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正实行“互联网+”市场发展模式,人脸识别技术成效也逐渐显著,但是面部表情识别仍然属于技术难点。在解决面部表情识别问题时,单一特征描述的提取能力有限,现对面部表情识别技术进行探索研究。

  • 标签: 面部表情 人脸识别 计算机 特征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观察是做出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患者面部表情的改变往往是微妙且难以察觉的,自动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则可作为一种辅助识别某些精神疾病的手段。面部表情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且不受文化背景、先天性失明等因素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面部表情识别方法亦在不断进步,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表情识别,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可训练的特征提取模型从图像和视频中自动学习表征来完成分类,极大地减少了对于面部物理模型和其他预处理技术的依赖。文章着重综述了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探索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在精神科领域和远程心理干预方面的拓展应用。

  • 标签: 面部表情识别 深度学习 精神疾病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舞蹈教学对艺术性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通过动作等肢体语言,对社会的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进行反映。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动作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动作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表情的要求,这种表情不仅仅是指演员的面部表情,更重要的是内心情感的抒发,演化出来的动作表情。舞蹈不仅可以刻画人物形象,还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演员要保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一致,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动作及表情,引发观众的审美共鸣。本文就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舞蹈表演 面部表情 运用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面部表情属于舞蹈表演当中比较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并且在舞蹈表演环节贯穿始终,舞蹈表演人员可以借助面部表情来表现舞蹈艺术形象。然而在多数的舞蹈表演活动当中仍然存在着动作僵硬、形式感较强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舞蹈表演的魅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舞蹈表演者其自身的表现能力不足,以及面部表情运用失当造成的,导致其活动无法涵盖舞蹈作品的内涵。 本文针对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在舞蹈表演当中结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结合策略。

  • 标签: 舞蹈表演 面部表情 身体表现力 结合方法
  • 简介:摘要:经由有目的性的对照实验,针对性地观察针刺联合面部表情肌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显著性。研究探查发现,针刺能够显著提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于本病临床治疗具有较佳的价值。

  • 标签: 针刺 面部表情肌训练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针联合面部表情控制肌群康复训练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重度特发性面瘫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5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面部表情控制肌群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2组均治疗8周,随访6个月。采用H-B量表和面神经Sunnybrook量表评价面神经功能;采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质量;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患侧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运动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M波波幅;记录随访期间面肌痉挛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 (60/65 )、对照组为76.9%(50/6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5,P=0.039)。治疗后,观察组H-B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3.438,P<0.01),面神经Sunnybrook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2.674,P=0.032);观察组FDIP评分低于对照组(t=3.986,P<0.01);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t=4.621,P <0.01);观察组眼轮匝肌[(2.51±0.27)ms比(2.82±0.46)ms,t=4.258]与口轮匝肌[(2.97±0.22)ms比(3.35±0.40) ms,t=4.783]NCV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眼轮匝肌[(1.83±0.45)mV比(1.30±0.39)mV,t=3.827]与口轮匝肌[(2.58±0.60)mV比(1.97±0.36)mV,t=4.017]M波波幅高于对照组(P <0.01)。随访期间观察组面肌痉挛发生率为4.62% (3/65)、对照组为15.38% (10/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1,P=0.033)。结论电针联合面部表情控制肌群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重度特发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有助于降低面肌痉挛发生风险。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康复 诱发电位 治疗,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识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病房具有皮肤、面部、行为特征的53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3例患儿均诊断为癫痫,以色素脱失斑为线索诊断结节性硬化症28例,以面部鲜红斑痣为线索诊断脑面血管瘤病5例,以躯体多毛、消瘦为线索诊断线粒体脑疾病伴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5例,以毛发稀疏蜷曲、皮肤白为线索诊断Menkes病5例,以头围大为线索诊断亚历山大病、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戊二酸血症Ⅰ型各1例,以快乐面容、智力低下诊断Angelman综合征2例,以刻板手部行为为线索诊断Rett综合征2例,以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失斑为线索诊断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1例,以眼距宽、牙缺失为线索诊断1号染色体微缺失1例,以咖啡牛奶斑为线索诊断神经纤维瘤病1例,上述病例在上述特征提示下,经影像学或遗传学检测,均明确诊断。结论皮肤、面部行为特征在癫痫病因诊断中有重要意义,熟练掌握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皮肤、面部行为特征有利于癫痫病因学诊断。

  • 标签: 皮肤 面部 行为 癫痫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情识别能力不同的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对于基本表情识别的眼动注视特征及其与社交损伤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研究中心2019年7—12月招募的42例6~9岁高功能ASD患儿,同时选取23名同年龄段的正常发育儿童。根据表情命名任务中的表现将高功能ASD患儿分为ASD-1组(能够正确命名高兴、恐惧表情)和ASD-2组(能正确命名高兴、不能命名恐惧表情)。所有正常发育儿童均能够正确命名高兴、恐惧表情。使用红外眼动记录仪记录3组儿童在自由浏览表情任务中的眼动轨迹。采用社交反应量表评估ASD患儿社交损伤情况,并以总分75分为界值分为社交损伤轻度或重度。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组对情绪面孔的眼动注视特征,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ASD患儿眼动特征与社交损伤的关系。结果ASD-1组患儿25例,其中男20例,年龄(7.9±1.0)岁;ASD-2组患儿17例,其中男14例,年龄(7.2±1.2)岁;正常发育儿童组23名,其中男12名,年龄(7.7±1.3)岁;3组儿童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05、χ²=10.08,P=0.14、0.07)。高兴表情下,正常发育儿童组、ASD-1组、ASD-2组眼部总注视时间比例(F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7±0.20、0.35±0.20、0.47±0.24,F=3.97,P=0.02)。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控制表情、性别、年龄、总智商等混杂因素后,发现ASD患儿眼部FDP与其社交损伤程度负相关(OR= 0.15,95%CI:0.06~0.35,P<0.01)。结论高功能ASD患儿眼部注视时长越长,社交损伤程度越轻,其中,表情识别能力缺陷的高功能ASD患儿,需要用较长时间注视眼部以达到正确识别高兴表情的目的。

  • 标签: 孤独性障碍 面部表情 社会行为
  • 简介:摘要:针对残疾人、失能老人这些不便用肢体操控鼠标的人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脸部表情识别模式的智能脸标,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表情控制的智能脸标是一个利用脸部表情识别技术控制光标运行的软件系统,辅助所需人群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控。该系统主要由摄像头、电脑等部件组成,建立了面部特征与电脑等智能设备的联系,只需利用摄像头采集服务对象的面部图像,在进行数据校验判断后控制脸标完成特定指令,不需要外部硬件连接即可实现自主判断,表情操控等功能,是智能设备及信息交流系统有意义的应用性研究。

  • 标签: 表情识别 自主判断 智能脸标 操作简便
  • 简介:摘要:唱歌教学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教育学生的。而感染教育学生的关键是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所以,唱歌教学中的表情问题,是音乐教育中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

  • 标签: 小学教学 表情问题 唱歌教学
  • 简介:摘要: 网络表情符号已成为网民网上交流的一种新型语言,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广告业使用Emoji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了品牌趣味性的延展与发挥。道歉形式(有表情符号vs.无表情符号)对消费者宽恕意愿有显著影响。网络表情符号将成为未来中华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载体 。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面部除皱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简单面部除皱,研究组患者进行面部除皱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比较两组人脸皮肤识别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面部水分和弹性值均高于对照组,脂肪和斑点值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面部年轻化联合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年轻化比单纯的面部年轻化更有效。能大幅度改善皮肤状况和面部萎缩、凹陷,同时安全性高解决皮肤下垂、体积减少的问题。

  • 标签: 面部除皱术 自体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面部美学单位综合因素设计的改良面部脂肪填充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实行面部脂肪填充改善面型的求美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填充,基于面部美学单位综合因素设计的全面部填充。结果:两组的患者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面部美学是口腔医学关注的重点内容,而面部软组织对称性是影响面部美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三维面部扫描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发展,使得客观准确地评价面部软组织不对称性成为可能,相较于CBCT技术而言,该法更为便捷且无需担心辐射对患者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比较大的潜力。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利用三维面部影像分析面部不对称性的相关研究,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应用领域。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三维面部影像
  • 简介:摘要:痤疮是中医门诊常见病之一,困扰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痤疮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本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新的方案。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中医治疗研究最新进展。从不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痤疮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面部闪罐 灸法 痤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面部脂肪室解剖的美学分区在脂肪注射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4例行面部脂肪注射患者依据10个美学单位39个美学亚单位分区,给予深、浅层脂肪室脂肪颗粒或纳米脂肪移植。统计不同美学单位脂肪注射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74例患者中,23例患者填充3个,19例患者填充4个,14例患者填充5个,9例患者填充6个,5例患者填充7个,4例患者填充8个。74例患者中额部移植脂肪3-8ml,鼻部移植脂肪3-7ml,鼻唇沟部移植2-10ml,颊部移植4-10ml,唇部移植2-6ml,耳垂移植1-3ml。74例患者移植颗粒脂肪平均20.15±3.24ml,移植纳米脂肪平均4.35±1.05ml。本组患者术后面部肿胀与淤血恢复时间平均9.54±2.05d,术后随访显示并无感染与硬结及包块等并发症情况,皮肤质地与光泽度及面部年轻化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在面部美学分区指导下,采用深浅脂肪室脂肪移植术,可安全高效完成脂肪注射面部年轻化,并实现面部轮廓塑造,有助于优化面部整形美容效果。

  • 标签: [] 面部脂肪室解剖 美学分区 脂肪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