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关藤药材中所含成份的研究,从脂肪酸对癌细胞的作用、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脂肪酸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通关藤 不饱和脂肪酸 抗肿瘤
  • 简介: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月见草油中的脂肪油进行了提取,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月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亚油酸进行了定量测定.岫岩产月见草籽中的γ-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71%和11.76%.

  • 标签: 月见草 Γ-亚麻酸 亚油酸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德国科学家最近利用转基因技术,首次培育出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子,使人们不用吃鱼也能摄人这类脂肪酸。研究表明,DNA和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鱼类中富含DNA和EPA,植物中却一种也不含。不过,亚麻子、菜子油、大豆和胡桃中却含有可以转化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

  • 标签: 德国 不饱和脂肪酸 转基因植物 亚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过程中,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的效果,为临床脂肪肝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试验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采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模式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采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的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血脂指标(TG、TC)及肝/脾(CT)比值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过程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同时使肝/脾(CT)比值大大提升。

  • 标签: &omega -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疗效
  • 简介:英国食品标准局已经宣布帮助人们减少饮食中的饱和脂肪。新计划提出为了控制食品中饱和脂肪及添加糖的总量,当然也会考虑关于产品再次配方后的复杂性问题。最重要是能帮助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并与产业界建立积极合作的关系。同时推进公众科普教育。

  • 标签: 饱和脂肪 食品标准 英国 复杂性问题 科普教育 摄入量
  • 简介:摘要:(n-3Polyunsaturatedfattyacid,n-3PUFA),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癌症,抗炎,促进婴幼儿大脑以及视觉系统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侧重提高鱼油中EPA和DHA的纯度。然而,鱼油中含有的色素、氧化产物、皂类以及微量金属元素等杂质会降低鱼油品质,进而影响后续富集纯化和生理活性试验。据报道,油脂在脱色过程中不仅能迅速脱去色素,而且脱色剂对油脂中其它杂质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 标签: 鱼油 加工工艺 sn-2位脂肪酸 核磁共振碳谱 二十二碳六烯酸
  • 简介:目的观察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糖脂代谢、肝脏脂质沉积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模型。治疗组在喂养8周后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肝重,空腹血糖、转氨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肪细胞因子,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明显脂肪变,动物体重、肝重和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动物体重和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其中AST和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物血清瘦素、抵抗素呈下降趋势,而脂联素呈升高倾向。结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改善NASH大鼠糖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能力。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细胞因子
  • 简介:研究证实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掩盖鱼油的腥味。介绍微胶囊技术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指出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 简介:三文鱼体内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三文鱼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稳定性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三文鱼体内确有高含量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在不同环境加工处理中存在不同程度破坏损失,研究将对有效保留及利用三文鱼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帮助。

  • 标签: 三文鱼 生物活性物质 稳定性
  • 简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尤其是n-3系的PUFA,可以降低脂肪酸以甘油三酯形式的沉积,同时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葡萄糖合成糖原。其具体机制是PUFA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受体α(PPARα)来控制氧化途径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而其对脂肪合成途径中有关基因的抑制则是通过降低能传递胰岛素和碳水化合物信息的转录因子与DNA的亲和力和转录因子的核内丰度。尤其是PUFA抑制了类固醇空单元结合蛋白-1(SREBP-1)的核内丰度和表达,降低了核因子Y(NF-Y)、Sp1和肝核因子-4(MNF-4)与DNA的亲和力。

  • 标签: 多不饱和脂肪酸 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α受体 类固醇调控单元结合蛋白-1 转录
  • 简介:数十年来的动物研究支持鱼油中的主要成分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在一些人类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中n-3PUFA也被证实有益,但临床试验结果并不一致。n-3PUFA应用能否成为肾脏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仍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鱼油 不饱和脂肪酸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在精子活力正常人群和精子活力弱人群精浆中的差异,以及与精子活力的关系。方法将贵州采集的581例人精浆按照活力分为精子活力正常组和精子活力弱组,使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方法,对2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进行检测。通过精子体外培养实验,将上游筛选精子培养24 h期间收集培养上清液,同样使用LC-MS/MS方法对不同分组的精浆中检测到存在差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物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在精浆中检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中,精子活力弱组精浆中的9-羟基十八碳二烯酸(9-HODE)与13-羟基十八碳二烯酸(13-HODE)浓度均比精子活力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3)。精子体外培养实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精子活力的下降,培养液中的9-HODE与13-HODE浓度则显著上升(P=0.003,P=0.035),统计学分析显示9-HODE和13-HODE浓度与精子活力呈显著强负相关(r=-0.91,P=0.045;r=-0.95,P=0.026)。将精子浓度因素考虑到人群精浆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与精子活力的分析中,结果显示,9-HODE和13-HODE在精子活力弱组浓度显著高于精子活力正常组(P<0.000 1),并且与精子活力存在同样负相关关系(r=-0.38)(P<0.000 1)。结论9-HODE和13-HODE通过精子代谢释放到培养液与精浆中,是精子膜损伤程度的潜在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和检测弱精子症。

  • 标签: 精子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串联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GDS4602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皮损FADS2的表达变化。取5只咪喹莫特诱导的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背部皮肤,并取收集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人正常对照皮肤和银屑病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及10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4份以及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及12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中FADS2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用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0、6、12或24 h,用200 ng/ml白细胞介素17A(IL-17A)刺激0、6、12 h;用TNF-α单独或联合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5 μmol/L)刺激6 h。处理完成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FADS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S4602统计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皮肤对照组FADS2基因表达水平(2.035 ± 1.226)相比,银屑病皮损(0.656 ± 0.475)及非皮损(1.503 ± 1.062)组织中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55.17、3.07,P值分别<0.001、= 0.012,并且皮损处显著低于非皮损处(F = 26.27,P < 0.001)。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FADS2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1.000;荧光强度:30.720 ± 6.850)相比,咪喹莫特组小鼠皮损表达显著降低(灰度值比值:0.463 ± 0.172,t = 7.00,P = 0.002;荧光强度:21.840 ± 3.125,t = 3.15,P = 0.035)。银屑病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0周后,皮损中FADS2蛋白表达(43.775 ± 3.342)较未治疗时(27.950 ± 1.218)显著升高(t = -6.95,P = 0.006);而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2周后的银屑病患者皮损处FADS2蛋白表达(28.667 ± 3.402)与治疗前(31.933 ± 2.987)比较没有显著升高(t = 2.72,P = 0.113)。qPCR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6 h组、12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03);与IL-17A 0 h组相比,IL-17A 6 h组、12 h组相对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9、0.961)。与HaCaT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1.000)相比,TNF-α 6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0.682 ± 0.132,t = 4.82,P = 0.017);与TNF-α 6 h组相比,TNF-α + BAY 11-7082 6 h组显著升高(1.541 ± 0.525,t = -3.58,P = 0.037)。Western印迹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24 h组FADS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F = 6.24,P = 0.013)。结论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下降,其表达下调可能与TNF-α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脂肪酸去饱和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A 角蛋白细胞 脂肪酸去饱和酶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研究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血压、血管功能、心肌细胞生理活动、胆固醇、血脂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可能受到n-3PUFA的补充剂量及受试者个体差异的影响,研究者对n-3PUFA与心血管疾的关系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对n-3PUFA与心血管疾病进行综述。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血管疾病 血压 血管内皮 血脂
  • 简介:摘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主要包括n-3 PUFA和n-6 PUFA。PUFA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氧化供能、调节炎症等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PUFA在卵子及胚胎的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影响女性生育力及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但结论不一。本文就PUFA在女性不孕症及辅助生殖领域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