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卫云

卫云(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人民医院155100)

【关键词】检验分析抗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60-02

1用于直抗试验的抗球蛋白试剂种类

抗球蛋白试剂通常有三种: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简称:多抗),在直抗试验中常常作为初步筛选试剂使用,单特异性抗IgG试剂(简称:抗IgG)和单特异性抗C3试剂(简称:抗C3)。多抗包括了抗IgG和抗C3两种成分,在直抗试验中一旦出现阳性结果,通常需要单抗IgG和单抗C3进一步分析。

2直抗试验的基本方法

直抗试验的方法较为简单:

用生理盐水三洗红细胞后将其配成3%左右的悬液。此步骤的目的主要是将血浆或血清中含有的游离球蛋白清除干净。取4支试管,分别标注“多抗”,“抗IgG”,“抗C3”,“盐水对照”。前3管分别加入相应试剂各1滴,第4管为空白。在上述4管中各加入1滴“1”中制备的洗涤红细胞悬液。3000r/min离心15s,观察结果。结果判定:红细胞凝集为阳性,不凝集为阴性。“盐水对照”阳性则直抗试验失败。

3直抗阳性的意义

无论“多抗”、“抗IgG”还是“抗C3”阳性,均可称为“直抗阳性”。直抗阳性可以是在体外造成的,也可以是在体内就形成的。直抗阳性的红细胞在体外偶尔会发生溶血,在体内则多半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而溶血破坏,其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3.1直抗阳性的意义多抗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球蛋白试剂,在直抗试验中常常作为初步筛选试剂使用。由于“多抗”中主要包含了“抗IgG”和“抗C3”,因此一旦多抗出现阳性结果,通常需要用单抗IgG和单抗C3进一步分析。

3.2单抗IgG阳性的意义单抗IgG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致敏了IgG免疫球蛋白。要明确这一结果的意义,除了需要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外,进一步分析致敏在红细胞上的IgG抗体的性质也很重要。因此在单抗IgG试验阳性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些致敏在红细胞上的IgG抗体的特性。

确认致敏在红细胞上的IgG抗体的特性。常用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放散方法(见本章第八节吸收放散试验),将IgG抗体从红细胞上放散下来,然后对之进行抗体鉴定。以下是按照放散液中IgG抗体特性的不同,分别说明IgG阳性的意义。

3.2.1自身抗体(抗体特异性不明):如果从患者红细胞上放散下来的IgG抗体与谱细胞反应,同时患者不是新生儿,在4个月内无输血史,则该抗体可以确认为自身抗体,患者很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自身抗体与一组谱红细胞反应,会出现较为一致的反应强度,难以确认抗体的特异性。

3.2.2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偶尔一些自身抗体在和谱细胞反应时,与某些细胞反应较强,与另一些反应较弱,对照谱细胞抗原列表(细胞谱)分析,可见该抗体似乎包含着某种类似同种抗体的特异性。用吸收放散试验可以证明,该抗体不是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的混合物,它仍然是一种自身抗体,只是该自身抗体有着某些类似同种抗体的特点。例如:某放散液与一组谱细胞均反应,但与E阳性的细胞反应更强,与E阴性的细胞反应较弱,似乎在放散液中存在同种抗-E抗体。但用不含E抗原的红细胞吸收放散后,得到的放散液与谱细胞反应,结果显示仍然具有和原来的放散液相同的反应格局,由此可以确定该自身抗体中含有类似抗-E的抗体特异性,这种抗体可称之为“类抗-E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

3.2.3同种特异性抗体:在新生儿溶血病,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往往能从红细胞放散液中检测到同种特异性抗体。当我们明确了这些抗体的特异性后,就有可能选择合适的血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3.2.4药物抗体:有时抗IgG明显阳性的红细胞,其放散液与谱细胞不发生反应。这种情况提示抗IgG阳性很可能是药物抗体引起的。

3.3单抗C3阳性的意义补体可在体内或体外致敏红细胞。可以是伴随抗IgG阳性一起出现,也可以是单独出现,以下分析常见的几种情况下抗C3阳性的意义。

3.3.1IgM抗体在体外激活补体:在体外检测红细胞时,单独的抗C3阳性常常是由冷抗体性质的IgM抗体造成的。1个IgM抗体分子可使成百的补体结合在红细胞上,当IgM性质的冷抗体在体外较冷的环境下(如冰箱中)与红细胞结合时,可造成大量补体的致敏,在较高的温度或反复洗涤中IgM抗体会从红细胞上脱落,将补体保留在红细胞上。

3.3.2IgM抗体在体内激活补体:人体中自身冷抗体的反应温度可达32℃,皮肤温度大致在这一水平上,因此红细胞可被自身冷抗体致敏,然后补体吸附到红细胞上,可能不至于达到溶血的地步。未溶血的红细胞返回体内37℃环境,冷性抗体被释放下来,但补体成分仍然牢固地吸附在红细胞上,且存在于红细胞上的补体成分皆为C3d及C4d。

4抗球蛋白试验的影响因素

4.1体外补体致敏

在直抗试验的判读中,C3阳性往往并不代表患者体内的情况,C3成分可以因血样采集和保存因素的影响而致敏在红细胞上。常见的过程是血液采集后置于较冷的环境中,血液中的冷抗体结合在红细胞上,导致补体系统激活,使红细胞表面存在了C3成分。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血液直接采集到EDTA抗凝剂中,EDTA可以较为彻底地鳌合Ca2+离子,从而阻断补体系统的活化。

4.2红细胞自身凝集

有时,患者红细胞有自身凝集的倾向,例如患者体内存在常温下具有活性的冷抗体时,红细胞经过洗涤后仍可能在离心后出现凝集。为避免自身凝集造成直抗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需要在实验中加入盐水对照试验,即将患者红细胞经充分洗涤后直接离心观察结果,如果盐水对照出现阳性则直抗试验不可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魏晴;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第07期.

[2]王显荣,李育,许立,费鲜明,王卫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类型鉴别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