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松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焦虑症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高基础上,放松训练辅助治疗,观察对比组间SDS、HAMA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SDS、HA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HAMA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放松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效果确切。

  • 标签: 放松训练 辅助治疗 焦虑症
  • 简介:摘要与篮球、体操等竞技项目相比,举重运动中,各技术动作差异较小,其比赛成绩主要由运动员力量水平决定。目前我国举重运动项目较强,男女举重项目在各级别比赛中均有良好发挥。目前我国举重项目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尤其在科学训练训练安全中与欧美等国家具有一定差距。

  • 标签: 举重运动 力量 训练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和舌肌训练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和72.5%(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SSA(标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和VFSS(电视透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这表明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舌肌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内部、外部不同表象训练来评估其对跳远成绩和最大峰力值的影响,并探索出最佳外部表象训练指令下的标志点,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缋.方法:29名未经训练的受试者在测力台上按照5项不同指令完成立定跳远.结果:1)基线跳距40%处作为标志点进行立定跳远这一外部表象训练下,受试者的立定跳远成缋提高最显著(206.2±34cm),p〈0.05.2)起跳过程中的最大峰力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建议:在基线跳距40%处设立标志点的外部表象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内部表象训练,即外部表象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缋有显著影响.在本实验研究中受试者均为普通运动员,并没有精英级运动员作为受试者,建议进一步的实验可以增加精英运动员作为受试者进行测试.

  • 标签: 表象训练 立定跳远 跳远成绩
  • 简介:摘要由于军校教育教学及训练的特殊性,军校学员特别是刚入校的新生学员由于生活、学习、身体因素及高强度的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很大程度会给学员的学习及训练带来影响。长时间的情绪问题会导致军事训练过程中学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军事训练伤、军事训练效率较低、质量较差等现象。因此针对军校学员实施有效的情绪管理及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学员情绪 军事训练 影响关系
  • 简介:目的:通过新型的肌肉无创诊断技术--肌肉功能状态分析仪(TMG),分析振动训练后下肢肌肉的机械收缩状态,评估振动训练效果和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患者恢复过程中下肢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招募并筛选出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训练组,7人)和对照组(非振动训练组,6人)。振动训练组下肢功能训练在PowerPlate振动台上进行,而对照组的训练在非振动台上进行。训练负荷及时间:持续时间30min,刺激频率为45Hz,一周两次,共8周。两组受试者者在病情、症状、体征、纳入标准上均无差异。测试指标:采用肌肉状态分析仪(TMG)测试肌肉的机械收缩指标,主要指标有肌肉收缩时间(Tc)、放松时间(Tr)、径向位移(Dm)。测试肌肉包括腓肠肌内、外侧(GM、GL)和胫骨前肌(TA)。结果:8周的训练后与实验前相比,振动训练组和对照组较实验前Tc都有所增加,但对照组增加的更多,两组较实验前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振动训练组GM的Tr时间缩短了12.3%,对照组增加了45.7%,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变化的比率较振动训练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A和GL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振动训练组TA的Dm增长13.52%,对照组却缩短了0.25%,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振动训练组GL、GM的Dm分别增长了42.7%、38.4%,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受试者睁眼单腿站立时间较实验前提高61.2%,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睁眼单腿站立时间较实验前提高44.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AI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TA、GM和GL的收缩时间和径向位移均增加,而放松时间没有明显的一致性变化,这提示振动训练可以提高CAI患者的肌肉收缩能力。振动训练和常规训练均可以提高CAI患者的平衡能力,但振动训练效果更显著。TMG可以作为CAI患者康复过程中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估手段。

  • 标签: 慢性踝关节不稳 振动训练 肌肉功能状态测试仪 康复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灭火应急救援,这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消防部队不仅承担着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责任,还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消防部队的保护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为了提升灭火应急救援行动的成功率,加强实战化训练十分有必要,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消防部门可以有效开展实战化训练,本文对消防部门开展实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帮助。

  • 标签: 消防部队 灭火救援 实战训练 策略
  • 简介:摘要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患儿身体技能和智力等方面的发育。本文选择本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自2016年5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院内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康复训练和综合护理干预,以期探究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笔者首先分析了综合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和康复训练技巧,然后讨论护理结果。可见,综合康复护理和训练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并优化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脑瘫患儿 康复训练 护理效果 评价
  • 简介:小学生田径训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极高的参与兴趣、与自身相匹配的运动量等,是整个小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融入的内容元素。因此,在小学生田径训练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兴趣因素导向,通过尊重学生成长的个性要素,为小学生培养提供帮助。

  • 标签: 田径训练 小学生 训练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 参与兴趣
  • 简介: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盆底生物反馈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在产后45d均采用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产后45d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力、阴道收缩压及随访1、3、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力、阴道收缩压力水平均明显升高,随访1、3、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可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 标签: 阴道分娩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偏瘫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并观察其康复训练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康复治疗的脑梗塞偏瘫患者56例。选用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康复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复组患者肢体恢复与生活质量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有很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瘫痪 肢体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为(35.28±8.47)分、对照组评分为(28.58±8.11)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康复训练 针灸 脑卒中偏瘫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盆地功能训练开展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42例接受盆底功能训练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1),与采用延续护理的观察组(n=21),比较两组患者经各自方案护理后的第3个月评价两组盆底肌力评分与护理满意率等情况并比较。结果采用延续护理的观察组盆底肌力Oxford评分为(4.51±0.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4±0.27)分,P<0.05。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中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地功能训练 延续护理 盆底肌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经两周康复训练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为(1.73±0.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0.69)分(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军事训练伤的出现不可避免,而正确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病率和危害。本文旨在讨论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预防军事训练伤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方式 军事训练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语言康复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56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8例。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基于口肌训练,研究甲组加用语言认知训练,对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患儿的下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唇口部运功功能评分、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可明显促进语言康复,并明显改善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语言认知训练 口肌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语言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尺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86例尺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其腕关节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腕关节的尺偏角、桡偏角、背伸角和背屈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腕关节的尺偏角、桡偏角、背伸角和背屈角均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尺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其腕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尺骨骨折患者 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种采用PLC控制的下肢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系统。方法通过模拟正常人的上肢运动和下肢行走姿态训练的评估,帮助医生判断及纠正对有运动障碍的病人开展肢体康复训练方案。结果患者可以接受机器人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恢复一定的运动功能,实现正常人的行走姿态。结论通过介绍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PLC实现的电路控制系统设计,为深入研究人体运动规律以及大脑与肢体的控制与影响关系提供了一种途径,使机器人辅助治疗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训练强度方面得以具体体现,通过运动软件的数据检测评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判断及纠正对有运动障碍的病人的肢体康复训练方案,形成一种从治疗、数据检测、系统评估、数据反馈的信息传递封闭回路控制,较常规治疗方法更具有发展潜力,是世界康复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必将成为今后康复训练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康复训练 减重 PLC控制系统,PWM调速 数据检测 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