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ST抬高心肌梗死ST抬高心肌梗死,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ST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ST抬高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临床特征 非ST段抬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分析,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减少提供借鉴和医学上的有效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在医院的检查和相关诊断与疗效的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患者中,分别采用全面的医疗手段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分析,探究治疗后的实际治疗效果,并进行了相应的疗效诊断分析,为以后的医学病例提供相关信息。结论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分析了发病原因,并发症,和具体治疗方式方法,以及制定了相应的预防策略。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和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有所鉴别。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于2014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有50例,均为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患者均为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有50例。对相关基线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归纳和对比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经对比归纳后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合并糖尿病、心绞痛病史,其冠状动脉病变呈现出弥漫的情况,可见有侧支循环建立起来;在心电图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末峰间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病死率方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群体中出现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概率偏高,大部分以往有心绞痛反复发作病史,大多病变冠脉为多支且有丰富的侧支循环,预后质量较低。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在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40例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比较两组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均行碎裂QRS波及病理性Q波诊断,其中观察组行碎裂QRS波的确诊率为91.67%,行病理性Q波的确诊率为88.89%;对照组行碎裂QRS波的确诊率为55.00%,行病理性Q波的确诊率为50.00%;两组在不同心电图诊断结果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诊断敏感性50.00%,诊断特异性91.67%,阳性预测值50.00%,阴性预测值91.67%;对照组诊断敏感性20.00%,诊断特异性50.00%,阳性预测值77.50%,阴性预测值7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心电图是临床诊断ST抬高心肌梗死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方式,其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为碎裂QRS波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PCI治疗ST抬高心肌梗死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入院后52例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并行针对性护理,其余5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或择期行PCI治疗的均未做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病情均的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有效率为100%。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本组52例患者中,41例满意,11例较满意,0例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52例患者未经针对性护理,护理有效率为98%,52例患者中30例满意,18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结论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诊PCI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诊治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入选患行放弃冠脉再通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注射用血栓通为观察组,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LVEF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可明显改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

  • 标签: 血栓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临床溶栓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再通25例,未再通5例,再通率83.33%。溶栓时间90±30min,发生心源性休克1例,一年内生存28例,生存率93.33%。结论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改善预后,改善心肌供血,患者获益较大。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电图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分析探究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情况。结果61.29%为有缺血性T波有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缺血性T波有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37.74%(P<0.05)。在本研究84例患者中,无胸痛型29例,典型性心绞痛44例,非典型心绞痛11例。经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测得出,76.19%合并心律失常,8.33%短阵性房速,7.14%房性早搏,9.52%房颤,23.81%室性早搏,5.95%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5.48%短阵性室速。结论给予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可在短时间内诊断出患者的情况,加之该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可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临床体征的掌握,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 急性ST段高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脉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9例糖尿病急性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心梗治疗外,一组每天静脉滴注生脉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另一组每天静滴5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疗程4W,于治疗前后及用药过程中监测心肌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之61.76%,在降低心肌酶、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方面的作用,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5),且副作用显著低于后组。结论生脉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比较5单硝酸异山梨酯,具有保护心肌,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对糖尿病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较好,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糖尿病 5单硝酸异山梨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优化护理用于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优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再次手术介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化护理用于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优化护理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替罗班治疗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替罗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BNP水平及心功能(LVEF、LVEDD、LVESD)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0d研究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替罗班治疗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并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可改善病人预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以尿激酶进行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旋精氨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48h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左旋精氨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8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溶栓组与延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溶栓组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择期行PCI治疗,延迟组患者入院后即刻行PCI治疗,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冠状动脉(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延迟急诊PCI治疗方案仍可再通梗死相关动脉,有助于急性患者病情的转归与预后,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溶栓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肌梗死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经冠脉介入治疗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行梗死相关动脉PCI治疗,实验组于冠脉内注射替罗班联合血栓抽吸后行梗死相关动脉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10dLVEF、BNP水平,两组冠脉慢血流发生率、术后2hST50%回落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10dLVEF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BN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冠脉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术后2hST50%回落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内注射替罗班联合血栓抽吸后行梗死相关动脉PCI治疗可明显改善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回落情况及心肌功能,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经冠脉介入治疗 远期疗效 心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缩短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桡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功能、hsCRP>100mg/L、静脉溶栓治疗与心肌梗死发生FWR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龄、心力衰竭、静脉溶栓治疗以及hsCRP>100mg/L可能是预测STEMI患者发生FWR的危险因素。

  • 标签: STEMI FWR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性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 2015年 6月 -2016年 6月所收治的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10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择期介入治疗,观察组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第 7天和半年后的 LVEF、 LVED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 p<0.05),且 30d死亡率、 1年死亡率及复发梗死率低于对照组( p<0.05), 90minST回落率高于对照组( p<0.05),心脏破裂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急性 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急诊性介入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择期介入治疗,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择期介入治疗 疗效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