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溴甲酚绿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度法,分子荧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对分子配合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溴甲酚绿分子形成物质的量为1:1的分子包合

  • 标签: Β-环糊精 溴甲酚绿 超分子包合物
  • 简介:摘要本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p)水平下第一次研究了环十肽与利胆醇对映体的包接作用,对利胆醇进入环十肽洞穴的几乎所有可能的位置都考虑了,从而得出了它们的最稳定的包合结构。从优化后的结构和结合能可以看出CDP/S-PP比CDP/R-PP更稳定。计算结果表明环肽是一种很好的能与手性小分子形成包合的主体分子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环肽利胆醇包合物手性识别
  • 简介:以吡嗪2,3-二羧酸为配体制备得到了两个新型氢键组装的异核金属化合{[Mg(H2O)6][Cu2(Pzdc)2]·4H2O}n(1)和{[Mg(H2O)6][Co2(HPzdc)6]}n(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1)为一维链状聚合,化合(2)则为独立分子.通过水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间大量的氢键作用进而将化合(1)和化合(2)连接成为三维和二维的分子化合.另外,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对化合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氢键 超分子化合物 单晶X射线衍射
  • 简介:目的:制备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考察其溶解度。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包合,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形成的最佳条件,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的表观溶解度和包合稳定常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条件为包合时间6h,搅拌强度70rpm,包合温度70℃,辣椒碱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21,溶液pH值为11。在25、37、45℃条件下包合中辣椒碱的溶解度极大值分别为0.32、0.60、1.08mg·mL^-1。结论辣椒碱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的包合,制成包合后辣椒碱的溶解度增加。

  • 标签: 辣椒碱 β- 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常数
  • 简介: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不仅与简单客体分子包合,也与过渡金属配合发生包合作用,其中环糊精衍生物与过渡金属配合包合作用,可通过环糊精修饰形成金属离子加冠环糊精主体分子,再与有机配体分子包合以及发生相互作用来实现.

  • 标签: 环糊精 过渡金属配合物 包合物 包合作用 修饰
  • 简介:以2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考察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包合率,采用20%乙醇为溶剂超声法制备冰片β-CD包合,  冰片包合率(%)=包合中药物重量/g药物投料量/g×100% 

  • 标签: 冰片环糊精 包合物制备 环糊精包合物
  • 简介:摘要分子聚合的复合材料在本质上是一种纤维。分子复合与增强体之间由于化学键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分子聚合/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有许多重要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复合的常用性能。将四重氢键进行组装得到分子聚合,再将得到的聚合引入到环氧树脂基当中,用它作为增韧剂来提高固化的抗冲击强度。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机械性能的测试可以发现性能越多,应用范围也就越大。

  • 标签: 超分子聚合物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复合物的性质
  • 作者: 范文佳 吴淳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8
  • 简介:摘要:分子化学研究中,大环主体化合是主客体化学的基石,其结构通常为具有多个重复单元的环状低聚。主体与客体分子以弱相互作用链接,这种主客体复合的形成,通常具有高选择性和动态可逆性,具有特殊的动力学性质,可用于构筑可逆的刺激响应性材料并应用于多种领域。葫芦[n]脲(CB)是一种是由亚甲基单元和甘脲单元组成的笼状主体化合。得益于良好的结构刚性和适宜的空腔尺寸,葫芦脲在分子化学、聚合材料、发光材料等领域内的受到关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期基于葫芦脲的主客体化学在分子聚合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整理。

  • 标签: 葫芦脲 主客体相互作用 超分子聚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为包合材料,优化茶树油包合制备工艺,并对其药剂学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茶树油HP-β-CD包合的产率、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茶树油HP-β-CD的制备工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对包合进行相鉴别,考察茶树油HP-β-CD的稳定性。结果茶树油HP-β-CD制备的最佳工艺为:茶树油∶HP-β-CD=1∶10 (ml∶g),包合温度为40 ℃,包合时间1 h。茶树油载药量为(9.25±3.25)%。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结果显示,制成包合后茶树油特征峰消失,表明茶树油和HP-β-CD确已形成包合包合80 ℃水浴8 h后,茶树油保留率为40%,为未包合茶树油保留率的4.32倍,表明茶树油HP-β-CD稳定性良好。结论以HP-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的茶树油包合包合率高、稳定性良好,在药品及化妆品制剂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茶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物稳定性 正交试验 剂型改进
  • 简介:目的考察茜草双酯与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茜草双酯的含量,相溶解度法研究了2种环糊精(CDs)对茜草双酯的包合作用、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茜草双酯的溶解度随着CDs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茜草双酯与2种CDs在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焓变(ΔH)均为负值。茜草双酯与β-CD在包合过程中的熵变(ΔS)为正值,而与HP-β-CD包合过程中的ΔS为负值。结论茜草双酯与2种CDs在水溶液中均可自发形成1∶1(物质的量的比例)可溶性包合,从而增加其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有利于包合过程的进行。

  • 标签: 茜草双酯 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溶解度 热力学参数
  • 简介:理论设计了由6位单羟丙基α(β)-环糊精(Cyclodextrin,HPCD)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复合主体化合(GO-HPCD).结合量子化学计算(QM)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系统研究了该复合主体对金刚烷(Adamantane,AD)的分子包合行为,并与HPCD对AD的包合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研究的结果从构型、热力学性质、径向分布函数(RadialDistributionFunction,RDF)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气相条件下,B3LYP/6-31G(d,p)计算结果显示,4种主体对金刚烷的相互作用均较弱;HPαCD和GOHPαCD与金刚烷的MD模拟与QM结果一致,而HPβCD和GO-HPβCD能与金刚烷形成稳定的包合.在水溶剂中,4种主体均能与金刚烷形成包合,HPβCD和GO-HPβCD与金刚烷的包合稳定性明显高于HPαCD和GO-HPαCD的包合.氧化石墨烯片段的引入未改变环糊精与金刚烷的包合本质,但起到了辅助捕获客体分子的作用.

  • 标签: 环糊精 氧化石墨烯 金刚烷 超分子包合 计算机模拟
  • 简介:介绍了分子主体化合的发展进程,以及四代分子主体化合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与客体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阐述了分子主体化合在环境污染的方法开发及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子主体化合在环境方面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具有各个分子主体综合优势的桥连分子主体化合的开发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冠醚 环糊精 杯芳烃 葫芦脲 环境分析
  • 简介:以Keggin型杂多酸(α-SiW12O404)-和咪唑镍配离子[Ni(im6)]2+为结构基元,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Ni(im)62](α-SiW12O40).3H2O(1),并用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用热重分析法和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了该化合的热性质.阳离子[Ni(im)62]+和阴离子(α-SiW12O404)-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等分子作用力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 标签: KEGGIN型 杂多酸离子 咪唑镍配合物 超分子组装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环糊精的分子结构对其与其他分子包合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环糊精结构特征的研究,可以设计和调控其包合性能,从而提高包合效率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即关注环糊精分子结构与包合机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结构改变来优化其包合能力,从而推动环糊精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

  • 标签: 环糊精的分子结构 其他分子的包合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279-02摘要目的探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大蒜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收得率及包合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大蒜挥发油的量为41,包合温度40℃,恒温搅拌时间1h。结论按优选的工艺条件此大蒜挥发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适合大生产。

  • 标签: 包合物 大蒜挥发油 &beta - 环糊精 正交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磷酸奥司他韦包合的制备。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OP-β-CD包合,以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结果  磷酸奥司他韦包合的最佳制备工艺为OP与β-CD摩尔投料比为1:2,包合温度25℃,包合时间30min。结论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OP-β-CD包合的方法合理可行。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β-CD 包合物 差热分析
  • 简介:目的:制备杨梅素环糊精包合,旨在提高杨梅素水溶性和稳定性,并改善其口服吸收。方法:制备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以载药量、包合率和包合得率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杨梅素HP-β-CD包合最优制备工艺确定为:杨梅素与HP-β-CD摩尔比1∶3,乙醇浓度50%,40℃水浴振摇24h,混合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过滤,滤液蒸干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载药量约5%、包合率约90%的杨梅素HP-β-CD包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重复,可用于杨梅素HP-β-CD包合的制备。

  • 标签: 杨梅素 β-环糊精类 包合物 制备工艺
  • 简介:超声处理时间对丹皮酚包合率有一定影响,包合率(%)=(样品中丹皮酚含量-洗脱的丹皮酚含量)×样品重量丹皮酚投入量,该条件得到的丹皮酚包合率和收得率分别为73.98%和93.57%

  • 标签: 丹皮酚 制备工艺 包合物制备
  • 简介:用均匀法探讨了醋酸强的松龙-β-环糊精的制备工艺,通过包合收得率,包封率,溶出速率的研究,筛选出最佳配比的条件,实验表明,当醋酸强的松龙与β-环糊精比较为1:5时,其包合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明显高于醋酸强的松龙,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标签: 醋酸强的松龙 Β-环糊精 包合物 研制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