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戊戌变法前夕,在梁启超参与筹划并遥控指挥的澳门《知新报》连载的畏庐子《闽中新乐府三十二首》,以时政纠弹和陋俗批判为两大主题类型,旨在振民气、启民智、新民德以救亡图存,表现出鲜明的启蒙动机和近代色彩,属于"新派诗"序列。《知新报》其后成为诗界革命延展到华南地区的新阵地;《闽中新乐府》大体符合梁启超其后提出的"诗界革命"的创作纲领与革新方向,且对梁氏策划《新小说》"新乐府"栏目及该杂志刊发的一批新乐府诗歌起着示范作用,洵为诗界革命之先声。

  • 标签: 林纾 《闽中新乐府》 《知新报》 诗界革命
  • 简介:从康熙末到乾隆初,沈德潜编纂的一系列古代诗歌选本,是中国古代诗歌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经典化行为,相对于前人惯于从特定的价值观出发将诗歌传统锁定于有限的对象,沈德潜有意识地突破时代的藩篱,在最广阔的视阈中对古典诗歌传统做了整体的塑造,重新确定其经典序列。在这个对诗歌传统的接受和改造过程中,沈德潜不仅完成了自己新格调诗学的建构,同时实现了古典诗歌经典序列的最后重整,与他的诗歌理论一道对古典诗学进行了有意义的总结。

  • 标签: 古典诗歌 沈德潜 选本 传统 重塑
  • 简介:写关于本期三位诗人的文字时,电视里刚结束了一档叫“诗歌之王”的选秀节目。——诗人和歌手在最短的时间内自由组合,作词、谱曲、配器,出场演出,观众现场打分决出名次。虽然相比人们熟悉的“中国好声音”,气场不那么强大,但我却以为更具原创性。听着水木年华“原谅我在麦田打滚的青春吧/原谅我转眼之间两鬓斑白/我对城市的伤口/有着农民的爱/麦子成熟了/而我要离开”(《麦子熟了》胡茗茗)的渐行渐弱的歌声,现场的不少年轻人也和我一样止不住泪眼潮湿。

  • 标签: 诗歌 选秀节目 自由组合 水木年华 原创性 年轻人
  • 简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好的想象,一个汉字就是一首优美的谆,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汉字的花瓣上翩翩起舞吧!

  • 标签: 诗歌 动词 汉字 想象
  • 简介: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对古典诗歌中的字词句的释义,不能简单放过,重点字词句则一定要翻译透彻,不能是是而非,要准确落实。如炼字、数词、用典、互文。诗歌中的释义,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稍稍留意一下,学生的困惑就能避免。

  • 标签: 古典诗歌 释义
  • 简介:在蓝塔读诗一直读到窗外远山之蓝弹奏的弦外之音纯美的火焰窜上汉字的塔尖弥漫着意大利披萨的奇妙浓香

  • 标签: 诗歌 意大利 纯美
  • 简介:第一讲如何读古诗★读标题*主要内容*线索*感情基调*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 标签: 阅读 诗歌 古代 古诗
  • 简介:马丽华是一位浪漫气质比较鲜明的诗人,浓重的群体意识又使她具备了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她成为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她总是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的感觉写作.她的诗格调大都是悲壮的.她身上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充沛的爱的情感中和着时代性的忧患意识.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曾经的西藏生活对她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她的诗歌是西藏的诗歌,是草原的诗歌.

  • 标签: 早年经历 西藏生活 追求自我
  • 简介:抗战期间,国画大师张大千(1899~1983年)在敦煌石窟临摹、习画。一天傍晚,张大千在月牙湖边散步,救起了一只受伤的大雁;以后每天,他都要带上当时极为匮缺的食品,到湖边喂养这只大雁。大雁身体逐渐康复,并和张大千成了好朋友,每天一到傍晚,无论风雨阴晴,它都要守在湖畔,等候朋友的到来,

  • 标签: 张大千 敦煌石窟 大雁 傍晚
  • 简介:"我希望自己通过这样散乱的记录方式表达一种尊严:世界如一副扑克牌,所有的背面的图案都是一样的,而个人作为单独的一张牌,它正面的图案是唯一的——再相似的群体也有作为个案的独特性。"这是辽宁诗人刘川写作散文诗《个人》的自白。正如他之所言,"个人"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可以突破既定的、千篇一律的规范,呈现自我的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以个性取代共性又折射共性,让人在平凡中发现新鲜,在阅读时得到启迪,其社会性、审美性也就在其中了。

  • 标签: 个人史 个人作为 记录方式 审美性 形而下 迁想妙得
  • 简介:以生命移情寻归存在真理、建构人与自然合鸣之至善、至美生境,是诗人华海诗歌写作的运思脉络,存在真理汇入诗中,其意义指归的不仅是诗人个体生命的价值,更是忘我真情中纯然之生命整体的显现。移情机制以普适性特征,促成华海生态诗歌中多种生意"复魅"事实,也为当下生态诗歌写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书写策略。

  • 标签: 移情 复魅 生态诗歌 华海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山居秋暝》的教学课例,浅要探讨了在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 标签: 新课标 《山居秋暝》 教学课例
  • 简介:诗歌结缘,不过是五年前的事儿。那时我已经三十岁,大学毕业也已七年了,从陕西来到浙江,先杭州,后宁波,一晃就到了做父亲的年纪。从小喜欢文学的我,在工作和生活的夹缝中若即若离地和文学保持着那么一点联系,也不过是在论坛里写点类似小说的青春文字,和一小撮同道相互点个赞,顶个帖什么的,从中获取些许乐趣;或者是零零散散地看点小说和历史类的书,仅此而已。而以上这些所谓的文学活动,在当时,都和诗歌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诗歌 文学活动 大学毕业 历史类 小说
  • 简介:对于热爱故乡的人来说泥土是最温柔的稻花是最妩媚的故乡的一草一木都逃脱不被思念通缉的命运无论在哪都会把故乡种在并不是因为城里不如乡下坎佯装散步,其实我在不安地徘徊写字楼、星级酒店、娱乐会所还有城市广场、商业步行街这些虚张声势的繁华像极了一张张笑里藏刀的脸一个个浓妆艳抹的贵妇。林立而起的地标性建筑竭力支撑着城市的幸福指数我刻意昂头挺胸虚张声势地拿着肯德基汉堡俨然一个地道的城里人我明知道有些虚荣不值一文。

  • 标签: 诗歌 城市广场 商业步行街 星级酒店 幸福指数 故乡
  • 简介:1刘年说:“诗歌,是人间的药。”我喜欢这样的说法。但我更想说的是:诗歌是我的病。一些过于温暖和悲伤的话,我都写在诗里,我的希望和决绝也在诗里。我逐渐老去的身躯,只有诗歌的骨骼才能支撑它。

  • 标签: 散文诗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风很瘦我很瘦陌生的城市里遥远的粮食可望不可即我从那片结满谷穗的土地走出来在城市的水泥森林半饥半饱诗歌成为另一种粮食填饱我的胃口在我的头上星光闪耀

  • 标签: 诗歌 贫困 粮食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