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残炭和活性炭的穿透吸附试验数据,提出了残炭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模型.通过所取微元内气相汞和固相汞的总量平衡关系建立相关微分方程组,并运用Matlab软件结合Runge-Kutta过程推导出适用模型.穿透试验结果表明:在与电厂烟气汞浓度相近的低汞浓度条件下(〈0.3mg/m^3),残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ich理论的Ⅱ型等温线,而活性炭的数据则明显具有Langmuir关系,即属于Ⅲ型等温线.运用Matlab软件将实验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拟合计算,经过统计分析,出口汞浓度数据方差不超过0.81,表明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测试数据和模拟结果令人满意.该模型对汞吸附脱除效率预测和炭质吸附剂的汞吸附富集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吸附 残炭 飞灰 活性炭
  • 简介:文章提出了简单颗粒流的热传导模型;根据稠密气体运动学理论,运用随颗粒速度而变化的自由程,理论推导了简单颗粒流的有效热导率表达式。当Biot数小于0.1时,有效热导率解析结果可适用于Biot数和Fourier数的乘积(biFo数)的整个范围。讨论了颗粒固体体积百分比和数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结论比已有的研究结果更准确。

  • 标签: 颗粒流 稠密气体运动学理论 自由程 颗粒温度 有效热导率
  • 简介:对粉末喂料假设为圆形颗粒的粘性阻尼模型,在PFC2D离散元程序中进行编程,构建径向尺寸逐步变小的尖角狭小型腔,对狭小型腔的粉末微注射成形填充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发现狭小型腔的填充过程是以环状或者半环状波形界面进行的,其尖角部分形成近似的月牙形包裹。在尖角处由于纵向接触分力大于横向接触分力,导致颗粒填充困难。通过对粉末微注射成形钳头零件的刃口进行观察,发现存在类似欠注的缺口。扫描电镜证实刃口部位的颗粒致密度低于靠近浇口部位的中心区域,刃口部位粘结剂组分偏多。

  • 标签: 粉末微注射成形 颗粒模型 波形效应
  • 简介:目的探索大气污染对动物的致病机制,对BALB/c小鼠采用无创性气管滴注PM2.5颗粒悬浮液的方法,构建大气污染致炎动物模型。方法将1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M2.5低度组(2.5mg/kg)、PM2.5中度组(5mg/kg)和PM2.5高度组(10mg/kg)共5组,各剂量组气管滴注第3天,第7天、第21天、第35天、第49天,气管滴注操作完成后24h采取组织样本,采用ELISA、肺组织病理HE染色的方法,来验证无创性气管滴注方法的可行性和致炎模型构建成功与否。结果本建模方法,成功率高达96%。采用气管滴注法,建模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与气道滴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呈正相关。PM2.5暴露后,肺内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及吞噬颗粒的巨噬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各暴露组分别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组比较,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肺组织匀浆中TNF-α水平增高,高剂量组差异最显著。结论本实验用气管滴注法建立小鼠致炎模型成功,并证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可广泛用于小鼠呼吸系统重复滴注,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大气污染及其他致炎机制。

  • 标签: PM2.5 大气污染 气管滴注 模型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给予脑脉利颗粒(NML)对实验性脑血栓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血栓诱导剂(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实验性脑血栓模型,观察致瘫时间和存活时间;大鼠右侧颈总动脉注入混合血栓诱导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诱导脑血栓模型,测定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等。结果:NML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偏瘫发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减轻偏瘫症状;NML能显著降低大鼠脑血管通透性、右侧脑指数、脑含水量以及右/左脑半球湿重之比,降低大鼠右侧大脑半球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改善大鼠右侧近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紊乱现象。结论:NML对实验性脑血栓后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脉利颗粒 脑血栓 脑水肿 抗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开窍醒脑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1w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华佗再造丸,0.72g/kg)、开窍醒脑颗粒低(1.08g/kg)、中(2.16g/kg)、高(4.32g/kg)剂量组。给药7d,末次给药后40min向一侧的颈内动脉注入血栓栓子复制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24h取脑组织,进行IL-1β、TNF-α、IL-6含量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开窍醒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TNF-a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6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开窍醒脑颗粒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有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开窍醒脑颗粒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因子
  • 简介:AERMOD模型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推荐模式。为了更好地验证颗粒物干沉降作用对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选取福州市的煤堆场作为面源污染源,对预测范围内所有网格点PM10、TSP最大地面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有网格点TSP地面浓度考虑干沉降时,约为不考虑干沉降时的0.13;PM10地面浓度考虑干沉降时,约为不考虑干沉降时的0.70,干沉降对TSP的影响大于PM10。同一粒径分布下,密度对颗粒物干沉降的影响较大,密度增加对可吸入颗粒物干沉降的影响大于总悬浮颗粒物,当密度大于3g.cm-3时,所有网格点PM10与TSP地面浓度比值的平均值接近于0.98,认为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基本完全沉降。此后,随着密度增加网格点处地面浓度的减小主要由PM10的沉降引起。AERMOD考虑干沉降时,距离污染源中心500m外的网格点处地面浓度,PM10/TSP〉0.98,大于10μm的粗颗粒几乎完全沉降。

  • 标签: AERMOD 环境影响评价 颗粒物 干沉降 密度 TSP
  • 简介:目的:观察止眩颗粒对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瘀血9ml注入家兔左侧颈夹肌及头夹肌内复制CSA模型,用眼震电图(ENC)、激光多谱勒及小脑浦肯野氏凋亡细胞、颈部组织病理变化等观察药物对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止眩颗粒组、西比灵组在四柱秋千振幅10°、20°时,ENG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2W、4W,在振幅30°时,ENG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4W,对前庭血流(VBF)中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止眩颗粒组小脑浦肯野氏凋亡细胞较模型组2、4周明显减少.结论:止眩颗粒对CSA模型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前庭器官和脑干神经元缺血损害,减少小脑浦肯野氏凋亡细胞,控制颈部无菌性炎症,显著降低颈部肌张力,调节力学平衡等治疗作用.

  • 标签: CAS动物模型 止眩颗粒
  • 简介:不说“成鱼配饵”,就说“黑坑配饵”,往往都令许多新老钓友头疼。有什么好思路吗?下面,笔者将简明地介绍垂钓成鱼、黑坑、混养池的基本配饵思路,谈谈何为“超级颗粒”。

  • 标签: 黑坑 钓友 垂钓
  • 简介:目的研究化浊行血颗粒对食饵性AS模型大鼠血脂、ET-1、NO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AS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食饵性AS模型。药物组给予化浊行血颗粒水溶液,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TC、TG、HDL-C、LDL-C、ET-1、NO。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增高(P〈0.05),HDL-C基本一致;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增高(P〈0.05);ET-1、NO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浊行血颗粒可调控血脂,并保护血管内皮。

  • 标签: 化浊行血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了阿奇霉素颗粒剂的通用性定量分析模型。以21个厂家的103批阿奇霉素颗粒剂建立模型,其浓度范围为3.0%至24.5%。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均方根差(RMSEP)为0.613。此外,还参照ICH的指导原则对模型进行方法学验证,验证项目有:专属性、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可见,通过选择合适的训练集样本,并精心的挑选建模谱段,建立阿奇霉素颗粒剂的近红外通用性定量分析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可用于快速分析国内各厂家产品的含量。

  • 标签: 近红外 阿奇霉素 颗粒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模型是将设计方案物化为与实物相似的形象直观的一种物体。模型制作既能增强技术设计的视觉感染力,又可帮助设计者通过反复观摩、推敲分析、不断修改完善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进而求得最佳设计效果。模型是对设计理念的具体表达,是设计委托者与设计人员和使用者之间交流的“技术语言”,而这种“技术语言”是三维实体造型,展现了设计“物”的具体形态。

  • 标签: 模型制作 技术语言 设计者 形象直观 修改完善 最佳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家兔鼻窦炎模型,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ISMN)靶向纳米颗粒对鼻窦炎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健康家兔30只,雌雄不限,体重2.5~3.5 kg,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F组建立家兔鼻窦炎模型,CT确认建模成功;C~F组对上颌窦进行置管后,分别用生理盐水、45 mg/ml的ISMN、45 mg/ml的ISMN纳米颗粒和45 mg/ml的ISMN靶向纳米颗粒进行冲洗。分别在造模的第7、14、21、28、35和42天对家兔耳缘静脉进行采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建模过程中及药物冲洗后家兔体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药物干预结束后,取家兔上颌窦黏膜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成功建立家兔鼻窦炎模型,ELISA结果显示ISMN靶向纳米颗粒冲洗1周后(即造模后第42天),家兔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8、IL-17A和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的水平与造模后第35天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7±1.20比19.73±0.68,66.41±11.87比154.68±13.13,17.96±1.87比28.23±0.80,53.56±5.66比111.93±7.29,P值均<0.05);ISMN靶向纳米颗粒使血液中IL-4、IL-8、IL-17A和IFN-γ水平的降低程度均优于ISMN纳米颗粒和ISM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6±1.43比8.81±1.33比7.14±2.16,89.47±17.80比41.07±7.77比15.84±3.72,10.28±2.07比3.06±1.62比1.82±0.90,62.16±6.18比35.12±4.62比27.89±10.18,P值均<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ISMN靶向纳米颗粒冲洗1周后,IL-4、IL-8、IL-17A和IFN-γ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ISMN纳米颗粒冲洗组和ISMN冲洗组相比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ISMN靶向纳米颗粒可以降低家兔鼻窦炎模型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鼻窦炎 葡萄球菌,金黄色 单硝酸异山梨酯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大鼠模型外周血IL-10、IL-17含量的变化,探讨玉屏风颗粒治疗AR可能作用机制及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的理论指导。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SemiR1的造模方法制备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AR组、玉屏风颗粒组,进行为期10天的药物干预,随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AR组大鼠模型外周血IL-10、IL-17含量升高(P<0.01,P<0.05),玉屏风颗粒组无统计学差异;与AR组相比,玉屏风颗粒组大鼠模型外周血IL-6、IL-10含量降低(P<0.01,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可降低AR大鼠模型的外周血致病炎性因子IL-10、IL-17的水平。

  • 标签: 玉屏风颗粒 变应性鼻炎大鼠 白介素-10 白介素-17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26-02
  • 简介:华勇四十三岁,属狗。他蹲在门槛上,用屁股蹲,双脚盘搭在小板凳上。他的脚像两根藤,可以搭在自己肩膀上,也可以扭来扭去把玩。华勇脸上有花生一样的肉瓤,灰褐色,唇厚,翻出一半红肉。他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小时候用板凳走路,十七岁改用木拐,三十五岁用三轮电瓶车代步。

  • 标签: 在门槛上 华勇 板凳
  • 简介:由山东安丘双丰花生机械生产的多用颗粒机采用往复刀式切碎、振动分级,从而达到切碎均匀。不产生挤压出油现象,成品率高、无污染,是目前切碎的理想设备。可对花生米、南瓜籽、核桃、榛子、

  • 标签: 颗粒机 机械生产 花生米 切碎 成品率 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