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青铜,商晚期。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1966年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商代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该形体巨大,造型奇特,厚重精美。以透雕和浮雕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张口呲牙、双目圆睁、

  • 标签: 青铜钺 省博物馆 艺术手法 山东 出土 商代
  • 简介:  喜欢青铜器,是因为其粗粝的性格,还是因为其大气厚重?透过青锈斑斑的沧桑,好像在穿越硝烟漫漫的时空,在战事纷飞中,寻找青铜器象征的权力和威严.图中的青铜,偶然间在朋友家发现,第一眼就十分喜爱,拿在手中把玩不已,反反复复的观看,朋友见我喜欢,便同意借我数日,才得以耐下兴致细细品味.……

  • 标签: 纹青铜钺 象纹
  • 简介:永德是滇西古人类栖息地之一。有据可考的历史标记主要有:勐汞新石器遗址、永康崖画、莱弄黄铜斧、忙况山红铜插等,这已是地方史志界不争的事实。当然,也留下了缺断的遗憾和未知的存疑。比如青铜时代即公元前16~8世纪,即殷商迄西周时期,在永德,曾长期找不到代表性文物可考。这对于地方史志研究来说,始终是一个沉甸甸的悬念与企盼j1984年,永德县志资料征集工作陆续展开。这时,有一条重要信息从当时的大山区传来,说该区大忙兑乡农民在挖树根时,发现一个“铜雷楔”。风闻此汛,

  • 标签: 青铜钺 中国 历史考证 永德县 云南 文物考古
  • 简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器。它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形状与斧相似,却并非与斧一物。它的制作材料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形制与功用均体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它不但是劈砍的兵器,砍头的刑具,还是汉代以来官员乘舆的重要仪仗,也是王权的象征,古代将帅常常是仗征伐。

  • 标签: “钺” 形制 功用 君权
  • 简介:(1750-1841)字左田.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户部尚书。工诗文.善书画。黄的诗淡远灵秀.有苏东坡风韵.行草书端逸秀美。其山水宗法董、巨,有时似倪瓒、黄公望,所作层峦叠嶂.风韵萧疏.意境幽深.晚学王原祁.作品更显苍厚浑朴。小幅山水.颇有秀逸之致。

  • 标签: 行草书 苏东坡 黄公望 王原祁 诗文 风韵
  • 简介:,1983年生于青岛,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201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于北京某高校中文系任教。写作诗歌、小说、评论等,2008年获“未名诗歌奖”,2010年出版小说《牧夜手记》,2013年出版诗集《序曲》,2014年获《诗刊》“发现新锐奖”及《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出版诗集《一月的使徒》,2016年出版诗集《序曲》(新版)。亦从事英文文学著作的中文翻译。

  • 标签: 选诗 北京大学 《序曲》 文学著作 2001年 高校中文系
  • 简介:《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宗教活动,“戎”是军事行动。1989年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大批精美的青铜礼器和兵器,正是商代奴隶社会礼制发展和国家机器加强的充分证明。而用于“戎”的兵器中占有主要席位的“”,在商周青铜武器中有其独特之处。新干商墓共出土了六件铜,有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铜二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身略呈斧形,弧形刃,长方形内,平肩,肩部有对称的矩形穿。面宽阔,器身近内处饰一

  • 标签: 新干商墓 青铜礼器 青铜武器 商周 云雷纹 器身
  • 简介:先生的自传缨字彦威,江苏省溧阳市人。汉族。1904年12月6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0月30日),生于外祖父邹蘅衫(梓生)公迁安县(当时层直隶省)署中。幼小时,随家人侨寓保定。曾祖名梓,字南卿,清道光时,中举人,仕至两浙江南都转盐运使,兼署浙江按...

  • 标签: 大学学报 《大公报·文学副刊》 杜牧 叶嘉莹 王国维 元好问
  • 简介:一深秋中的白与灰,简洁、醒目,从欹斜的广场步步逼近,博物馆的气度与格局令人神情一爽。与我的心境有关吧,现代建筑无非积木游戏,已令人麻木,反倒老旧的东西不管多么简陋,我的目光总是粘连的,难以割含。

  • 标签: 青铜 现代建筑 博物馆
  • 简介:绚丽华贵是一种美,质朴淡雅也是一种关,而这种美较之前者,似乎来得更持久,更凝重,更富有气韵。也正是如此,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魅力历千年而不衰,至今仍为世人所崇尚。

  • 标签: 青铜器 青铜艺术 制造工艺 造型艺术
  • 简介:燃烧了多少次,历炼了多少回你的故事走过多少雨打和风吹有多少情和爱.商多少苦和泪你的风采有神奇的创造和智慧

  • 标签: 《青铜情》 音乐 歌词 歌曲
  • 简介:把一把一躺在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我的父亲已经在晋虚城去世多年。我赶到病房见到把一时,他正闭着眼睛,嘴唇干裂,靠着氧气机虚弱地呼吸。脸部还有没擦干净的血块,已凝结成暗紫色。病房安静得像是一个墓穴。一排排整齐的病床上,挤满了各种重症患者。只有床头柜上,各种仪器闪烁不停,发出的微弱声音提醒着,一切尚在人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青铜 人民医院 病房 氧气 仪器
  • 简介:这是一个结构超简单的家庭,父子两人,相依为命。爸爸叫王森林,身材瘦长,长着张苦瓜脸,整天眉头紧锁;而胖胖的儿子王树林,长着一只汤团面孔,整天笑眯眯的。

  • 标签: 铜镜 家庭 身材 眉头
  • 简介:1998年11月,笔者在礼县盐官镇发现一批土锈斑蚀的铁器数件。经人辨认。有小锄、镰刀、铁铧等生产工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件有铭文形铁铲。此铲打磨精细,高12.5厘米,宽12厘米。刃呈形,上部两侧有短肩,銎部呈“凹”字形,中部长方口。两侧表面铸阳文篆书“蜀郡”二字。

  • 标签: 铁器 礼县 生产工具 铭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7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12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09
  • 简介: 代表作有陶希圣的《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中国社会史论战》第2辑)、 尚主编《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 (《文史哲》1956年第3、4、5期)、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和《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王思治《三论汉代是奴隶社会》 和《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它》(三联书店1980年版)、日知《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关 键何在》(《历史研究》1957年第8期)、赵俪生《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角度来看我国 古史的分期》(《兰州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中国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编成《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 问题论文选集》和《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二书

  • 标签: 先生诞辰 先生魏晋 封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