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穿孔采用腹腔胃肠穿孔修补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88例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5月胃肠穿孔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腹手术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腹腔胃肠穿孔修补组则采取腹腔胃肠穿孔修补治疗。比较开腹手术组、腹腔胃肠穿孔修补组效果;手术、排气和住院时间、出血总量;肠梗阻和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胃肠穿孔修补组效果、手术、排气和住院时间、出血总量、肠梗阻和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开腹手术组更好, P< 0.05。结论:腹腔胃肠穿孔修补治疗胃肠穿孔的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减少创伤,加速恢复。

  • 标签: 胃肠穿孔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外翻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胃GIST外翻切除(laparoscopictransgastrictumor-everting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胃楔形切除(laparoscopicwedge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胃肿瘤外翻切除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胃楔形切除的有效补充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
  • 简介:1993年11月至1997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对18例胃肠疾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14例,女4例,25~68岁。急性阑尾炎腹腔阑尾切除9例,胆囊结石伴慢性阑尾炎腹腔胆囊切除、阑尾切除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溃疡穿孔修补1例,乙状结肠腺瘤腹腔辅助腺瘤切除1例,直肠癌术后腹腔

  • 标签: 腹腔镜术 胃肠疾病
  • 简介: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轻则发生盆腹部不适、慢性盆腹痛,重则导致肠梗阻、不育等,严重的腹腔粘连常给再次手术造成极大困难,由于粘连形成过程复杂,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探索其形成机理及预防措施成为当今外科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

  • 标签: 粘连形成 胃肠手术 腹腔镜 术后腹腔粘连 腹部不适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急诊胃肠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腹腔(研究组)组60例,开腹(对照组)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创口大小、恢复时长做以比较,结果中出血量、创口大小、恢复时长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探查和手术治疗胃肠道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综合诊断和治疗的优点,体现了微创手术的特点和较少的手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腹腔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部分切除腹腔胆囊切除的效果。方法:实验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实验样本:复杂胆囊患者94例,随机划分47例是观察组(腹腔胆囊部分切除),47例是对照组(腹腔胆囊切除)。观察术后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的结果。结果:对比术后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的结果,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对复杂胆囊炎,腹腔胆囊部分切除对比腹腔胆囊切除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部分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完全腹腔腹腔辅助胃癌根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辅助下胃癌根治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完全腹腔下胃癌根治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下胃癌根治的手术治疗时间虽然更长,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而在术后并发症和中出血量方面则和腹腔辅助下胃癌根治的效果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完全腹腔镜 腹腔镜辅助 胃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联合消化内治疗胃肠道肿瘤与单纯腹腔的治疗效果。方法:于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入院号单号者为观察组( 60例),采取腹腔联合消化内治疗;入院号双号者为对照组( 60例),采取单纯腹腔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8.0863;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中出血量也更少,各指标进行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有 3例,占 5.0%,对照组中有 18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12.9870; P<0.05)。结论:腹腔联合消化内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随访观察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手术进展的情况也更加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腹腔;消化内胃肠道肿瘤;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and laparoscopy alone. Method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20, 120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with admission number and odd number was treated by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the patients with double admission number were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and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laparoscopy. The treatment effect, oper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8.0863; P < 0.05);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also less, the difference of each index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ausea, abdominal pain, etc There were 3 cases of good reaction, accounting for 5.0%, 18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e above adverse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12.9870;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is goo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s high,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follow-up observation is also low, the treatment is effective and safe, the operation progress is more smooth,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fety and feasibility is high, it is worth promot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模拟训练在胃肠外科医生腹腔培训的作用研究。方法 于2021.1-2021.6选取基层医院胃肠外科医生(n=40)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对象均于2021.7-2022.3在乐山腹腔培训基地运用3D腹腔模拟练习器进行腹腔手术模拟培训。对比培训前后3个月研究对象主刀手术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培训后,研究对象主刀腹腔三级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培训前,P0.05。结论 胃肠外科医生进行腹腔模拟训练,可减少主刀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住院费用,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模拟训练 胃肠外科 腹腔镜培训基地
  • 简介:LS术前可应用脾动脉栓塞,John〔5〕游离脾脏的顺序为脾下极、脾门血管、上极血管,脾切除术后ITP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中遗留副脾

  • 标签: 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间腹腔胆囊切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腹壁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麻下经腹腔途径腹腔下采用膀胱外输尿管壁潜行抗返流吻合法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游离输尿管,于梗阻上方切断,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斜行切开膀胱后侧壁肌层,向两侧分离肌间沟。膨出的膀胱黏膜上做一小切口,在输尿管无明显张力、扭曲情况下,将输尿管与膀胱黏膜间断缝合,间断缝合膀胱肌层并捎带输尿管外膜,将长3~4cm输尿管末端潜行包埋于肌间沟。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35min,平均112min;中出血量30~50ml,平均40ml;中和术后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6d。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显示无吻合口狭窄,5例肾积水消失,4例肾积水、肾盂分离由术前(19±4)mm下降至术后(11±2)mm,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结论腹腔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下段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 简介:目的比较手助腹腔与标准经腹腔腹腔肾癌根治的适应症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67例肾癌行肾癌根治的治疗效果,其中经腹腔单纯腹腔根治性肾切除24例,手助腹腔肾癌根治43例。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手术时间、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67例腹腔手术均获成功。在手术时间方面,手助腹腔肾癌根治比经腹腔腹腔肾癌根治平均节省约70分钟。手助腹腔肾癌根治组和经腹腔腹腔肾癌根治组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对所有病例进行了12到36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例,而且均无肠粘连等腹腔并发症。结论手助腹腔肾癌根治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对肿瘤体积大的高龄高危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腹腔初学者来说,手助腹腔技术可以明显缩短学习曲线,对于有经验的腹腔专家,在者手的触觉帮助下,可以完成复杂的腹腔手术。手助腹腔肾癌根治是治疗肾癌的首选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肾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胃肠间质瘤(GIST)切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实施GIST切除的80例患者资料,根据式不同分为腹腔组(62例)和开腹组(18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行数据分析,围期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生存分析,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腹腔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20个月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胃肠间质瘤病灶形态多为椭圆形、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其中梭形细胞型占比最多(71.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34蛋白阳性率为83.7%,CD117蛋白阳性率为95.0%,DOG1蛋白阳性率为91.3%。结论腹腔下GIST切除较传统开腹手术时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腹腔镜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患者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方法。方法选取122例手术患者,按手术安排时间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保温组各61例,中密切监测两组患者体温,分析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低体温发生。结果保温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8.9%,对照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42%。结论麻醉、环境温度、输血输液、手术时间、个体差异、腔中二氧化碳气腹等因素可导致患者体温降低,采取输入液体预先预热、调整室温、使用保温毯、腹腔手术使用加温的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等一系列保温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患者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术中低体温 影响因素 防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胃肠间质瘤(GIST)采用腹腔胃腔外胃楔形切除(ELWR)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受的治疗胃GIST患者,患者均采取ELWR治疗,观察术后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出血量为(35.4±10.6)ml,手术维持时间(54.2±6.9)min,中无中转开腹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下床时间为(1.3±0.5)d,术后出院时间为(4.6±0.9)d。术后病理结果中度及高度危险分别有6例、2例,低度及极低度危险分别有18例、14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均为阳性,DOG-1阳性率为95%(38/40)。术后随访未见有并发症、远处转移及肿瘤复发者。结论ELWR治疗胃GIST,疗效较好,具有微创优势,在严格遵守手术操作下,发生肿瘤复发情况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胃GIST ELWR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2-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腹腔探查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在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60例在我院胃肠外科急诊行腹腔探查治疗的病人,经过其同意后进行分组研究。甲组选择常规的诊断进行治疗(30例)、乙组行腹腔探查治疗(30例)。对两组病人各项指标、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情诊断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同时判定诊断的优势。结果 两组病人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各项指标、病情诊断情况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以乙组优势显著,所以统计学P值显示<0.05。结论 通过腹腔探查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中,发现此项诊断可提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项诊断治疗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探查术 胃肠外科 急诊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