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与血清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镁(Mg),应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对血清镁与血脂各项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镁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P<O.05);血清镁水平与LDL-C呈负相关(P<0.05);血清镁与TG、T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血清铁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脂康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ACI常规治疗,血脂康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均明显较正常值升高。经血脂康干预后,血脂康干预组的hs-CR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ACI患者hs-CRP水平,抑制脑梗死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血脂康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临床资料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与血脂,比较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与血脂检查。方法取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血脂(TC、TG、HDL-C、LDL-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心脑血管在其发病早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经治疗之后则下降至正常水平,但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脑血管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临床价值,且能够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预警因子。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与血脂检查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和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7例,将体检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使用血脂进行检查的患者设置为血脂检查组,将采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查的患者划分为Hcy组,每组患者29例。将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与正常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检查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的水平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水平与对照组差距明显缩短,不具备统计学差异。血脂检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均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血脂检查 探讨
  • 简介:紫菜中含有紫菜多糖、紫菜多肽等成分,能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使血脂正常。方法:大米50克,鸡蛋一个,燕麦片60克,紫菜5克,虾皮5克。做法:把鸡蛋放入碗里打散,大米洗干净浸泡备用,紫菜用清水泡发备用;接着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沸,然后加入大米,大火煮沸,再改成小火烧20分钟;再加入燕麦片煮5分钟,接着加入紫菜、虾皮继续把汤煮沸;

  • 标签: 紫菜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大米
  • 简介:食物总脂肪摄入量是影响血浆总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脂肪的种类由结构中的脂肪酸决定,脂肪酸按结构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也是脂蛋白中的一类,它是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因此和高密度脂蛋白相反,越低越好,畜肉类食物含脂肪最多,且多为饱和脂肪酸。

  • 标签: 血脂调节 不饱和脂肪酸 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摄入量 动脉粥样硬化性 胆固醇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治疗老年高血脂的效果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辛伐他汀治疗效果的提升的创造条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所收治的老年高血脂患者72名,并利用统计学原理把72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6名,把利用小剂量辛伐他汀(20mg/d)治疗的组别划分为对照组,把利用大剂量(40mg/d)治疗的组别划分为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率为95%。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值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8.6%,高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率8.4%。结论在对老年血脂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的辛伐他汀的运用比低剂量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辛伐他汀 老年高血脂 治疗效果
  • 简介:通过对86名三年级大学生期末考试前后的心理和血清脂质水平测定,发现考试后的焦虑总分及血清胆固醇(Tch)和甘油三脂(TG)水平均明显升高.焦虑程度与血清Tch和TG升高值呈显著正相关,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N分与血清TG升高值呈正相关.结果提示考试应激可引起血脂改变,而此变化又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人格特征有关.

  • 标签: 考试应激 焦虑 人格 血清脂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酶类及血脂的临床检验情况来分析酶类及血脂检验对患者病情确定的推进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进行酶类和血脂检验的患者120例分为3组,对其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数据对比。结果酶类和血脂检验对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论对于酶类检验结果要综合多种情况进行最终评价;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帮助,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要尽量多进行空腹血脂检验。

  • 标签: 酶类 血脂 检验 分析讨论
  • 简介:老年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风险明显增高,血脂异常是ASCVD的独立致病性危险因素。干预老年人血脂异常、特别是降低胆固醇,可发挥显著的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活方式改善是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基本治疗,他汀类药物是防治ASCVD的首选药物。降脂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病的危险度确定降脂药物的初始剂量,从小或中等剂量开始,然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与年轻人同样的目标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血脂异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变化特点。方法267例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CAG分三组冠脉正常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化验血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早期(发病24~36h内)血脂水平已出现明显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均下降。与冠脉正常组相比,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TC、LDL-C、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TC、HDL-C、LDL-C、ApoA降低,不应以此时的水平作依据,而应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 标签: 血脂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美国医学会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成果,建议年龄介于66至75岁的老年人,无论是否有胆固醇过高的问题,都应该考虑服用降胆固醇药物斯达汀(Statin),来降低心脏病发作与中风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情况。方法将100例体检腰围大于正常者血脂情况与腰围在正常范围血脂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增高发生率为52.5%,腰围在正常范围血脂增高发生率为25.6%,二者有显著差异。腰围大于正常者血脂发生率高。结论应注意控制腰围以减少高血脂的发生率。

  • 标签: 体检 腰围 血脂
  • 简介:摘要血脂异常症(dyslipidemia),即高脂血症,作为较常见的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脂肪肝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AS和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血脂异常的正确处理方法,以期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血脂异常 冠心病 正确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用降血脂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意义及如何选用。方法通过降血脂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安全性及毒副作用进行阐述。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选用降血脂药物应根据高脂血症(HLP)的分型、安全性和毒副作用、有效性选用降血脂药物。结论合理选用降血脂药物可明显减少缺血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 标签: 降血脂药物 高脂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安全性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在血脂异常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现了解血脂异常与体重指数高相关,患者所使用调脂药治疗率低会与家庭收入相关。

  • 标签: 血脂异常 应用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