患者口内照片,用粉红色美学评分PES标准和白色美学评分以ES标准对修复进行美学评估;最后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位点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无患者在修复后出现并发症。美学评分经过三名评估人员评估得到患牙修复后粉红色美学评分PES为(7.45+1.85)分,平均7.12分,白色美学评分以ES的评分为(8.2+1.5)分,平均8.36分。结论本研究中所通过翻瓣手术、唇侧过量植并行GBR、胶原蛋白海绵辅助创口缝合的手术方法及延期修复在上颁单颗前牙唇侧壁缺损的病例中能获得较高的种植体成功率,唇侧壁重建厚度理想,初期美学效果良好,长期效果仍待观察。

  • 标签: 上前牙伴唇侧骨壁缺损 即刻种植 美学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择接受治疗的60例牙种植引导再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再生,观察组则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再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之治疗下过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的方式,与传统钛膜引导方式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牙种植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Bio-Guid组牙种植术和植后用Bio-Guid生物膜作为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再生,海奥组牙种植术和植后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再生。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中引导再生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修复后植厚度和厚度的差异。结果海奥组跟Bio-Guid组比较,牙种植中引导再生成功率更高(P<0.05);海奥组相较于Bio-Gui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P<0.05);海奥组相较于Bio-Guid组修复后植厚度和厚度更高(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再生的临床效果确切,跟Bio-Guid生物膜材料对比,可有效提高引导再生成功率,增加修复后植厚度和厚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牙种植引导再生手术的11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海奥修复膜进行再生,设立对照组给予肽膜进行再生,观察两组患者再生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牙种植中引导再生失败例数为4例,成功率为93.22%,对照组患者牙种植中引导再生失败例数为15例,成功率为74.58%;研究组患者植厚度和厚度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约为(2.234、2.137);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总率为8.47%,对照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总率为28.81%,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再生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修复成功情况,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强植厚度和厚度,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牙列缺损患者行以牙-牙槽联合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常规牙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患者行以牙-牙槽联合移植术修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牙周膜影像、牙冠色泽变化上来看,两组患者移植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牙根吸收、牙槽吸收、松动度、根管治疗比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行以牙-牙槽联合移植术修复的效果良好,克服了常规牙移植手术的一些弊端,可作为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方式。

  • 标签: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24例患者25枚种植体,其中平台转移组12例(12枚种植体)、平台对接组12例(13枚种植体)。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拍摄临床照片和X线片检查,进行红色美学指数(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ES)评估并评估种植体周围边缘吸收(MBL),应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台转移组与平台对接组均获得100%的种植体存留率。平台转移组MBL为[(0.38±0.39)mm],低于平台对接组[(0.98±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5,P=0.002)。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PES分别为(9.33±2.61)和(8.15±1.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2.5,P=0.168)。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WES分别(6.83±1.59)和(7.15±2.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2.5,P=0.437)。结论采用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均可获得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平台转移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MBL,但其修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美学 牙科 骨质吸收 平台转移 牙种植 红色美学指数 白色美学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峡部裂是青少年腰痛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后期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目的:研究峡部清理取髂骨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峡部清理取髂骨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患者128例,均为单节段双侧峡部裂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峡部裂节段分布,疼痛程度,下肢根性症状.术前根据CT横扫将峡部裂分为Ⅰ型线型,Ⅱ型中间型;Ⅲ型硬化型.术后使用CT矢状位重建判断愈合情况,连续性的痂形成为峡部愈合的标准,记录愈合时间.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测量运动节段的活动度.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128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平均年龄(23.0±4.5)岁(17~36岁),均为男性.腰5峡部裂81例,腰4峡部裂13例,腰3峡部裂3例.术后6个月愈合41侧,双侧愈合17例;术后9个月愈合94侧,双侧愈合34例;术后12个月愈合159侧,双侧愈合72例,CT分型Ⅰ型患者均愈合.术后1年愈合率为81.9%.术后24个月愈合率92.3%,其中15侧未愈合.双侧未愈合6例,均为CT分类中的Ⅲ型.腰痛VAS评分由术前(7.2±2.1)分减轻为末次随访时的(1.3±0.4)分(P<0.05).腰椎JOA评分自术前的(21.0±3.2)恢复到末次随访时的(27.6±1.0)(P<0.05).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25例,运动节段平均活动度5.0°±2.7°.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损伤,无术后感染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3例.结论:峡部清理取髂骨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腰椎峡部裂 修复 内固定 运动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