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近有关运动疲劳肌肉细胞和亚细胞机制的研究表明,细胞内pH下降是产生肌肉疲劳特征的重要因素.细胞内pH的下降能引起最大收缩力下降,收缩和舒张期延长,最大缩短速度下降以及最大收缩力和最大缩短速度同时下降所导致最大功率下降.

  • 标签: 运动性肌肉疲劳 肌肉收缩 细胞pH
  • 简介:肌肉的强烈收缩将导致疲劳肌肉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损伤,因而能否有效评价疲劳对监控运动负荷以及避免肌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肌电指标是传统的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在训练状态下不易获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的可以遥测组织氧含量的方法,由于氧含量下降可能与肌肉疲劳的发生相关,因而监测肌氧含量的下降程度可能是评定肌肉疲劳的新方法。

  • 标签: 肌肉氧含量 肌肉疲劳 近红外光谱技术 肌电图 运动生物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散打运动员的运动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提高运动成绩就需要较强的运动能力,有效地恢复训练手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疗法是运动肌肉疲劳恢复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水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效果对散打运动肌肉疲劳恢复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认为水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散打运动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旨在为散打运动肌肉疲劳的恢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水疗法 散打 肌肉疲劳 恢复
  • 简介:摘要对运动神经-肌肉疲劳产生和消除机制进行研究是运动疲劳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化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而神经-肌肉接点是运动疲劳产生的一个重要部位,乙酰胆碱(ach)作为神经-肌肉接点的神经递质,对运动神经-肌肉疲劳的产生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左旋肉碱(L-carnitine)是机体内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氨基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转运游离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供能,促进运动神经-肌肉疲劳的消除。

  • 标签: 神经-肌肉疲劳 乙酰胆碱 左旋肉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的影响因素,以为运动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定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受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应用Logistic分析方法加以总结。结果: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康复与年龄、训练程度、性别、气候/季节、休息、饮食、用药相关;且单因素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发生后,为加速机体康复进程,通过采取合宜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患者机体尽早康复。

  • 标签: 高强度运动 肌肉疲劳 康复 影响因素
  • 简介:疲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自Mosos的研究开始,迄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学者们普遍认为疲劳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国内外的运动医学家通过生理、生化等各种手段对疲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试图了解其产生机理和进行早期的诊

  • 标签: 文献综述 肌电图表现 肌肉疲劳肌电图
  • 简介: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在肌肉疲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回顾,推动肌肉疲劳的综合立体研究,并应用于人体运动训练.

  • 标签: 核磁共振(NMR) 肌肉 疲劳 综述
  • 简介: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于维持细胞内线粒体活性十分重要.适度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肌肉效率,有效缓解肌肉疲劳等症状。

  • 标签: 肌肉疲劳 维生素D 线粒体
  • 简介:对近年来有关肌细胞收缩及疲劳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出肌细胞疲劳可能与肌细胞能量物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肌细胞损伤有关.并认为肌细胞的损伤是由于机械损伤、细胞内钙离子过载、线粒体钙超载、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所致.建议从营养学的角度对运动员加强磷酸原、糖、碱性盐、抗氧化剂的补充,以防治肌细胞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 标签: 肌肉疲劳 肌肉损伤 肌肉收缩 线粒体 自由基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研究用户在使用普通键盘进行文本输入时前肢及背部的三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探讨腕托缓解肌肉疲劳的实际效用,为改进腕托以及键入姿势提供更加符合人体工效学的理论依据。实验共测试10名被试者在不使用腕托以及使用三种不同材质腕托的状态下前肢及背部肌肉的表面肌肉信号,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标准化后的数据(NsEMG)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背部上斜方肌(UT)为键盘操作过程中最易产生疲劳肌肉,且其肌肉疲劳与腕托的材质使用与否并无关系,而使用布料腕托时指浅屈股(FDS)标准肌电值出现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表面肌电 键盘腕托 数据标准化 肌肉疲劳
  • 作者: 李洋洋 石路 叶聪 王菁 徐伟哲 张延猛 刘晓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200231 上海,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不同驾驶位人员长时间保持不规则体位后的下肢血流量和表面肌电图变化,为舱室设计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分为主驾驶坐位、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位三部分。不同驾驶位的方案1为有挡板支撑,方案2为无挡板支撑。单次主驾驶坐位试验时长为2 h,单次副驾驶坐位和副驾驶观察位试验时长均为1 h。分别在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及观察位测定受试对象的下肢血流量、斜方肌、竖脊肌及股直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与主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主驾驶坐位两个方案的下肢血流量均有所增加,且方案2的下肢血流量较方案1有减小趋势;与副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副驾驶坐位两个方案和副驾驶观察位两个方案的下肢血流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驾驶坐位方案2中竖脊肌在2 h时的平均频率较方案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副驾驶静息对照值相比,副驾驶坐位两个方案和副驾驶观察位两个方案的斜方肌、竖脊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平均频率和平均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方案1相比,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方案2的股直肌平均频率和平均功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结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舱室内如配置可伸缩的活动挡板,可以兼顾副驾驶坐位和观察位的生理特征,减低肢体疲劳,提高作业绩效。

  • 标签: 下肢血流量 表面肌电图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作业绩效
  • 简介:当前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gography,sEMG)特征提取方法,忽略了非线性跳错信号的影响,且不能在非平稳状态下进行特征提取,存在特征提取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肌肉疲劳sEMG特征提取研究,采用小波变换对所采集的样本去噪,结合时域、频域特征分析法,融合傅里叶变换方法对肌电信号中的线性特征进行提取,根据带谱近似熵理论对非线性挑错信号进行特征回归分析,并利用拟态分解函数和希尔伯特变换法对肌电信号进行时频特征的整合提取,最终完成基于小波变换的肌肉疲劳sEMG特征提取研究。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具有可行,且将1000个肌电信号样本分成5组,对其中的跳错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所提方法准确度较文献方法高出75%,在非平稳状态下将200个肌电信号样本分成5组进行特征提取,所提方法准确度较文献方法高出33%。由此得出,所提方法优于当前特征提取方法。

  • 标签: 小波变换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 简介:消痛方法:提踵。每天花一点时间锻炼一下小腿肌。坐在椅子上,脚底着地,将重物放置膝盖上方,脚尖着地,脚跟往上抬7-8厘米。每只脚每天各做15下。

  • 标签: 肌肉疼痛 运动 消痛方 小腿肌
  • 简介: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疲劳疲劳时人体工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健康。所以运动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就会造成疲劳的连继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

  • 标签: 浅谈运动性 运动性疲劳
  • 简介:摘要随着体育运动参与人数的增加,疲劳骨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尤其易发生于一些以跑跳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军事训练、篮球、舞蹈等运动项目,运动员应力骨损伤发生率2%~4%,95%发生于下肢,最多见于胫骨及跖骨,而腓骨、足舟骨及股骨颈相对较少。因其发病初期不影响行走,故而极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会出现骨皮质断裂而发展为完全骨折。

  • 标签: 疲劳骨折 胫骨 运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