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虽然牛奶中也含有很高的钙,但与它比起来。酸奶中所含的乳酸与钙结合,更能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 标签: 补钙 酸奶 牛奶制品 有益菌 钙吸收
  • 简介:第一次喝酸奶时,我还以为奶变坏了。那时候我已经十七八岁了,刚刚进城读书,之前只喝过奶粉,没喝过酸奶,简直就是一个土得掉渣的丫头。直到同学喝一口,然后确认酸奶没坏,我才放心,酸奶的特殊酸味让我感觉到从未体味过的独特滋味,这酸完全不同于果酸,是酸过之后有种甘甜的感觉,于是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味道。

  • 标签: 酸奶 生活 奶粉 滋味 酸味 味道
  • 简介:现在不少人都会选择酸奶来给自己调理肠胃,每星期都去超市买上一些酸奶:不过如今市场上的酸奶种类繁多,许多人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什么样的酸奶才算好?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酸奶?如何辨别真伪?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

  • 标签: 酸奶 营养学 食物营养 品种
  • 简介:此时,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人们都在关注酸奶。实际上酸奶也可以有效防止肥胖。顺天堂大学医学部附属顺天堂医院的小林弘幸教授指出:“活动多了,运动量和水分摄入量也都会下降,此时摄入含有乳酸菌的酸奶,可以提高肠动力。”

  • 标签: 酸奶 瘦身 生姜 流行性感冒 医学部 摄入量
  • 简介:1.自制酸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可以不用酸奶机吗?自制酸奶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让它在合适的温度(40~42℃)下大量繁殖,把牛奶中的乳糖成分分解成乳酸。因为乳酸,牛奶发酵液的酸度逐渐下降,到pH值大致达到4.6左右的时候,牛奶中的酪蛋白就会缓慢地沉降下来,形成细腻的凝冻。其他杂菌虽然也存在于牛奶当中,但它们的数量和乳酸菌相比实在太少,成不了气候。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和其他抗菌物质,也让杂菌们感觉十分不舒服,无法大量繁殖。

  • 标签: 酸奶机 抗菌物质 发酵液 加糖 乳糖含量 保加利亚乳杆菌
  • 简介:现代研究证明,酸奶含大量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成分,非常适合肝癌患者食用。这是因为,肝癌患者胃肠道常处于淤血状态,日常饮食应多选择刺激性小的食物。相比干在胃肠道经过发酵后才能被人体吸收的牛奶,酸奶本身已经过发酵,大大减少了胃肠道负担。此外,酸奶所含的氨基酸也比牛奶更丰富。酸奶中含乳糖酶和大量酵母菌,可抑制和杀灭肠道内腐败菌,使肠道内因细菌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减少。

  • 标签: 酸奶 肝癌防治 肝癌患者 胃肠道 营养成分 优质蛋白
  • 简介:对双歧杆菌凝固型无糖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接种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菌株进行发酵。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木糖醇6%于39℃条件下培养8h后,再接入接种比例为1:1、接种量为4%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于42℃条件下培养3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酸奶风味纯正,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具有天然的奶香味。

  • 标签: 双歧杆菌 无糖 酸奶 二次发酵
  • 简介:人血白蛋白被称为“黄金救命药”,是临床急救的特殊药品,注射自蛋白主要用于纠正营养不良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医学专家指出,正常人注射白蛋白会有损健康。

  • 标签: 蛋白 营养不良 医学专家 正常人 注射
  • 简介:摘要调查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变化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02例正常妊娠期妇女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水平,同时检测92例年轻非妊娠女性的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的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妊娠中晚期高于早期,结论妊娠早,中,晚期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能是妊娠这一生理现象的需求与肌体自身调节的结果。

  • 标签: 妊娠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以及在体检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健康体检人员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先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阳性的再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含量。结果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AFP阳性符合率62.5%,FERR阳性符合率60.0%,CEA阳性符合率30.0%。AFP-FERR联合阳性符合率82.5%,AFP—CEA联合阳性符合率77.5%,AFP-FERR与AFP-FERR-CEA联合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符合率由82.5%增至95.0%。结论应加强健康体检,最好定期检查,以便于各类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而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应以联合检测为准。

  • 标签: 甲胎蛋白 铁蛋白 癌胚抗原 体检 联合检测
  • 简介:亨廷顿病(huntington’sdisease,HD)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其一级亲属及一般人群,预示着HD患者体内应该存在某些可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活性物质。近些年来亨廷顿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protein1,HAP1)因与亨廷顿蛋白相互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了HD的发病机制从而倍受关注,论文就HAP1近些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括阐述,以期为预测肿瘤发生发展提供一种功能性分子标志物。

  • 标签: 亨廷顿蛋白 亨廷顿相关蛋白1 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蛋白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rIns1EGFP,转染HIT-T15仓鼠胰岛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低糖组(LG)、中糖组(MG),高糖组(HG),检测基线0小时及葡萄糖刺激后4小时内胰岛素分泌量及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结果HG组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胰岛素分泌量较LG组明显增强(P<0.05),在一定葡萄糖浓度范围内,绿色荧光蛋白其荧光强度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P<0.05)结论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子标记物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分泌量有正相关性。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转染 相关性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和β2-MG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和β2-MG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现在体检越来越普遍,体检时的检查项目各有不同,有的繁多,有的简单。但血常规都在必查之列。因为其方法简单,只需少许血就可以发现许多疾病端倪。血常规检查中有一项是血红蛋白。有的人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血红蛋白虽在正常值范嗣,但有些偏低或偏高,便向医生咨询: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我的血红蛋白为什么会偏低(高)?

  • 标签: 血红蛋白 血常规检查 变色 体检报告 检查项目 正常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的方法,实验组为来我院诊治的患病患者60例,对照组是经过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的体检人员60名,分别对他们的血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实验组检测的C-反应蛋白值升高达96%以上,而对照组检测的C-反应蛋白值升高的不足3%。结论C-反应蛋白值的检测对疾病初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检测原理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用透射比浊法对60例肺炎(排除肝病)患者及106名健康人血清PA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①PA测定均值肺炎组为106mg/L,正常对照组为236mg/L,相互间在统计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PA在肺炎炎症期与CRP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③炎症消失后PA比CRP恢复到正常值快且显著。结论与CRP相比,炎症时PA也呈明显下降,炎症消除后又比CRP恢复到正常值迅速而明显,说明PA对肺炎病人和肝病及营养不良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白蛋白 肺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