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用桑树害虫的叶饲养家蚕,从3龄起每天4次给桑叶,其中两次喂叶。其饲养结果表明:正常叶区对4龄结茧。4龄健蛹和茧层量1991年分别在93%、81.7%、0.42克以上;1992年分别在89%、82%、0.43克以上。而叶区1991年分别在80%、69%、0.39克以下;1992年分别在76%、68%、0.4克以下。可见用叶养蚕,不仅降低茧丝质,而且增加了蚕的发病,降低了蚕体质。

  • 标签: 虫口叶养蚕 生长发育 茧丝质影响
  • 简介:自然界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天敌正是自然界的一种控制力,它调整着动植物间的数量,使生态保持平衡。现在,人们参加到这一斗争中来了,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物,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用来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农林业害虫的天敌有三类:病原微生物、天敌昆虫和捕食害虫的脊椎动物。其中“以”的办法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标签: 以虫治虫 病原微生物 天敌昆虫 林业害虫 动植物 脊椎动物
  • 简介:用C型肉毒素、燕麦配制成毒饵的不同投饵量,即A,0.45kg/hm^2(8粒/洞)、B,0.56kg/hm^2/(10米王/洞)、C,0.87kg/hm^2(15粒/洞)和D,1.29kg/hm^2(20粒/洞)对高寒草甸类草地高原鼠兔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C、D处理灭洞最佳,分别达到93.5%和94.78%,经方差分析比较,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C处理较D处理节省饵料0.2948kg/hm^2,可降低投资成本0.58元/hm^2。

  • 标签: 高寒草甸鼠害区 投饵量 灭洞率 试验
  • 简介:饭桌上摆着几碟别有风味的菜肴——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还有蚜米泥鳅等,全家人团团围住,家长说一声:“吃!”随即,一家人一齐动筷,痛痛快快地吃了起来。这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仫佬族在过吃节。传说古时候,仫佬山乡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虫灾又恨又怕,无能为力。寨老们经过计议,悬下重赏;谁若能除掉害虫,赏三头肥猪。红榜一出,首先是公鸡前来揭榜,谁知公鸡到了田里,未吃到几只,就被露水打湿羽毛,冷得直打哆嗦,只好红着脸回来了。接着鸭子揭榜,可是,鸭子在水田里游,害虫在禾苗上飞,它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也逮不住几只,回来无话可说。最后是道士揭榜,然而,天生性野的害虫哪里听得懂法经,道士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标签: 仫佬族 害虫 虫灾 公鸡 鸭子 道士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肠造患者及家属对造知识知晓。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肠造患者及家属对造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肠造患者及家属对造知识知晓42.4%,活动后为93.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为115.33%,目标达成为113.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肠造患者及家属对造知识知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品管圈 造口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口服药看服到,保障住院病区口服药安全管理,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的服用口服药。方法应用鱼骨图原因分析、因果关联方法,找出导致口服药看服到低的重点因素;应用柱状图设定重点因素的改善目标值;应用PDCA的工作方法提高口服药看服到。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很大程度提高了我科以前口服药看服到低、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情况。结论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在保障住院病区口服药安全管理、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的服用口服药基础上,加强了和患者的沟通,使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服药目的,提高自我健康维护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和临床思维的能力,加强了主动参与管理患者的意识。

  • 标签: 品管圈 口服药看服到口 口服药安全管理
  • 简介:凹陷低电阻油气层广泛存在、成因复杂、测井评价难度大,明确低电阻油气层分布规律对成功识别低电阻油气层意义重大。从大量基础岩石物理数据出发,通过分析不同层位、不同埋藏深度的低电阻油气层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岩石孔径、泥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及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由沉积内因引起的低电阻油气层基本分布在主力相带边缘,通常发育在岩性细、泥质含量较重、孔隙结构较差、微孔隙发育的储集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泥质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对低电阻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沙河街组孔隙结构差异对低电阻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而钻井液侵入型低电阻油气层往往与高矿化度钻井液钻井工艺相伴生。分析研究不同成因类型低电阻油气层分布规律,为准确识别低电阻油气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低电阻率油气层 黏土矿物 孔隙结构 高矿化度钻井液 淡水钻井液 渗透率
  • 简介:瑞士有位叫康妮丽娅的女士,从青年时代就有个特殊爱好一画昆虫。她捉到昆虫后,先将其固定,然后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对之进行放大的水彩写生,一般都放大10倍以上。她画得非常认真,有时为了严格写实地呈现那昆虫的色彩和细须绒毛,

  • 标签: 青年时代 观察分析 昆虫 显微镜 放大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甲:昆虫里你最喜欢什么?乙:这个,当然是那些不寻常的昆虫啦。你呢?甲:我最喜欢简单的虫子。乙:啊?简单的虫子?没听说过这样的昆虫。甲:(用手指乙)你怎么这么笨哪!一个字,一个单字,合起来不就是蝉字吗!我喜欢捕蝉。

  • 标签: 简单 杂技演员 幼虫 高度近视 昆虫 蝉蜕
  • 简介:看了题目,你也许会大吃一惊:什么?虫子?你们一家都是“毛毛虫”?非也,我们一家呀,都是“书虫”。爸爸是一只关心国家大事的“报刊”,也是一只酷爱汽车的“车”,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古城的暮春时节,几乎每个日子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雨气之中,随手一抓便有湿淋淋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这个时候的古城,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与忧悒,那苍灰的城墙,那深深的小巷,那湖畔江边的楼台亭阁,引起我许多作画的冲动.当然,我也喜欢楚天画院这个高筑围墙的院子,一院子的绿,满得往墙外溢去.一棵挨一棵的芭蕉,肥硕宽大的叶片尽意地舒展着,在深绿浅绿之间,耀眼地闪出一挂两挂累累的樱桃,猩红、温润,有如玛瑙琢成.这情景我多次用大写意在宣纸上画过,题的是改装了的古人诗句:一年好景君记取,正是蕉绿樱桃红.假如是雨点急促时呢,所有的蕉叶上就会发出清亮的声音,我想像这种声音都染着浓浓的绿意,怪不得古人说"旋种芭蕉听雨声",在红尘滚滚的都市,无异于天籁之音呵.

  • 标签: 画虫
  • 简介:我们这里有一种叫摇头,藏在土里。一挖出来,它就会不停地摇头,所以大家都称它摇头。我们班也有一只“摇头”。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瑞士有位叫康妮丽娅的女士,从青年时代就有个特殊爱好——画昆虫。她捉到昆虫后,先将其固定,然后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对之进行放大的水彩写生,一般都放大10倍以上。她画得非常认真,有时为了严格写实地呈现那昆虫的色彩和细须绒毛,一幅画要每天8小时地耗上一周才最后完成。她的昆虫画看上去非常夺目,往往一瞥之间就令人永难忘怀。

  • 标签: 青年时代 观察分析 昆虫 显微镜 放大镜
  • 简介:又是一节语文课,老师正在眉飞色舞地讲着《一次成功的实验课》。这时,我的同桌,那只可怜的“瞌睡”又开始走神了,他的双眼皮眨巴眨巴地开始打架。昨晚的电视真精彩,今天的上课真无奈啊!“瞌睡”心想:桌子变成“床”该多好呀!

  • 标签: 语文课 实验课 “床” 老师 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