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严重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19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辅助下探查关节腔,对合并伤处理2例半月板损伤行修整术,2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行重建术,1例软骨损伤行软骨游离体取出。再做内侧小切口修补内侧副韧带,胫股骨端MCL止点损伤行Smith-nephew带线锚钉修复,体部撕裂用可吸收缝线修补。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Lyscholm评分标准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效果优良。

  • 标签: 关节镜 内侧副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诊断在内侧副韧带撕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检查疑似内侧副韧带撕裂的患者70名,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人,采用不同的方法检查,同时采用MRI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在检查内侧副韧带撕裂程度上无MRI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诊断内侧副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率高,而且对于撕裂程度也有较为准确的诊断,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

  • 标签: 膝内侧副韧带 撕裂伤 超声 X线检查 滑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UKA) 治疗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侧骨关节炎患者 60 例临床资料,其中 30 例(30 )行 UKA治疗,30 例(30 )行 TKA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主动屈曲至 90°所需时间、术前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主动屈曲至 90°所需时间、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治疗内侧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KA)与全置换(TKA)治疗内侧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TKA治疗,观察组予以UK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1周、1个月膝关节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输血率(35.42%,17/48)低于对照组(66.67%,32/48),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HSS评分、ROM、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TKA方案,UKA方案治疗内侧KOA的手术指标更好,可更好地改善术后HSS评分、ROM、VAS评分。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内侧 单髁置换 全膝置换
  • 简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类属于Ⅳ型,有后侧劈裂的内侧平台骨折,可引起股骨髁部向后半脱位,并明显增加了关节的不稳定性。这类骨折对应于AO/ASIF分类属于41-B1、B2、B3型,胫骨内髁的后方骨块使得这种骨折非常不稳定,有些学者采用胫骨髁前方单一前内侧切口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但因关节面的不完全复位导致慢性后下方关节面半脱位,Schatzker认为需要另加一个切口来达到完全复位的目的。陈云丰等报告应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骨折一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SCHATZKER 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治疗 双切口 膝内侧 Ⅳ型
  • 简介:目的分析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陈旧性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十堰市太和医院骨1科自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8例陈旧性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新鲜断裂的内侧副韧带、Ⅰ度和Ⅱ度损伤患者排除。术前应力位拍X片检查可见膝关节内侧间隙较健侧〉5mm,磁共振检查可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皱缩或断裂。手术方法为取自体同侧的半腱肌,编织缝合,编织好的肌腱从胫骨的内侧脊前方穿入,从脊的后方穿出。然后将肌腱的两个尾端用导引针穿入股骨隧道,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术后在可调支具保护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2个月左右,拍摄膝关节内侧应力位片、应用Lyshlo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评判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术后Lyshlom评分(t=7.449)、IKDC评分(t=8.915)、内侧应力位片开口距离与健侧距离的差值(t=5.014)均改善,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对治疗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短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侧副韧带 移植 自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侧骨关节炎采取内侧开放径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纳入内侧骨关节炎患者64例,盲选均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2例,以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术后恢复中VAS评分与HSS评分,术前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3月、6月以及12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膝内侧骨关节炎 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 VAS HSS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松解手术疗法诊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治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0名入组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名患者。参照组患者实行里面一侧半月板成形手术疗法,实验组患者实行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松解术结合里面一侧半月板成形手术疗法。手术以后6个月跟随访问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VAS)、膝关节能力(Lysholm)、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L-6)。结果:手术后6个月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关节镜下膝里面一侧支持带松解术 半月板成形手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内侧切口股内侧肌下入路中显露收肌管以远的隐神经的方法,探讨在此处直视下阻滞该神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至福建省立医院骨二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其中男29例,女71例,年龄50~87(70±8)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内侧切口股内侧肌下入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视下隐神经阻滞联合关节周围浸润镇痛组(VSNB+PIA组)和单纯关节周围浸润镇痛组(PIA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4、8、12、24、48、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72 h内帕瑞昔布应用率。结果两组术后静息状态VA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95,P<0.05),其中VSNB+PIA组术后4、8、12、24 h静息状态VAS分别为(1.3±0.8)分、(1.4±0.7)分、(1.7±0.8)分、(3.1±0.8)分,低于PIA组的(1.6±0.9)分、(1.8±0.8)分、(2.3±0.9)分、(3.6±0.8)分(均P<0.05)。两组术后活动状态VA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32,P<0.05),其中VSNB+PIA组术后4、8、12、24 h活动状态VAS分别为(2.0±0.8)分、(2.2±0.7)分、(2.7±0.6)分、(3.7±0.7)分,低于PIA组的(2.3±0.8)分、(2.7±0.7)分、(3.3±0.8)分、(4.4±0.7)分(均P<0.05)。VSNB+PIA组术后72 h内帕瑞昔布应用率为14%(7/50),较PIA组的34%(17/50)减少(P<0.05)。结论内侧切口的股内侧肌下入路容易显露收肌管以远的隐神经,直视下进行该处隐神经阻滞的联合镇痛方法,比单纯关节周围浸润镇痛法更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隐神经 股内侧肌下入路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与全置换术(TKA)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同一组医师诊治的197例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6例,女性111例,年龄(67.7±10.5)岁(范围:46~92岁)。UKA组101例,TKA组96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UKA和TKA患者进行匹配,共41对患者匹配成功。采用t检验、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短期随访结果。结果匹配后UKA组与TKA组相比,围手术期指标方面,UKA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更少[(15.3±6.4)g/L比(20.1±7.5)g/L,t=-3.117,P<0.01],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更少[(160.5±29.3)mg比(186.1±46.8)mg,t=-2.969,P<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0±2.0)d比(10.0±2.5)d,t=-6.000,P<0.01];关节功能方面,术后1年随访时,UKA组术后关节遗忘感评分更高[(65.1±7.6)分比(58.3±13.9)分,t=2.732,P<0.01],前弹响发生更少(P=0.03)。两组患者的术中止血带时间、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学会临床评分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论UKA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早期效果与TKA相似,且在前弹响、关节遗忘感评分、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TKA。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全膝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8例,活动度均正常,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排除炎症性关节炎及外侧骨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29例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微骨折组),29例采用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清理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对比,使用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股胫角(FTA),并对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5±1.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HSS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VAS、HSS、IKDC评分差值对比,微骨折组优于清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16、4.063、3.121P <0.05),角度差值(MPTA、FTA)对比,(t=1.248、1.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HTO联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或清理术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效果更佳,可能与存在更好的软骨修复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 截骨术 关节镜检查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中选择52例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胫骨高位截骨以及关节镜联合治疗,固定方法采用Tomefix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康复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疗优良率为90.4%。治疗后均未见血管神经损伤、关节强直等并发症,仅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3.8%。随访结果显示HSS评分为(79.5±6.4)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对比FTA测量结果也提示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显著,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内侧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0例11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10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3分(50~73分)增至术后的平均93分。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疗效可靠,是理想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短期效果差异。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赤峰宝山中医医院骨科接受腓骨近端截骨术(PFO)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患者,符合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诊断且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Ⅲ、Ⅳ级,排除膝关节内畸形及其他影响关节功能的疾病,排除严重内科疾病及外翻畸形,临床资料完整者。其中接受PFO共55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TKA的55例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统计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膝关节炎评分(WOMAC评分)、生活质量问卷评分(SF-36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12、9.251、9.435、8.987、9.296,均为P<0.01);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HSS、WOMAC、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7.692、7.802、8.453、7.622,均为P<0.01;对照组:t=7.639、7.787、8.441、7.619,均为P<0.01),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8、0.401、0.250、0.542,均为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可获得较好的早期效果;前者手术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临床中可以选择性使用。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腓骨 截骨术 膝关节,人工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张式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和花式 HTO 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MCOA)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选取60例MCOA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采取张式HTO治疗为A组,采取花式HTO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胫股角测量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与B组相比,A组胫股角测量结果高(P<0.05);两组骨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张式HTO与花式HTO均有类似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而在胫股角测量结果对比明显差异,因此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胫股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股骨内侧髁骨膜瓣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胫骨骨不连15例,均为Gustilo III C型骨折术后骨不连,在受区获得较好的软组织覆盖后采取游离降动脉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瓣联合自体髂骨移植进行治疗,其中6例骨膜瓣降动脉与胫前动脉分支吻合,6例与胫后动脉分支吻合,3例与胫前动脉主干进行Flow-through式吻合,降动脉伴行静脉与胫前或胫后动脉伴行静脉进行端端吻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痉挛处理,逐步行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每月行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 29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14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1例随访6个月,骨折仍未愈合。术后6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价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差1例。15例患者中,14例均可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1例因骨折未愈合,不能够完成日常活动,根据Paley功能恢复评定标准评定,优2例,良12例,差1例。结论采用游离降动脉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瓣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供区隐蔽,切取简单,骨不连愈合率高,治疗周期短,有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胫骨 股骨 骨膜瓣 骨不连 膝降动脉 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并治疗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由于胫骨关节外畸形导致的内侧骨关节炎患者42例,均采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为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年评分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术后1年、3年FTA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aLPTA低于术前,术后3年略有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内侧骨关节炎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