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跨伤椎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的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结论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能够更有效的矫正后凸畸形、重建椎体高度,并且取得与经伤椎相当的手术创伤,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经伤椎手术 跨伤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椎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椎外引流治疗,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结果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从我科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病人中选取34例进行观察,仔细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维持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此组病人32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必须加强对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病人的有效观察和护理,并减少辅助通气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机械通气 护理 人工气道 胸外伤 AR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患有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19例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高达84.21%,对照组总优良率只有68.42%,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 治疗 老年腰椎管狭窄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中期疗效,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的腰椎滑脱40例,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年,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的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1年、3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3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腰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纳入治疗对象。结果所治患者136例中,治愈80例,显效45例,好转6例,无效5例。结论电针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便易行,能有效缓解病人痛苦,患者乐于接受。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突出 电针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切口7-8mm,准确定位,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穿刺,逐级扩张软组织,安放工作通道,椎间孔镜下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射频消融部分髓核碎片,止血。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优良率90.5%,无腰椎不稳等医源性脊柱病发生。结论微创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少,严格选择适应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对腰椎滑脱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腰椎滑脱的诊疗发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滑脱 诊断 治疗
  • 简介:外伤性头痛,即由外伤引起的头痛,是很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头部受到外力(摔、打、撞、砍、刺)作用,导致头皮软组织、颅骨及颅内脑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头部疼痛症状,称为外伤性头痛。外伤性头痛不能预防,只要头部受伤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 标签: 外伤性头痛 外伤生 脑组织损伤 疼痛症状 头痛类 头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对4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Cage植骨融合组(A组)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优16例,良2例,可2例;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两组的优良率均为90%。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所丢失,A组丢失量少于B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所有手术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和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良好方式,临床疗效相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失稳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牵引配合干涉波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腰椎牵引配合干涉波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症患者860例;男460例,女400例,年龄18—72岁,中位数42岁,单节段突出500例,其L3450例,L45200例,L5S1250例;多节段突出360例;腰痛伴臀部疼痛者460例,腰痛伴下肢放射痛者250例,单纯下肢放射痛者150例;病程7天至15年,中位数3年,治疗后随访观察腰痛、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及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9.5个月,所有患者腰臀部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有改善。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评定疗效,痊愈450例,好转380例,无效30例。结论腰椎牵引配合干涉波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腰部活动功能恢复。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干涉波治疗仪治疗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外伤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4例胃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而治愈,无1例死亡,效果良好。结论胃外伤常有合并伤,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并发症。

  • 标签: 胃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外伤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观察组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对照组则不进行此项工作。对观察组随时记录、分析其发生的心理反应,并做好工作调整。结果观察组中有48人情绪稳定,只有2例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心理护理效率为96%;对照组有20例情绪正常,30例尚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心理恢复效率为40%。讨论许多骨科外伤病人都因为突如其来的伤害,在生理、心理上产生了剧痛,给自己的顺利恢复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是经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工作的实施,医护人员通过适时调整病人的情绪,会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性格变得开朗,进而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依从性。

  • 标签: 骨科外伤病人 心理护理 情绪
  • 简介:摘要本文对330例门诊换药室手外伤的换药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其手外伤损伤的程度、损伤部位和组织结构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换药护理。提出了在手外伤换药中使用的新方法,深入探讨了手外伤换药过程中心理护理、包扎技巧、手部固定以及手功能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从而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手外伤 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型胸外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胸外伤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救治成功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救治后22例患者伤情好转,2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88.00%。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胸外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型胸外伤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拔除上颌单侧中切牙矫治模式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的要点.方法从40例切牙外伤正畸病例中,选出患者19例.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1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7例,安氏Ⅲ类错(牙合)2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14.5岁,均存在牙量与骨量不调需拔牙矫治病例.所有患者采取拔除外伤中切牙及其它三个象限第一前磨牙模式进行矫治.矫治后对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研究,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9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矫治后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中线基本正中,侧貌得到改善.采用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方法,发现牙性指标4项:U1-NA(27.5°至23.3°)、L1-NB(36.4°至32.5°)、L1-MP(97.2°至93.5°)角度减少,表示上下中切牙的倾斜度减小,U1-L1(11.83°至124.4°)角度增加,表示上下中切牙的凸度减少;软组织指标2项:上唇凸点-E线距(Ls-E)从3.5mm减小到1.2mm、下唇凸点-E线距(Li-E)从4.1mm减少到1.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个体化原则,用Bolton指数指导设计和有效支抗控制,非常规拔牙模式矫治,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 标签: 上中切牙 牙外伤 正畸治疗 拔牙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眼外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眼外伤患者病例资料,总结不同护理环节的体会。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对患者眼外伤的护理应根据患者心理、生理特点给予积极施护,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眼外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