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未应用PICC置管的114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PICC置管进行静脉营养的114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增长情况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ICC置管技术进行早期静脉营养可明显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早产儿 静脉营养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早产儿静脉营养外渗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早产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方式护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静脉注射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的痛苦症状,对于临床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提高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营养 早产儿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营养治疗,研究组给予PN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机体营养指标均发生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患者PN较安全有效,可改善营养状况及肝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肠外营养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静脉营养补钾的适当时机,选择最佳时机。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的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实行后期补钾的办法,观察组早产儿实行初期补钾的办法,所有患者都在出生后第一周末和第二周末进行血钾水平的检测。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第一周末和第二周末的血钾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有低钾血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所有患者没有不良反应。结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应该在患病的早期就进行补钾,这样可有效避免患有低钾血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 静脉营养 补钾时机的选择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早产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同时,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危重早产儿实施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解决早产儿营养不良等情况,增加早产儿体重,提高治愈率,改善早产儿生活质量。

  • 标签: 危重早产儿 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的临床疗效分析,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出生早产儿,且在出生24h内入院的93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3组,每组患者应用不用剂量氨基酸进行静脉营养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儿的体重下降幅度、恢复体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儿中随着氨基酸剂量的增加,最大体重的下降程度降低,恢复体重所需时间和体重达到2000g的时间缩短;不同氨基酸使用剂量的患儿,在入院一周后的BUN、胆红素浓度、血氨浓度和胆红素浓度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高剂量氨基酸应用与早产儿静脉营养,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产儿 静脉营养 氨基酸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阻断大隐静脉对小腿远端蒂隐神经营养皮瓣的影响。方法5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小腿远端蒂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其中采用常规方法治疗27例(常规组),采用阻断皮瓣蒂部旋转点远端大隐静脉方法治疗25例(阻断组),比较两组一期愈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阻断组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84.00%(21/25)比55.56%(15/27)],而渗出和静脉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28.00%(7,25)比62.96%(17/27)和8.00%(2/25)比37.04%(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组和常规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4/25)比25.93%(7/27),P〉0.05]。结论小腿远端蒂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阻断蒂部旋转点远端大隐静脉比常规方法术后皮瓣渗出更少,一期愈合率及成活率更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 标签: 隐神经 大隐静脉 远端蒂皮瓣 阻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的研究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现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岁住院患者150例,应用NRS2002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3周内或至出院时营养支持状况,NRS2002≥3分有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且体质指数(BI<18.5kgm2)或白蛋白<30gL并结合临床状况判定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入选,其中126例患者84%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44.7%。所有老年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8.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6.3%,肠外PN与肠内营养EN比例31.4%。结论NRS2002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在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不够合理。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住院患者
  • 简介:你为宝宝精心准备的一日三餐能够满足小家伙成长的需要吗?孩子养到1岁,怎么才算营养好?这要看看他都吃些啥。第一步月评价即近1个月内,婴儿吃某类食物每周>4次,计2分;每周1~3次,计1分;每个月1次或更少或没吃过,0分。8大类食物得分相加即为DDS,分值0~16分。

  • 标签: 步月 膳食回顾 食物种类 膳食质量 微量营养素 评价得分
  • 简介:西方国家流行一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oneappleaday,keepthedoctoraway)"。如今,这句话恐怕要改成"每天三个苹果"了。有专家研究称,与过去相比,现如今人们日常食用水果、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养分含量在不断减少。

  • 标签: 美国营养学会 食物营养 DOCTOR APPLE 营养成分 食物成分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73例重症且伴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均予以肠内营养制剂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1d比较,患者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恶性肿瘤伴随营养不良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为50例患者提供2周营养支持,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BMI以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全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期间进行严格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正确的进行胃肠内营养干预对于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病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40)和肠外营养组(n=4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固醇、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而上述指标在对照组中升高程度较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治疗对ICU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干预 ICU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行喉癌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患者9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癌,进行NRS2002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并于术后6-12小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按收治喉癌住院患者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使用个性化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47例,使用家庭自制流质膳食。并对病人术前2-3天、术后第1天、术后5-7天的营养指标即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3天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属正常,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术后5-7天,两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升高,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两组中血红蛋白均进一步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早期使用个体化肠内营养制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喉癌 管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