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掷铁饼完整技术环节中,衔接技术速度非常迅速,衔接技术所用的时间仅占总掷铁饼时间的1/8-1/12,衔接这一技术的掌握难度非常大,不易掌握,而且常常被忽视。掷铁饼技术属于斜抛运动,根据力学原理,铁饼预行速度和爆发速度,以及高速度间的夹角是影响出手速度的三大重要因素。

  • 标签: 铁饼运动 衔接技术 斜抛运动 预行速度 爆发速度 出手速度
  • 简介:利用各种不同重量的杠铃或杠铃片进行铁饼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而且可以增强旋转的稳定性,对提高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爆发力、协调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训练 铁饼 巧用 下肢力量 事半功倍 运动员
  • 简介:对大学生铁饼投掷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尝试,并通过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教学方法)进行两种不同教法的对照研究,结果采用新教法的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铁饼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对掷铁饼技术中身体姿势的平衡、旋转力矩的产生与有效传递、人--饼系统的旋转速度和轨迹特征、运动员的施力时机进行探讨.表明:身体重心的移动和支撑点的位置是维持旋转过程中身体平衡的基础,铁饼、上肢、躯干和下肢良好扭紧状态是有效形成力和传递力的前提,施力时机的准确把握能提高投掷效率.

  • 标签: 掷铁饼 技术特性 力学特性
  • 简介:铁饼完整技术教学中,旋转技术铁饼投掷的重要而复杂的教学环节。通过对旋转技术进行“T”型控制教学,利用人的视觉感应,通过练习,建立起正确的时间感、空间感,以及正确的动作定位。通过实验对比和对学生考试的统计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有意义,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铁饼 旋转技术 控制教法
  • 简介:<正>一、问题提出掷铁饼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也是田径教学的必修课目,过去运动系与专科的教学时数一般安排24—28学时不等。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逐步正规化。缩短教学时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达到掌握“三基”的要求,对各科的教法改革已势在必行。从70—80年

  • 标签: 教法改革 普修课 田径教学 教学时数 教学质量 掷铁饼
  • 简介:铅球与铁饼的实践研究密西西比大学约翰·肯尼森铅球与铁饼是一种需要掌握一些大学原理和物理定律的田径项目。当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了这些原理,并能把它们应用到投掷中时,就能更加容易掌握投掷技巧。投掷的几个要素:1.冲量(力×时间=冲量)要在一定的距离上施放出...

  • 标签: 运动员 解决方法 投掷臂动作 铁饼投掷 直线移动 教练员
  • 简介:很多铁饼运动员对铁饼飞行的原理知之甚少,大部分运动员只是通过快而低的方式将铁饼鞭打而出,获得其在空中平稳的效果而取得比赛成功。这只是最基本的控制方法,当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下面结合铁饼的滚动、投掷角、风速等具体说明如何正确地将铁饼投出并获得最佳飞行效果。显然这是单纯铁饼技术所涉及不到的。

  • 标签: 铁饼运动 飞行过程 控制方法 飞行特征 空气动力学
  • 简介:论腿部支撑技术铁饼最后用力的影响游毓发(广西工学院体育部)提高出手初速度并获得合理的出手角度,是投掷铁饼技术研究的出发和终结,而腿部支撑技术和力量的正确运用,则是完整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铁饼投掷时的预先旋转,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角速度和向投掷方向推进...

  • 标签: 最后用力 支撑技术 运动员 腿部技术 铁饼 身体重心
  • 简介:对投掷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器械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助跑、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技术动作的共性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手榴弹 标枪 铁饼 铅球 共性 技术动作
  • 简介:最后用力技术是掷铁饼技术的关键,而左侧肢体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能否形成合理的支撑技术,对最后用力的效果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铁饼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用力过程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对完善这一技术做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掷铁饼 最后用力 左侧支撑
  • 简介:<正>铁饼运动的历史渊源铁饼运动是一项很古老的项目,它在希腊最初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已被列入了比赛。古代希腊著名的雕刻家米隆于公元前8世纪,雕刻的掷铁饼运动员的精采石雕,

  • 标签: 铁饼运动 运动员 民主德国 女子铁饼 苏联 旧中国
  • 简介:原地掷铁饼和旋转掷铁饼都是以预摆开始动作的。在原地投和旋转投的预摆中,共同之处是要求运动员通过躯干和持饼臂的向后转动,将器械大幅度地向后转摆,使肩、髋之间最大限度地反向扭紧,让参与躯干扭转用力的肌肉充分拉长。但是由于原地和旋转技术各自后续动作的任务、目的不同,对它们的动作结构、躯干及身体重心的移动范围、器械运行轨迹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发现运动员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将原地和旋转的预摆动作混淆起来,淡化了它们之间的动作区别,从而影响了各自后续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从技术概念上进一步明晰原地投和旋转投预摆动作要求,对运动员准确、稳定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技术质量将大有帮助。一、原地掷铁饼的预摆要求肩及投掷臂向后转摆的同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肩臂尽量向投掷反方向伸展,肩部与髋部在右脚上方扭紧,以利于躯干由右侧向左侧(投掷方向)的发力鞭打动作。在预摆结束的后续动作——发力投掷过程中,身体重心随着转体动作由右脚移向左脚,铁饼运行轨迹形成的平面相对双脚站位为右低左高,在投掷方向上与水平面形成约33°的夹角,使之尽量与器械的出手角度和方向相吻合,以利于运动员用力动作产生的动能能够集中地、爆发地体现在投掷...

  • 标签: 掷铁饼预 摆动作 浅析掷铁饼
  • 简介:铁饼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据记载,早在公元前708年的第十八届古代奥运会中,铁饼已被列为五项全能项目之一,当时称之为“投盘”。近代,在1896年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铁饼被列为田径比赛项目,美国选手尔·加利特以29.15米的成绩创第一个奥运会纪录,目前的纪录是74.08米,93年来提高了44.93米。中国男子铁饼自1914年的26.13米创第一个纪录开始,经75年的发展,提高到目前的60.40米,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水平仍相差较远,为尽快提高我国铁饼运动水平,本人收集了世界及中国男、女铁饼运动发展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以供参考。一、有关数据的统计

  • 标签: 美国选手 田径比赛 古代奥运会 奥运会纪录 世界纪录 五项全能
  • 简介:铁饼技术最后用力的末阶段,铁饼出手前瞬间,运动员采用“跳投”还是“撑投”技术,近20年来有过一些变化:80年代初期,多主张两腿的“牢固支撑”,但支撑到什么时机后脚离地,在教学和训练中不太明确;80年代中后期,许多铁饼运动员在铁饼出手前瞬间,为了加大后腿蹬地的爆发力,采取快速蹬离地面的方法——跳投,身体在铁饼离手后继续旋转;近几年来,有的运动员采用在铁饼离手后两脚仍保持与地面接触的“撑投”技术。从提高我国男、女掷铁饼的水平着眼,对铁饼出手时身体不同转动状态的差异进行探讨与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铁饼运动员 世锦赛 左侧支撑 最后用力阶段 跳投 掷铁饼
  • 简介:伊瑞·博格是捷克的男子铁饼国家纪录保持者,他的成绩是70.72m,并以此成绩成为1983年本项运动的世界冠军。以下将抓纲提要地介绍这位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这是根据他的教练员在芬兰举行的一次讨论会上的报告整理成文的。(报告记录由唐·威尔斯提供)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极为迅速,许多欧洲的优秀投掷运动员以杰出的成绩证实了这一点。本文阐述了面临大赛之际,对于

  • 标签: 训练方法 纪录保持者 博格 专项耐力 威尔斯 力量训练
  • 简介:2006年12月,第15届亚运会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2002年在釜山举行的第14届亚运会上,中国女子铁饼出人意料地输给印度,丢掉了已经蝉联多届的亚运会桂冠。此次再逢亚运盛会.中国铁饼姑娘早已憋足了劲,要夺回以往的亚运会霸主位置。

  • 标签: 铁饼 中国 第14届亚运会 女子 第15届 卡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