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溶栓治疗的动静脉急性闭塞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动静脉急性闭塞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情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急性闭塞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控制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出现动静脉急性闭塞的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的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整体护理 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 介入溶栓治疗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闭塞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自体动静脉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引起动静脉闭塞的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闭塞的原因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以减少闭塞的发生。结果闭塞原因有操作、护理及患者自身原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闭塞的发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闭塞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各种原因可能造成的闭塞,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延长使用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内瘘栓塞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闭塞的原因及其应对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接诊的以动静脉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5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服用一般的抗凝药物。结论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的闭塞率和凝血象明显低于服用一般的抗凝药物的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对治疗有利于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闭塞,这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闭塞 终末期肾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动静脉初期穿刺的并发症,延长的使用寿命。方法评估、正确使用新,做好拔针后的处理,正确指导患者对新的自我保健。结果初期使用动静脉成功率提高。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穿刺失败率,有效延长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动静脉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5例动静脉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35例动静脉均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动静脉是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操作方便、血流量大、病人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低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后观察与精心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动静脉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吻合术后,术后的观察,促进成熟,成熟的使用,使用后的日常护理等一系列的维护是提高血透患者生存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成熟后首次穿刺的技巧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月~2013年3月对50例首次使用动静脉的患者穿刺前进行内温水泡手20分钟,水温为40℃,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评估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穿刺方法,穿刺针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充,穿刺时需双人配合,一人用注射器抽吸,另一人穿刺,针头与皮肤呈20。角,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并实施健康指导。结果50例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透析前进行温水泡手及选择合理的正确穿刺方法,不但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延长了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首次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自体动静脉因其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使用方便,已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然而,有文献报道28%-53%的不能成熟1,作者就自体动静脉成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及早预防和处理,延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自体动静脉 内瘘 成熟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静脉护理。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的维护、预防感染和预防闭塞。经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护理后,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病症。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后,9例恢复正常。其他3例为糖尿病患者,经处理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然而依然发生了闭塞情况。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做好其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术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2011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动静脉术93例,均采用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其中端侧吻合73例,端端吻合20例。结果术后口均可闻及血管杂音或扪及震颤,并发患肢肿胀1例,吻合口血栓形成1例,浅静脉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3.2%。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是动静脉的首选术式,但术中需根据血管条件、动静脉管径大小采用不同的吻合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术前良好的定位及血管彩超检查,术中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及术后精心的护理才能长时间保证“生命线”的畅通。

  • 标签: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60例实施自体动静脉形成术的患者,分析其自体动静脉术前、术后、穿刺及并发症护理措施。结果对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自体动静脉进行护理,25例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35例患者的痛苦程度明显降低。结论通过自体动静脉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延长透析患者动静脉寿命的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4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通过对内不同时期的精心护理,大大提高了动静脉的使用寿命。结论对内不同时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延长动静脉使用寿命,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