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神经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神经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平均28个月的随访。结果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10位男性和4位女性,手术时年龄从8到54岁(平均26.7岁)。所有患者均施行了至少一次手术方式,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11例病理证实为WHOⅠ级,2例为WHOⅡ级,1例为WHOⅢ级。12例术后未见肿瘤复发,2例术后分别在第7个月和第18个月复发。结论颅内神经细胞胶质瘤预后相对良好,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尽可能将肿瘤全部切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复发。

  • 标签: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临床特征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脑瘫行神经苷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5年3月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苷酯疗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瘫患儿行神经苷酯疗法作用突出,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节苷酯 小儿脑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用于三叉神经半月射频热凝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40例,随机分为施行全麻组与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及心率变化,呼吸抑制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两次射频治疗中HR均有明显升高(P<0.05),复合麻醉组射频治疗中HR与全麻组比较,升幅较小(P<0.05),术后两组均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复合麻醉组中心率(HR)、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快于全麻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全麻组,呼吸抑制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阻滞在三叉神经半月射频热凝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复合麻醉组术后苏醒快,术中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神经节阻滞 全身麻醉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阻滞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星状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56)。结论星状神经阻滞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面神经炎 疗效
  • 简介:摘要对我院收治的一例患有副神经瘤的患者进行分析,副神经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中的误诊率较高,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对肿瘤复发患者可行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副神经节瘤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脑瘫行神经苷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苷酯疗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瘫患儿行神经苷酯疗法作用突出,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节苷酯 小儿脑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胞磷胆碱钠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神经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行神经苷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作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苷酯疗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瘫患儿行神经苷酯疗法作用突出,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节苷酯 小儿脑瘫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8例肾上腺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6~67岁.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3例,右侧5例,瘤体长径2.5~9.7cm,其中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瘤体包绕大血管生长.结果8例患者临床诊断均为肾上腺细胞神经瘤,其中6例成功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随访观察.手术时间45~120min,出血量30~450ml,无输血.1例右侧肾上腺肿瘤包绕下腔静脉生长的患者,术中游离肾上腺瘤体出现下腔静脉损伤,腔镜下予以缝合修补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6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肾上腺细胞神经瘤为神经源性良性肿瘤,有钻缝和包绕大血管生长的特性,腹腔镜手术切除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邻近大血管.

  • 标签: 节细胞瘤 肾上腺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出血性脑损伤不仅存在血肿的占位效应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继发性损伤也是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损伤。脑血肿在凝固、溶解、吸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蛋白激活并直接启动凋亡信号传导。细胞凋亡是一个受严格调控的能量依赖性的自杀程序。凋亡过程的启动直接决定了细胞的命运。研究药物对脑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可能有助于临床脑出血的治疗。故本实验拟通过建立脑出血模型,并予以神经苷酯干预,检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内凋亡调控蛋白Bax蛋白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讨神经苷酯对脑细胞的凋亡的影响机制。

  • 标签: 实验性脑出血 细胞凋亡 神经节苷酯 Bax Bcl-2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星状神经阻滞对偏头痛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0年 8月~ 2013年 9月收治的 48例偏头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24例, 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阻滞治疗,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综合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22例, 占 91.7%,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为 17例, 占 70.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偏头痛采取星状神经阻滞治疗且实行综合护理, 安全性高, 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偏头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弥可保与神经苷酯穴位封闭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共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就诊后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中再配合面部按摩等基础的治疗。研究组采用弥可保与神经苷酯穴位封闭治疗。取患者的患侧穴下关、颊车、地仓按肌内注射方法消毒后进行注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有效率。结果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观察,研究组的治疗总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可保与神经苷酯穴位封闭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明显,在面部神经炎患者的治疗中,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的。

  • 标签: 弥可保 神经节苷酯穴位封闭治疗 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双眼视网膜细胞瘤患儿母亲的心理支持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采用访谈患儿母亲,并记录资料。结果总结出患儿家属常出现经济压力、恐惧(癌)、焦虑、缺乏相关知识和家庭社会关系的改变。结论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能使患儿家属情绪得到改善,减少或者消除其焦虑、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疗效良好,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 心理护理 患儿母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科于 2014年 2月 ~2016年 10月收治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8例,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 38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 5例、有效 30例、无效 3例。结论:采用药物和激光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星状神经阻滞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发作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发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确切,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高。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应用机制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主诉“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腰痛2月余”。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门诊超声和盆腔CT平扫+增强回报:膀胱右后壁可见一大小约3cm×3.7cm的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欠规则,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提示:膀胱右后壁富血供占位,考虑恶性膀胱癌可能性大(图1-2)。

  • 标签: 膀胱副神经节瘤 右后壁 全程肉眼血尿 TURBT 血供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吞咽障碍是颅脑外伤儿童常见的并发症,对患儿日常的饮食和言语交流造成影响,不利于颅脑外伤儿童的正常发育和社会交往1。而星状神经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疗法在改善颅脑外伤儿童的吞咽障碍方面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目前关于星状神经阻滞疗法对儿童颅脑外伤所致的吞咽障碍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文就星状神经阻滞疗法对儿童颅脑外伤所致的吞咽障碍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吞咽障碍 儿童颅脑外伤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苷脂对化疗后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观察。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确诊的肺癌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予含顺铂双药联合方案化疗4~6疗程,治疗组于化疗前1天开始给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对照组不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治疗。结果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为25.0%,两组数据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苷脂可作为预防含顺铂双药联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