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梆子腔是一个流传广、影响大、留存剧目多的声腔体系。当它传播到我国东南地区时,曾经对许多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仅就广东省来说,粤剧、汉剧、潮剧等剧种的声腔都或多或少融合了梆子的腔调或受到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西秦

  • 标签: 西秦戏 海丰县 西秦腔 东南地区 陆丰 演出剧目
  • 简介:众所周知,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源流的问题就是西秦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此前,一般认为西秦源于西北的秦腔。譬如,萧遥天先生在《民间戏剧丛考》一书中提出"西秦,本来是秦腔"②的观点,但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秦

  • 标签: 西秦戏 秦腔 五六十年代 伴奏乐器 板胡 奚琴
  • 简介:<正>出现在明代中叶的甘肃西秦腔(又称琴腔、甘肃调、甘肃腔、西腔、西皮调、陇西梆子腔、甘肃梆子腔等),本是我国最早形成板腔体【两句腔】结构雏型的戏曲腔调,而且早在嘉靖元年(1522)以前,就以皮影演唱形式传入故都北京和河北西部诸地,而后由此又流向全国。不仅促成京师和河北涿州等地影戏的问世,也对初创时期的梆子腔、皮黄腔以及花部诸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但由于清代诸多著本对其记述过于简约,加上缺少曲谱与音响佐证,其名称又同后来出现的秦腔(亦称秦声、乱弹腔、梆子腔、西安乱弹、

  • 标签: 西秦腔 西安乱弹 板腔体 西皮调 同州梆子 琴腔
  • 简介:陕西宝鸡地区的刺绣(简称西秦刺绣),既具有秦绣(陕西刺绣)的共有特征,也具有“貌剪”与“凑么”的独特性,表现出原生态式的稚拙和怪诞之美,寄托着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无限祝福.

  • 标签: 西秦 刺绣
  • 简介: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流行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戏曲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共收录曲牌87支。在其第14出《补缸》里有这样一段唱词:雪上加霜见一斑,重圆镜碎料难难。顺风追赶无耽搁,不斩楼兰誓不还。

  • 标签: 西秦腔 明万历 梆子腔 十七年 对偶句 板式
  • 简介:西秦会馆木雕,石雕众多,风格独特.以歌颂爱情、鞭挞邪恶、忠孝节义、颂扬家乡杰出人物及民俗传统题材为其主要内容.艺术上讲究对称,讲究构图布局、倾向写实.技艺上精雕细刻、融各种雕刻手法为一炉,采用象征和谐音手法表现主题.这些取材于戏剧、历史、小说、神话故事,又充分体现了木、石雕自身艺术规律的系列化木雕、石雕作品,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

  • 标签: 会馆 木雕 石雕 研究
  • 简介:电影的魅力在于满足观众所需.然而个中情绪却不为外界所动。你可以边看电影边学英语.可你知道外关于电影的英语怎么说吗?

  • 标签: 演员 导演 剧本 安吉丽娜·朱莉
  • 简介:再看前面例四(辕斩子)、例七(报号),两者都是带“把”的,而所加的“再唱”,全都无“把”,这,实际上也是有把与无把的结合.基于如上的实际情况和先例,说明“这春光”唱段的作者,将带把【马头调】与不带把【马头调】结合着运用,并不“越轨”.现让我将“这春光”唱段及其前面的过板,用相近唱段和曲谱,分别加以对照.(一)唱段对照

  • 标签: 西秦腔 马头调 斩子 陕西曲子 我将 陈妙常
  • 简介:笔者藏有民国时期陕西第一家地方银行秦丰银行(银两)兑换券数枚(封三)。该券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品相精美,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地方银行 兑换 银两 陕西 民国时期
  • 简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介子推、介子鹃兄妹以舍生取义之举,警醒国君清明,黎民清明,天地清明.应首届山西艺术节组委会邀请,晋剧《清明》在山西大剧院展演。该剧曾荣获山西省第十四届杏花奖'新剧目奖'及七项大奖。为了此次展演,阳泉市晋剧院在短期内复排加工,在剧本、音乐、舞美、表导演等舞台呈现方面做了较大的修改提升。'清明节,省清明,千秋传唱沐春风。'全剧以春

  • 标签: 外话清明 戏外话 戏里
  • 简介:利用东胜、延安、平凉、西安4站1990年1月--2009年12月每天08时和20时1000~100hPa标准等压面探空资料,选用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WAFS积冰指数L作为诊断依据,计算、分析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逐月飞机积冰率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积冰试飞气象资源;在垂直高度上.700hPa及以下高度,飞机积冰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700hPa高度以上,飞机积冰主要发生在夏半年;飞机积冰多发期间,850hPa及以下高度积冰率水平分布表现为南北少、中部多的特点;850hPa高度以上,飞机积冰率呈现出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

  • 标签: 飞机积冰 积冰资源 积冰指数 积冰发生率
  • 简介:《白银区志·大事记·附录》(以下简称白银区志)曰:“咸和四年,鲜卑族一支乞伏司繁率族人,自麦田迁于度坚山(今武川乡宋家梁),筑度坚城”。“义熙五年,乞伏乾归率众二万,自袍罕迁于度坚山,同年于度坚城称秦王。七年置秦兴郡”。初读后乍感新颖,这一成果,似乎填补了1600多年来。西秦都城度坚山在今何地的空白。然而详阅《资治通鉴》、《皋兰县志》等资料,经过深思考辩,我们认为论证根据不足.特提出以下几点质疑.

  • 标签: 都城 《资治通鉴》 白银区 大事记 鲜卑族
  • 简介:谭明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从老老祖宗那辈儿就以狗为脏字、视狗如蝇蛆,却偏偏还要叫狗大大方方堂堂皇皇地位列十二生肖,让十二分之一左右两条腿的人们去属它?是因为大家嘴上喝骂、脚底踏踹的同时,心里终究还是掩不住的怜爱?还是因为整日整夜任劳任怨看门护院,让人们终于良心发现?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儿时看过的,时而入梦,却并未记得多少。依稀记得戏子们穿着彩色的绸缎衣,上面绣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手里捏着一块朱红色的丝帕,演谁像谁。台上演过各种各样的:《白娘子》《红楼梦》《如花美眷》《玉堂春》《情问三叠》《梁祝》。

  • 标签: 《玉堂春》 《红楼梦》 《梁祝》 白娘子 彩色
  • 简介:相传清末有一戏班子,在某年除夕聚会时,讨论如何写春联。最后商定,每人都要写,比比谁最有文采,而且要求不写空话,要写实事和感受。小生演员想,我常演文武小生,戏中经常金榜题名成了状元,何等风光!可卸了妆仍然是个普通人,犹如大梦一场。

  • 标签: 人生 小生演员 普通人
  • 简介:创作者的演绎并不着意于对人物道德的歌颂和精神的宣扬,而是立足于当代立场,在渺小与伟大之间、卑微与崇高之间发掘戏剧张力和生命气场。该剧的着力点放在武训对当代人和当代社会带来的深刻的启迪——对知识怀崇高的敬畏、对人生抱执着的信念、对生命竖朴素的信仰。

  • 标签: 信仰 戏剧张力 创作者 当代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