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ST抬高急性综合(NSTE-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早期组(n=30)、延迟组(n=30)。早期组患者于发病24~48h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延迟组患者于48h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0d,2组患者LVEF、LVDD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d,早期组患者LVEF显著大于延迟组患者(P<0.05),LVDD显著小于延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LDL-C降脂治疗在ST抬高急性综合(NSTE-ACS)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降脂目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搜集LDL-C降脂治疗在ST抬高急性综合中对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到2016年1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RCT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和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4702名NSTE-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他汀组可明显降低MACE的发病风险[RR=0.68,95%CI(0.549,0.834),P=0.000];在70mg/dL≤目标LDL-C水平〈100mg/dL(平均随访18.68个月)时,MACE发生风险比其他目标LDL-C水平组低;在70mg/dL≤目标LDL-C水平〈100mg/dL组中,降脂水平比基线LDL-C水平下降20%~40%(中等程度降脂,平均随访28.99个月)时,MACE发生风险最低[RR=20.143,95%CI(6.946,58.414),P=0.000]。结论NSTE-ACS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MACE发生风险。当NSTEACS患者目标LDL-C水平在≥70mg/dL,且〈100mg/dL时,可实现相对低的MACE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相对于基线LDL-C水平下降20%~40%的人群,获益更明显。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冠脉综合征 主要心血管事件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急诊室ST抬高急性综合(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7d和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17日-2013年8月14日在医院急诊室首诊的年龄≥18岁的NSTE-ACS患者.计算患者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NSTE-ACS);并随访6个月,记录7d、6个月的MACE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评分对患者短期和中期MACE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105例NSTE-ACS患者.BANACH评分与TIMI评分相比,BANACH评分对患者7dMACE的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948,95%CI(0.887-0.982)vsAUC=0.646,95%CI(0.547-0.737)],AUC差别为0.302,95%CI(0.004-0.599),P〈0.05;两种评分均能良好地预测患者6个月MACE的发生[AUC=0.847,95%CI(0.763-0.910)vsAUC=0.689,95%CI(0.592-0.776)],AUC差别为0.157,95%CI(-0.0847-0.399),P〉0.05.结论BANACH评分对NSTE-ACS患者7dMACE的预测价值高于TIMI评分.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6个月内MACE的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BANACH评分 TIMI评分 预测价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属于常见的严重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侵袭,从而引起以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急性综合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方式等。

  • 标签: 护理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概念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在心血管疾病中,其死亡率占首位。心肌部分缺血缺氧是急性综合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所以,因心肌缺血而引起的胸痛是急性综合的最明显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胸部压榨感、紧缩感、沉重感等,可向颈、肩、背或臂等处放射,且伴呼吸困难、恶心和(或)呕吐、出汗等症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改变在ST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ST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研究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采集外周静脉血实施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较高,P<0.05;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在ST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高敏肌钙蛋白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老年人急性综合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问题,药物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极为有限。再灌注治疗方面,经过筛选的老年人早期进行血运重建对于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即使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患者接受适当的溶栓治疗方案总体结局也要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综合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尚需谨慎。尽管新型循环辅助装置尽管显示了良好的前景,但在老年人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老年人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为了系统性地对中国成人H高血压和急性综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文献的方式,全面收集了相关的病例和对照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与此同时选取了临床的患者作为具体临床研究的对象,最终发现临床研究的实验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都体现出了病例组的H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会明显高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由此可以证明中国人的H高血压和急性综合的发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H型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诊断患者资料,并根据降钙素原水平由低到高分组为A、B、C和D四组,所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采用对应的方法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10.0%、18.2%、52.9%,D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中降钙素原值高低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预后具有确定的相关性.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降钙素原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综合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综合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中TC、TG、HDL-C、LDL-C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浓度均下降,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急性综合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强化降脂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综合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急性综合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术后健康知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综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复发知识的认知度,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综合患者诊疗期间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急性综合患者共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在临床疗效以及血脂各项相关指标检出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各项相关指标检出水平进行对比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检出值为(3.9±0.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值为(0.8±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值为(2.1±0.3)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综合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实施双心医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对患者的诊疗疗效,促进血脂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双心医学 临床疗效 血脂
  • 简介:目的:观察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从而提高左主干病变的早期诊断,降低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病死率。方法:收集急性综合患者2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左主干病变组113例(LM组),前降支病变组99例(LAD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作为判定急性综合患者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采用美国GEMAC-5000同步12导心电图机分别记录急性综合患者胸痛发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以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异常、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两种改变作为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标准。结果:LM和LAD组心电图异常ST≥6个导联指标的发生率分别为87.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电图异常ST≥6个导联是左主干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7.01,95%CI=1.22~12.63,P〈0.05)。两组患者胸痛发作状态下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的发生率分别为98.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发作时,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异常,对急性综合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高度提示左主干病变。

  • 标签: 心电图 左主干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 ST段压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1日至2017年4月21日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恢复,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如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恢复明显优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对比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在急性综合症中的只来哦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预后也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活血化瘀中药 急性冠脉综合症 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