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难治产后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选择子宫动脉栓塞)与对照组(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出血量、抢救的输血量、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效果
  • 作者: 张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徽省胸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230000
  • 简介:目的:探索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及围期护理方式。方法:对安徽省胸科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40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17例(占42.5%),显效21例(占52.5%),有效2例(占5.0%),经半年随访均未出现再次咯血情况,预后良好。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低热状态,但经物理降温干预后,体温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脊髓受损案例。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期给予患者合理护理服务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支气管动脉栓塞;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2年6月,回顾分析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抽签分组法均分为研究组(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和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采取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及有效。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行40例子宫动脉栓塞的子宫肌瘤患者,以选择上双侧、单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插管,以500-710μm聚乙烯醇微粒栓塞子宫动脉上行支,对患者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进行CT检查、超声检查,表示40例患者子宫肌瘤统计缩小面积为55%-73%。其中有4例肌瘤<3cm的患者,术后12个月接受复查,肌瘤疾病消失。结论: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过程中,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方式疗效显著,不仅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还可以切实提升治疗有效与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超选择性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肺结核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选取我院肺结核大咯血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患者32例。本次实验对照组按照惯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肺结核 咯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复合栓塞治疗肺癌大咯血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肺癌大咯血患者共50例,均为我院2021.06-2023.06期间入院治疗,并对其随机分组,即对比组与研究组,各组25例。对比组:应用普通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研究组:应用复合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二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为肺癌大咯血患者治疗时,应用复合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升生活质量,推荐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动脉复合栓塞术治疗 肺癌 大咯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动脉动脉瘘的临床特点,评价支气管动脉动脉瘘介入封堵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以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因咯血就诊,并诊断为支气管动脉动脉瘘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及胸部增强CT表现,经内科抗感染及止血治疗无效的患儿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经导管应用栓塞微粒球介入封堵治疗,评价封堵效果及随诊复发情况。结果15例患儿中男9例、女6例,年龄9.8(3.7,12.1)岁,体重35(16,55)kg,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咯血,仅2例患儿有血红蛋白下降,胸部增强CT显示患儿支气管动脉可见增粗迂曲,其中单支病变11例,多支病变4例,11例患儿有不同程度肺炎表现,4例患儿出现肺不张,除1例内科治疗有效外,余14例均应用栓塞微粒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12例患儿经单次手术完全封堵所有瘘管,2例患儿因瘘管过多,单次手术难以根治,采用分次封堵,其中1例广泛支气管动脉动脉瘘患儿,多次手术仍未封堵完全。其余13例患儿中仅有2例在中判定完全封堵后,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2年再次出现咯血症状,行二次封堵后未再咯血,术后患儿均未见胸痛及脊髓截瘫等严重并发症。14例介入封堵手术的患儿随访1.4(0.9,2.9)年,1例患儿未能完全封堵,仍间断少量咯血,余患儿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支气管动脉动脉瘘多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患儿,应用栓塞微粒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行。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动脉 放射学,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技术(DSA)超选择肾分支动脉栓塞联合零缺血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LPN)治疗T1期肾癌的安全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因T1期肾癌行后LPN的39例患者,术前1~12 h先在介入手术室行DSA超选择肾肿瘤靶动脉栓塞,然后再行后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术前24 h和术后24 h、7 d、30 d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同时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分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手术时间为(123.2±7.6) min,中出血量为(108.5±66.3)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1.5)d。术前及术后的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患肾的GFR为(45.6±8.4)mL/min,较术前的(59.0±9.5)mL/min降低(P<0.001),而健侧肾的术后GFR为(68.6±11.5)mL/min,较术前的(63.3±10.5)mL/min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超选择分支肾动脉栓塞联合零缺血后LPN治疗T1期肾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对于患者术后的肾功能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肾肿瘤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腹腔镜检查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采取超选择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30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疗法及超选择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凝血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选择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更好(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整体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重症肺部感染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选择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更好(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整体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重症肺部感染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纤维支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46例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了观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来治疗。结果:经过护理,46例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一次手术治疗的情况下,46例患者的一次成功率达到93.4%,其中5例心率加速,2例低氧血症,3例血痰,4例声音嘶哑,2例鼻孔疼痛。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很轻微,在接受适当治疗之后都已恢复健康。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可以提高异物取出率,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护理配合
  • 作者: 梅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2-12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合肥 230001
  • 简介: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21.04~2022.06期间,行支气管异物取出的患儿,随机选择70例进行研究,以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2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围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配合经纤维支气管镜,对2组患儿负面情绪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AS评分与SD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患儿要显著较优,(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保障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护理;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在难治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2022年,我院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的难治产后出血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止血效果优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难治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可以提高止血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以动脉切开取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血管外科2021~2022年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踝肱指数、肢体功能得分,统计截肢率。结果 患者治疗后平均踝肱指数(0.88±0.19)、肢体功能得分(24.88±5.98)较治疗前高,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显示有意义(T=8.4981;T=5.3306;P<0.05)。截肢患者仅有2例,截肢率10.00%。结论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效果良好,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改善,还可减少截肢情况。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动脉切开取栓术 平均踝肱指数 肢体功能得分 截肢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通过引导导管和微型线穿过血管,将栓塞物注入瘤内,以阻塞瘤腔血流,从而促使动脉瘤逐渐衰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结果。颅内动脉栓塞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瘤腔血流被有效地阻塞,动脉瘤的大小逐渐缩小。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减轻。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中可能发生导管穿透血管壁、栓塞物脱落或移位等情况,这可能导致脑梗死或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和操作过程中,医生必须谨慎权衡利弊。颅内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瘤腔扩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临床分析 进展
  • 简介:摘要:ICA是多发脑部肿瘤之一,脑动脉内腔出现病变,呈现出局限性异常扩大,影响到局部动脉管壁,表现为瘤状膨出。该病易引发SAH,在所有非创伤SAH中,病因为ICA破裂者占比达到85%。ICA多发部位为脑动脉分叉处,于前循环者占比约为85%,于后循环者约为15%。ICA病死率高,多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同时联合高质量护理,有助于提升预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