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454例动态脑电图监测过程中,给与监测前、中、后的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保证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 标签: 小儿 动态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视频脑电图(VEEG)与常规脑电图(REEG)在儿童癫癎的诊断、癫癎放电起源定位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有临床发作性症状、可疑癫癎的2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VEEG与REEG在监测临床发作、间期癎样放电(IED)、判定IED起源部位、以及识别非癎样发作方面的作用,比较觉醒期睡眠期IED的检出率。结果VEEG对IED的检出率高于REEG(P〈0.01);VEEG对癎样放电患儿同步临床发作的检出率高于REEG(P〈0.01)。223例患儿通过视频脑电图确诊癫癎86例,78例确诊为癫癎综合征,31例诊断为非癫癎样发作,81例明确癫癎放电起源部位。通过视频脑电图检查,发现IED在睡眠期检出率(46%)明显高于觉醒期(13.2%)(P〈0.01),并主要集中在NREMⅠ~Ⅱ期。结论VEEG在儿童癫癎的诊断定位中的作用明显优于REEG,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癫癎 癎样放电 诊断 定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指导在视频脑电图中的重要性。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视频脑电图室检查的患者246例,均给予视频脑电图检查。根据检查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化的健康指导,并将两组的检查结果准确性、病员满意率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检查准确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员满意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指导在视频脑电图检查中具有重要性,值得临床借鉴利用和推广。

  • 标签: 健康指导 视频脑电图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脑脊液、头颅MRI、头颅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电图、脑脊液、头颅MRI、头颅CT检查异常率分别为91.25%、71.25%、76.36%、36.11%。脑电图检查病毒性脑炎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影像学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图对诊断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应结合其临床特征及其他检查共同对早期病毒性脑炎做出诊断。

  • 标签: 脑电图 脑脊液 MRI CT
  • 简介:摘要振幅整合脑电图能直接反映和评价新生儿脑成熟度脑功能状况,尤其是早产儿有助于早期诊断脑损伤,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致残率。本文就60例脑损伤早产儿脑功能监测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对现代心理学而言,分析脑电图(EEG)信号是判定大脑认知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能反映大脑活动的EEG信号会受到噪声影响,为了应对此问题,可对小波变换进行调整,选择自动滤波器,利用其具备的优越滤波功能,结合小波变化的优点,实现噪声的清除。对脑电图信号的辨别而言,这种调整可以判定更多波形的特点,可见此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以往的辨别方法。

  • 标签: 小波变换 脑电图信号 波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障碍患儿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42例ADHD患儿(研究组)和4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测,比较两组脑电图的表现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HD患儿脑电图异常多数表现为θ波增多,背景活动频率偏慢。结论ADHD患儿存在大脑调节功能障碍,脑电图可为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压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病毒性脑炎进行早期诊断过程中,分析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预后预测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38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出现异常的患者128例,所占比例为92.75%。其中出现轻度异常的患者54例,所占百分比为42.19%;出现中度异常的患者62例,所占百分比为44.44%;出现重度异常的患者12例,所占百分比为9.38%。所有患者均未表现出精神症状,诸多体现为出现了轻度异常的现象。对于患者表现出的脑部症状,主要体现为中度异常以及重度异常的情况。对于表现为轻度以及中度异常的116例患者,最终全部治愈,顺利出院。针对12例表现为重度异常的患者,临床预后质量较低。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情况,于疾病早期诊断有效应用脑电图检测可以获得显著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早期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脑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对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1例不明原因黑蒙、晕厥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脑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并监测结果。结果161例晕厥患者中心源性晕厥48例,占总人数30%;脑源性晕厥17例,占总人数10%;电生理检查结果阳性59例,占总人数37%。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脑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具有重要诊断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脏电生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脑功能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12例,利用数字脑电图仪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EEG进行观察,并根据EEGSynek对患者的EEG结果进行分级。并对患者的脑电图分级结果与预后评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的EEG结果均异常。脑电图良好组患者79例,Ⅱ级Ⅲ级预后不良率为3.80%。患者脑电图不良组为33例,Ⅳ级Ⅴ级预后不良率为57.58%。将数据行卡方检验,P<0.01,即脑电图良好组与脑电图不良组患者之间的预后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EGSynek分级结果能够准确预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预后不良情况,其结果分级越高,越说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脑功能监测 预后评估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脑电图检查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对脑电图分级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预后转归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80例脑损伤昏迷患者入院24小时内脑电图检查结果均异常。脑电图分级与格拉斯哥评分之间呈明显负性关(r=-0.742,P<0.05)脑电图分级与预后之间呈明显正性相关(r=0.730,P<0.05)。结论脑电图检查结果和分级可以评估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为判断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脑电图 颅脑损伤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癫痫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分析睡眠剥夺以及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1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完成所有癫痫患者的分组研究。组别名称分别设为C1组(睡眠剥夺诱导睡眠组55例)以及C2组(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组55例)。针对C1组以及C2组癫痫患者,分别在清醒期以及睡眠期实施脑电图检查,最终针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准确对比。结果临床实施对比研究发现,在患者出现癫痫样放电概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癫痫患者(P<0.05)。结论对于癫痫患者,临床选择睡眠剥夺诱导睡眠的方法进行诊断,可以将阳性率显著提高,但是选择水合氯醛诱导睡眠方面,表现出操作便捷的特点,两种方法均存在各自优点,均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睡眠剥夺 药物诱导睡眠 脑电图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动态脑电图(AEEG)对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定为研究组,采用常规脑电图(EEG)和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同期选择59例脑梗死无癫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观察研究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变化对照组动态脑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在检查痫样放电和异常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异常率和痫样放电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发生部位不同,继发癫痫的概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死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测,能有效的预测癫痫发作,了解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脑梗死 继发性癫痫 常规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