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揭示滁菊研究的学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滁菊资源提供思路,以滁菊为主题词,对1981至2016年的超星发现系统数据库进行筛选,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滁菊文献进行研究。滁菊研究文献共有458篇,其中学术论文287篇、学位论文31篇、专利118项、科技成果7项、标准2项;287篇学术论文共分布在49种学术期刊,16个省份的48个研究机构参与了滁菊研究,共有50篇文献得到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支持,研究内容包括滁菊育种、栽培,有效成分、加工、贸易等方面。滁菊研究有广度和深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育种、栽培、药理等领域成果丰富,但滁菊加工领域有待加强。

  • 标签: 滁菊 超星发现 数据分析 进展
  • 简介:2012年在中国启动的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研究突飞猛进,文章基于收录量大而全的超星发现系统对翻转课堂研究的各种文献发表情况(截至2015年12月18日)进行了统计,进而分析了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兴起、发展,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以期为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翻转课堂 超星发现系统 文献统计分析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骨科护理本科教学中应用“超星+腾讯视频会议系统”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2022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 650名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325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组(325名,采用超星学习通+腾讯视频会议系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对授课形式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课堂作业平均成绩(92.88±6.72分)、期末理论知识成绩(92.42±7.13分)、护理实操成绩(90.27±7.28分)、综合素质(89.37±6.24分)得分均较参照组高(85.88±5.38分)、(87.57±5.55分)、(88.89±6.24分)(86.71±6.83分)(P<0.05)。研究组对授课形式、教学效果的满意率依次为98.46%、96.92%,参照组分别为92.62%、90.77%,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各项学习能力得分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将“超星+腾讯视频会议系统”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本科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保障教学质量,使学生对授课形式及教学效果满意。

  • 标签: 超星学习通 腾讯视频会议系统 骨科护理 课堂教学
  • 简介:服务发现系统在广域分布式系统中起着资源共享和协调的重要作用。现有的服务发现系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满足服务发现的需要,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站点的服务访问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层次的服务发现系统。用户可尽可能发现和访问处于同一带宽层的服务,因此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带宽竞争带来的延迟。引入代理服务器和解析器解决了用户和服务提供者定位服务和一致性的维护。介绍了系统模型,分析和讨论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描述了核心组件的设计方法。

  • 标签: 服务发现系统 带宽层 纲格服务 代理服务器
  • 简介:1.3查询算子我们使用下列查询算子作为其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查询语言,这个系统可对特定的对象集产生特定的查询集,GP个体由数据库查询组成

  • 标签: 发现系统 知识发现 算法知识
  • 简介:摘要:通过使用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即新泛雅平台、移动端、教师端和管理端参与学院 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和助力 教学方式的改革,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

  • 标签:
  • 简介:<正>科学发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认识这一系统必须有相应的认识工具,系统方法就是认识科学发现系统的极其有效的工具。系统方法的助发现意义主要是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原则从不同侧面以自己的方式对科学研究起到极大的启发作用,有时甚至使科学工作者茅塞顿开,为科学研究开拓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境界,有力地推动科研的进程,成为科学发现的“助产婆”。系统方法的助发现意义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的,开展系统方法助发现意义的研究有

  • 标签: 爱因斯坦 科学发现 相互作用 系统方法 科学方法 狭义相对论
  • 简介:近年来,随着移动社交软件的迅速发展,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软件中,人们经常用到其中的一项功能—朋友发现,但是目前这个功能对于用户并不安全,大量隐私信息被云服务商所获取。针对此现象,文章基于目前隐私集合比较的现状,运用伪随机置换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并加以改进,设计出基于伪随机置换的朋友发现系统,本系统使用户找到他们集合的交集而且不泄露除交集以外的信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移动社交 伪随机置换 隐私保护 朋友发现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微服务系统中的服务依赖发现问题,然后分析了当前已有的服务依赖发现技术,最后重点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验证,得出了基于SOA协议栈的分布式服务依赖发现框架的结论,为微服务系统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技术方案。

  • 标签: 微服务系统 服务依赖发现技术 SOA协议栈
  • 简介:摘要:虚拟教研室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深刻反思专业课程群如何深入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何深入赋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眼,助专业课程教学以智。虚拟教研室应积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积极发挥教师与企业间的协同配合相融合,来实现全面育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培养能够专业自信、技术报国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师应依托虚拟教研室在工作方式上开拓创新,积极打造品牌教研活动项目,创建优秀教学团队。

  • 标签: 超星智慧教育系统,虚拟教研室,拔尖创新
  • 简介:摘要该文以课程中应用超星学习通为例,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超星学习通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 标签: 超星学习通 教学模式 改革
  • 简介: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带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借助网络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教学模式。微课为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通过这些新的教学载体将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教学软件的合理运用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同时基于手机教学软件的应用,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环境。电子电工教学是一门复合型技术学科,涉及的知识理论较枯燥,本文阐述了将《学习通》软件应用到电子电工教学中,使技术型课程能够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学习通 电子电工 教学 应用
  • 简介:参加“发现儿童”行动研究先导小组的学习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在“发现儿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后“改变自己”,进而更好地“发现儿童”。

  • 标签: 儿童 行动研究 学习
  • 简介:摘要:《工程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课堂学时少,学生学习难度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融合传统课堂和网络教育资源,本课程团队建设了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工程制图》课程。通过超星泛雅平台共享课程,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超星泛雅平台 课程建设 教学实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教育理念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资源极大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简单、灵活,促进了线上教学方式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内容比较多且复杂,教师无法随时关注学生,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快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很多教学人员开始进行探索研究,从教学方法研究过渡到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中。本文主要对超星学习联合模式展开综述。

  • 标签: 超星学习通 教学模式 联合模式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