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最大内切球法分析单侧髋臼周围截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对女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产道影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行单侧PAO手术的育龄女性DDH患者,采集手术前后骨盆CT的"DICOM"数据,用最大内切球法在医学影像交互软件(the medical imaging interaction toolkit,MITK)上测量25层产道的大小(即最大内切球直径)。于手术前后骨盆站立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 center edge,LCE)角、髋臼倾斜角(Tönnis角)和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根据LCE角大小将患者分为严重组(LCE≤0°)和非严重组(0°<LCE<20°)。结果PAO术后坐骨棘以上(1~20层)产道变窄,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的均值范围为0.86~5.95 mm;坐骨棘以下(21~25层)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臼截块前上缘(1~13层)变窄明显(手术前后差值的均值范围为4.23~5.95 mm);髋臼截块前缘耻骨支下缘与闭孔后缘上部之间的区域(5~10层)变窄最多(5.62~5.95 mm)。手术前后产道最窄位置均在坐骨棘平面(20层),术前最大内切球直径为(105.34±7.16)mm,术后为(104.47±7.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32)。髋关节旋转中心内移与1~20层产道变窄呈正相关,Tönnis角变小与1~10层产道变窄呈正相关,LCE增大与2~5层产道变窄呈负相关(P<0.05)。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对1~20层产道大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0.27~0.50,P<0.05)。身高与术前、术后产道最窄部位的大小呈正相关(r=0.565,r=0.586,P<0.001)。严重组与非严重组手术前后产道产道变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0.655,P>0.05)。结论单侧PAO引起坐骨棘以上产道变窄,轻度影响产道最窄位置(坐骨棘水平)。单侧PAO不会影响产道正常的DDH育龄女性患者正常胎儿的正常分娩。

  • 标签: 髋脱位,先天性 截骨术 分娩,产道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产道异常系指骨盆结构、形态异常或径线较正常短小,包括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狭窄,以及因发育或疾病、损伤所致的畸形骨盆等。软产道异常包括外阴异常,阴道异常,宫颈异常,子宫下段异常。

  • 标签: 产道异常 临床观察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产科质量,观察总结了27例产道血肿护理经验,分析归纳出并发产道血肿的几个主要原因初产妇、分娩异常、技术不精湛、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等。总结了预防护理产道血肿的措施提高助产技术、认真仔细进行阴道缝合、加强产后观察、做好围产期的预防保健工作等。

  • 标签: 产道血肿 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外阴。软产道本身的病变可引起难产,生殖道其他部分及其周围病变也可影响软产道使分娩发生困难,软产道异常所致难产比产道少见,易被忽略,故于妊娠早期应常规做阴道检查,了解生殖道有无异常。

  • 标签: 软产道 异常 处理方法
  • 简介:为了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腥,本文对我院7年间发生的26例产道血肿分析如下。

  • 标签: 产道血肿 早期发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道异常临床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结论①严密观察胎心、羊水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吸氧、左侧卧位,并通知医生;②平卧、抬高床尾,预防胎膜早破、脐带脱垂;③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④加强新生儿护理,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及吸人性肺炎的症状;⑤遵医嘱用药。

  • 标签: 产道异常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近年来产妇发生软产道血肿的原因,部位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产后血肿,多于产时血肿,其中66%是由于缝合不良,12%系粘膜擦伤。急产、第二产程过长、早产、双胎及妊娠合并症就是导致产道血肿的主要相关因素,医护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助产人员的接生技术与血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讨论血肿的处理方法,重点论述了预防产道血肿的措施、强调产前注意观察产程进展,临产及分娩过程中做好产妇心身护理、产后细心检查、认真缝合以及密切观察是避免和减少产道血肿发生及减轻血肿危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产道血肿 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主要症状为会阴部疼痛、坠胀,见于阴道两侧沟、会阴侧切处及其深部。多见于初产妇。以产后4小时特别是产后2小时即可发现并有明显症状。结论为预防产道血肿的形成,要加强产后观察,认真细致地进行阴道缝合。

  • 标签: 产道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道异常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狭窄骨盆分娩时处理原则是全面检查,明确判定狭窄骨盆的类别、程度,了解胎儿大小、胎心、产力强弱、宫颈扩张程度、胎膜是否已破,结合年龄、产次综合分析,决定分娩方式。

  • 标签: 产道异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道血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开展产道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其护理情况;结果经过周密的临床护理,产妇的恢复情况较好,分娩后1星期复检时买所有产妇的血肿都已消失;结论加强产后护理,提升助产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血肿的发生率,还能够增强肌体吸收血肿的能力。

  • 标签: 产道血肿 临床护理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发生14例产道血肿的临床资料,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产道血肿的形成与妊娠合并症、分娩异常、接产技术操作不当密切相关。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努力提高助产接生技术,加强产后观察和护理是避免和减少产道血肿发生及减轻血肿危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产道血肿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1-01~2006—12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968例,发生产道血肿13例,血肿发生率0.1%。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2例;难产手术5例(吸引器助产3例,产钳助产2例),急产3例。产道血肿多发生于产后2h之内,1例发生在产后24h内。主要症状有会阴、肛门坠胀感,尿痛,个别人感觉腰酸,平卧不能侧翻。出血多时可有头昏、眼花、无力、胸闷,甚至休克。

  • 标签: 难产/并发症 产后出血/护理 血肿/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