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刀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是直接与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紧密相关的,而刀具表面涂层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直接影响机械加工所用刀具的实际使用寿命,更关系着机械加工整体操作精度及效率。本文主要围绕机械加工当中的刀具表面涂层及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期望为后续的技术员和研究学者在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 标签: 表面涂层 刀具 机械加工 摩擦磨损 性能
  • 简介:摘要为了满足工程机械齿轮高硬度、常温和高温耐磨性的要求,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在齿轮钢基体上制备了W-Mo共渗层,对W-Mo共渗层的成分与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与齿轮钢基体和固体渗碳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工程机械齿轮 表面改性层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摘要:氮化物涂层在高温轴承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在无油润滑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大小是决定涂层是否能成功应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GCr15轴承钢为基体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氮化物涂层,并与45#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球-盘摩擦磨损试验及显微形貌观察对摩擦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氮化物涂层的润滑性能及耐磨性能优于45#钢,且与GCr15轴承钢相比,氮化物涂层的磨损率更低。

  • 标签: 高温轴承氮化物涂层摩擦性能
  • 简介:采用MM—100摩擦试验机检测了作者制备的20种铜基摩擦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单位摩擦表面吸收能量为2979J/cm~2和5880J/cm~2的条件下,材料均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和较低的磨损量,说明铜基摩擦材料也可用于重负荷制动器。

  • 标签: 摩擦材料 摩擦系数 磨损量 干式制动
  •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摩擦表面摩擦带电机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带电研究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带电研究,提出了目前摩擦带电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并认为在纳米级加工中,有效应用外加电场对摩擦的影响,是提高加工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摩擦带电 润滑 研究进展 外加电场 摩擦副元件 润滑磨损
  • 简介:随着表面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近几十年来表面工程摩擦学获得了迅速发展,表面工程摩擦学领域所获得的大量研究成果不仅促进和丰富了摩擦学的基础研究,而且为开发工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所必需的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的摩擦学材料提供了重要的指南。研究PBX表面摩擦性能测试方法,可以为新型PBX的研制开发和库存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PBX表面摩擦性能的测试与研究尚未系统开展,为此,初步研究了PBX动、静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

  • 标签: 性能测试方法 PBX 摩擦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表面摩擦性能 高新技术发展
  • 简介:摘要:路面的摩擦性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主要分析车辆行驶速度与路面摩擦性能的相关关系,通过合理简化得出两者的相关公式,相关结果及修正量与技术标准比较基本一致。

  • 标签: 摩擦性能 速度 修正
  • 简介:由于润滑油工业受到燃料节能、减少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迫切需求,所以摩擦改进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摩擦改进荆有有机型和含钼的摩擦改进剂,它们在摩擦和磨损中呈现出不同的作用。为了获得摩擦/温度的关系和更好地理解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测试仪器,如销一盘、销一环试验仪器,并且选用了燃料经济性测试标准台架的参考油,进行了性能试验。

  • 标签: 摩擦改进剂 润滑体系 STRIBECK曲线 摩擦力仪器 摩擦和磨损 温度和摩擦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我国的现实需要出发,对新型高性能摩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新型摩擦材料的分类与特点、国内外主要摩擦材料及其性能对比、新型高性能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等。经过对国内外多家企业生产的摩擦材料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发现各种类型的摩擦材料在性能上有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传统摩擦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新型高性能摩擦材料的相关建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配方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性能摩擦材料水平。

  • 标签: 新型高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 芳纶纤维
  • 简介:从界面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润滑油中基础油和添加剂分子在摩擦表面上的物理化学吸附和反应成膜,讨论了压力效应对极压反应膜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①纳米级粒子在摩擦表面物理吸附起极压抗磨作用的规律;②粘度指数改进剂、极性基础油(如酯类油)在摩擦副上的吸附强度和定向排列;③采用纳米摩擦学的手段,从原子、分子尺度揭示边界膜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④润滑油物理吸附引起的rehbinder效应。

  • 标签: 润滑 摩擦学 边界润滑 纳来摩擦学 失面科学
  • 简介:本文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聚合物试验中,在迭到稳定摩擦值后,这一现象导致摩擦表面粗糙度不敏感;(2)金属摩擦实验中,存在一最佳表面粗糙度级别,在此级别下,摩擦副的边界摩擦系数最小,耐磨性最好。

  • 标签: 表面粗糙度(Ra值) 摩擦系数 摩擦副 精度 耐磨性 粘接点
  • 简介:本文以市售菜籽油为基础油,加入硼化廿二酸(BBA)添加剂制备润滑油,考察了BBA对GCr15钢-AZ91D镁摩擦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镁合金块磨斑表面的形貌,并对镁合金磨痕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分析了BBA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对BBA及所制备的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润滑添加剂 生物降解性能 基础油 合金块 摩擦学 光电子能谱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油溶性有机钨的摩擦性能及其在SL汽油机油中的性能应用,实验中采用PDSC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及SRV考察了其在基础油及成品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钨添加剂(WDDP)的极压性能与抗磨性能均优于对比样,而抗氧化性能和减摩性能则劣于对比样。

  • 标签: 有机钼 节能减摩 抗氧化性能
  • 简介:摘要:选取无规共聚醚(DRC)作为水基润滑液的添加剂,研究了DRC水溶液的摩擦性能。利用四球试验机对DRC水溶液进行减摩抗磨性能试验研究,研究表明DRC水溶液具备优良的减摩抗磨效果,摩擦系数在0.085以下。总体而言,DRC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无规共聚醚(DRC) 摩擦学性能 水基润滑液
  • 简介:将主要含有Mg、Al、O、Si等元素的凹凸棒石按质量分数0.5%添加在柴油机润滑油CD15W/40中,配制成对比油样。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与透射电镜(TEM)分析凹凸棒石的物相组成及颗粒形貌,使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实验,借助表面轮廓仪、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ocusion-beam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FIBSEM)、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energydispersiveX-raydetector,EDX)及TEM分析试样的磨损量及磨损表面的形貌、元素和物相组成,并探讨磨损表面摩擦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该凹凸棒石属于一维纳米材料,分散在CD15W/40润滑油中使摩擦副的磨损量降低约66%,磨损表面光滑;摩擦过程中,纳米凹凸棒石与摩擦表面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0~20nm的摩擦改性层,其物相组成为晶态和非晶态的SiO2和铝硅酸盐,含有Al、Fe、Si、O、C等元素。

  • 标签: 凹凸棒石 润滑油 磨损 摩擦改性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添加0.75wt%的纳米SiO2(n-SiO2)和0.75wt%Cu包纳米SiO2(Cu/n-SiO2)复合粉体的新型铜基摩擦材料。采用惯性台架试验机,研究比较了2种材料与未添加纳米SiO2的材料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0.75wt%Cu/n-SiO2的铜基摩擦材料,耐热性提高了32%,摩擦因数更稳定,耐磨性提高了2.02倍。经铜包覆处理后的n-SiO2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优于未处理的n-SiO2。

  • 标签: 铜基摩擦材料 纳米SIO2 摩擦磨损 粉末冶金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表面状态对表面处理膜层的影响,本文对零件带有热处理氧化色、行星研磨、磁力抛光等表面状态的零件进行镀铬、镀镉以及发蓝处理,并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孔隙率以及耐蚀性分析。结果表明:试样经行星研磨和磁力抛光清理技术,能够改善试样表面粗糙度以及镀覆层的孔隙率,为镀覆层质量提供先决条件。

  • 标签: 行星研磨 磁力抛光 表面处理
  • 简介:摘要在汽车底盘零部件中有很多构件是由螺栓联接的,螺栓联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预紧力。在紧固件和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预紧力越大,联接越安全可靠,结构疲劳寿命越高。但过高的预紧力,如控制不当会使螺栓拉长或断裂,从而导致联接失效;预紧力过小螺栓容易松动脱落,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底盘零部件联接设计中确保设计的预紧力,对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汽车螺纹紧固件摩擦性能要求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汽车螺纹 紧固件 摩擦性能要求
  • 简介:摘要在钢铁机械生产中对表面进行防护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有效确保产品的美观,而且还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磷化工艺在压缩机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但一些新的环保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在文章中,笔者简要介绍了磷化处理的原理以及有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传统工艺的若干措施。

  • 标签: 压缩机 磷化工艺 优化方法
  • 简介:对45钢和2Cr13不锈钢的渗硫表面进行磨损试验后发现,45钢渗硫层磨痕处产生了大量腐蚀剥落坑,而不锈钢渗硫层磨痕却未产生。利用AFM、SEM、XPS等先进设备分析了渗硫层弱腐蚀现象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热的作用,渗硫层生成了具有弱腐蚀性的硫酸根,对没有耐蚀性能的45钢造成了腐蚀破坏,而不锈钢以其良好的耐蚀性免受腐蚀破坏。

  • 标签: 渗硫层 弱腐蚀 硫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