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热休克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应激蛋白。在抗原经典递呈与交叉递呈途径、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活化以及树突状细胞的活化成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吞噬、抗原递呈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在清除病原微生物、促进炎症反应和修复损伤组织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随着对热休克蛋白与巨噬细胞关系的不断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巨噬细胞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单核细胞通过血管壁从而进入到肿瘤组织,这些单核细胞能够分化形成具有独特表型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侵袭、生长和转移过程,其中,向肿瘤组织的转移是作为肿瘤恶性发展的重要步骤。为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本文将TAMs在肿瘤微环境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据研究显示,TAMs能够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提供一个有利的微环境;且经临床病理实验表明,TAMs在肿瘤内的累积和较差的临床疗效有关。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硫化氢作为一种新兴气体信号分子,参与人体许多病理及生理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细胞保护功能,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故对其深入的研究有很大意义。目前,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其在巨噬细胞MAPK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硫化氢 巨噬细胞 MAPK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通过对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脂肽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及脂肽所诱导的免疫耐受对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TP感染人体的免疫学过程,解释TP感染人体后引起的血清固定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的TP脂肽刺激经PMA诱导THP-1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并通过阻断CD14受体后,检测巨噬细胞对合成脂肽的反应能力以及合成脂肽耐受刺激后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能力。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结果3种合成脂肽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β及IL-8的能力随着脂肽浓度升高而递增。CD14受体阻断后,IL-1β及IL-8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合成脂肽经耐受后刺激的IL-1β及IL-8分泌水平明显低于直接刺激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合成脂肽在耐受刺激下,其巨噬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3种合成脂肽均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IL-1β及IL-8。合成脂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膜表面CD14受体分子,活化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因子产生。合成脂肽能够诱导巨噬细胞模型产生免疫耐受,其可能机制为通过TLR2激活下游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脂肽 免疫耐受 血清固定
  • 简介:目前肝切除术仍是临床治疗肝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肝切除术后仍有一定复发率。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能够影响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引发肿瘤复发和影响患者预后。测定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判断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也是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肝癌 巨噬细胞 肝切除术 肝移植 复发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分化重要功能表型CD86、CD163表达的影响,并基于巨噬细胞分化关键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研究艾灸调节肺组织巨噬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通艾灸组和无烟艾灸组,采用抗原免疫结合局部福尔马林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普通艾灸组大鼠双侧天枢穴接受艾灸治疗.无烟艾灸组大鼠双侧天枢穴接受无烟艾灸治疗,每次灸10min,每日1次,共8d。实验结束,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观察肺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化重要功能表型CD86、CD163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v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观察肺组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分化关键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13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结肠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接受艾灸治疗的两组大鼠组织病变均有所改善,表现为溃疡修复,炎症减轻,两组大鼠结肠大体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CD86表达增加(P〈0.05),CD163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无烟艾灸组比较,普通艾灸组大鼠肺组织CD86表达显著降低,CD163表达升高(P〈0.05),而无烟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分化关键细胞因子表达异常,表现为IFN—γ和TNF—α含量增加(P〈0.05),IL-4�

  • 标签: 灸法 结肠炎 溃疡性 天枢 巨噬细胞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以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5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手术组30例,开放手术组28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日、手术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方面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且对术中血压波动控制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后腹腔镜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51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采取腹腔镜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仅有1例患者肝脓肿,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率为16.0%,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率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身体损伤,术中出血量,很少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身体恢复,可广泛推荐。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通过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肿瘤最大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后腹腔镜治疗,手术效果较好,且可缩短患者手术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后腹腔镜 开放手术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患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在我科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胆囊结石患者267例,均行LC手术,19例腹腔引流因出血延期拔出,4例并发DVT。结论高原地区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因静脉血流淤滞、血液呈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易损伤加之术中气腹是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主要原因。故对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LC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防止术后DVT的发生。

  • 标签: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的肾盂癌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的手术时间为(126±10.3)min,平均出血量为(60.2±6.5)ml,输尿管末端均没有看见明显肿瘤浸润。一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随访时间(18.5±2.9)个月,2年无疾病生存率为100%,无远处转移发生。结论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可行性高,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简单易行,符合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是治疗肾盂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手术法,为尿路肿瘤治疗中输尿管末端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肾盂癌 腹腔镜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后的腹膜癌患者进行规范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3例腹膜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的具体内容、围术期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规范。结果规范的护理减少了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腹腔化疗管路的改进。结论针对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能够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腹膜癌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细胞”一词最早见于日本宇田川榕菴的《植学啟原》(1834),但据沈国威研究,《植学啟原》中的“细胞”是指小胞,非cell.真正用来指cell的“细胞”始见于韦廉臣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1858),后来该词通过《植物学》传到日本,并在那里流行、定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词又传回中国,并得到广泛使用.

  • 标签: 细胞 细胞体 胞体 小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血象与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较开腹手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盆腔炎性包块 细胞免疫功能 术后恢复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的腹腔转移癌患者7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7例)和实验组(40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0.00%vs.27.03%,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92.5%vs.72.97%,组间差异经t和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腹腔转移癌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顺铂 腹腔灌注治疗 腹腔转移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