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新型苯氧芳酸类调药物。方法以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川芎嗪代替苯扎贝特结构中疏水端的对氯苯甲酰片段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保留降脂功能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苯氧芳酸类化合物。结果和结论合成目标化合5个,经核磁和质谱鉴定确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 标签: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 代谢综合征 泛激动剂 合成
  • 简介: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运用广泛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肥胖病、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通过消化吸收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1。然而,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其作为药物或保健品的障碍,低生物利用度在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包括消化、吸收、分布、代谢阶段,而受分子结构影响最强,本文着重阐述了生物利用度在消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 简介:水溶性是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关键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其药物研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人参皂苷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会有助于药效的发挥和药动学性质的改善,所以其水溶性提升方法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整理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对人参皂苷类化合物水溶性提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成盐、引入极性基团、降低不饱和度、氨基酸酯化、糖基化、二元酸酯化等化学方法,以及制成微球以及自微乳释药系统等物理化学方法,为该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皂苷 水溶性 成盐 糖基化
  • 简介:【目的】反映国内研究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作用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以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1998-2014年有关研究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作用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161篇;发表文献数量年度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署名第1发表文献3篇及以上的作者5名,占第1作者总人数的3.62%;作者合作发表文献157篇,合作度3.69,合著率97.52%。发表文献最多的机构是华北煤炭学院、扬州大学和承德医学院,发表文献21篇,占13.04%;署名为基金论文的文献101篇,占所有文献的62.73%;发表文献刊物104种,其中《中成药》和《食品科学》发表相关文献最多,共13篇,占所有文献的8.07%;文献涉及植物79种,与大豆、山楂和黄芩相关的文献最多,共51篇,占所有文献的31.68%。【结论】黄酮类化合物的调节血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文献呈年度波动性增加;文献来源、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相对较分散。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高脂血症 调节血脂 计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高药理活性的一种天然化合,其不仅具有抗炎、抗氧化的效果,还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作用。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本文旨在分析本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并发症 糖尿病 黄酮类化合物
  • 简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并筛选了25种具有代表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雌成螨的触杀活性,并构建了一个预测能力较强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化合对朱砂叶螨均具有触杀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升高。处理48h后,LC50值低于1000mg/L的化合有8个,分别是3-(2-苯并咪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1)、3-(2-苯并噻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2)、3-氨基香豆素(3)、3-乙酰基香豆素(4)、4-甲氧基香豆素(5)、6-硝基香豆素(8)、6,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和7,8-二羟基香豆素(21),其中化合1、2、3、5和13的杀螨活性优于药剂对照螺螨酯或与其活性相当;活性最好的化合为13,处理48h和72h后LC50值分别为284.8和122.2mg/L,其毒力约为螺螨酯的2倍。通过计算得到2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34种物化参数,以此为描述子,经过SPSS相关性剔除、逐步回归分析和校正,得到一个以扭转力、取向力、总能量和分子半径为自变量的QSAR模型,该模型复相关系数R达到0.987,复判定系数R2也达到0.967,通过F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 标签: 香豆素类化合物 朱砂叶螨 触杀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QSAR)
  • 简介:教师通过创设以物质类别为特点的工业制备Fe2O3及FeO的工艺流程图,使学生快速掌握从物质类别角度研究元素化合的类别通性,以及从元素化合价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此外,教师合理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辅助教学,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物质性质 教师活动 电子白板 学习活动 工业制备
  • 简介:本文从卵叶蜘蛛抱蛋(AspidistratypicaBaill)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卵叶酮A(1)及两个已知化合正二十一烷、对羟基苯甲酸,并通过波谱技术确证其结构。卵叶酮A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ATCC-9027和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抑菌效果优于盐酸小檗碱,其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000μg/mL和500μg/mL,但该化合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不甚明显。

  • 标签: 卵叶蜘蛛抱蛋 高异黄酮类化合物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 简介:铅系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毒金属。用于冶金、印刷、蓄电池、陶瓷、油漆、塑料、试剂、玻璃、制药等行业。铅作业工人接触铅比较经常而普遍,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环境的改善,急性铅中毒已属少见,但慢性铅中毒,仍是常见职业病之一。一般而言,职业性铅接触,主要以蒸汽、粉尘和烟雾的形式,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

  • 标签: 慢性铅中毒 铅系 化合物 预防 有毒金属 作业工人
  • 简介:首次采用体外抑制实验检测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4种黄酮化合对5-氧合酶(5-LOX)抑制作用,4种化合IC50值分别为44.18,94.17,172.49和468.45μmol/L.在超滤液质联用实验中测定4种化合与5-LOX酶的结合率,其结果与体外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芦丁对5-LOX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为紫云英苷,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对5-LOX几乎无作用.

  • 标签: 黄酮 5-脂氧合酶 体外抑制活性 超滤液质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元素化合是中学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主线,能够将所学知识串成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文章通过举例提出了在元素化合教学中设计教学主线的三种方法,分别从联系生活、化学史、揭秘释疑三个角度来介绍教学主线的设计,启发读者。

  • 标签: 教学主线 教学设计 元素化合物
  • 简介:在化学学习中,铁元素及其化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此部分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应该提高对此部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例题的有效解析来帮助学生掌握此方面知识。

  • 标签: 例题解析 化合物 铁元素 化学学习 知识 比例
  • 简介: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活动力求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 标签: 有机化合物 甲烷 化学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 学习活动
  • 简介:铁、钴、镍是第四周期第Ⅷ族元素,钴及其化合的性质与铁及其化合的性质有很多相似,钴及其化合性质在中学化学里没有具体学习过,但在高考中也经常以此为题材进行试题设计,主要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的结构及性质、新情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等。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题型中,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一定的难度,也成为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下面举例说明。

  • 标签: 试题设计 命题者 中学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电动汽车 新情境
  • 简介:氮及其化合知识是元素化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在学习或命题考试中遇到含氮物质的试题就较多,现结合其知识点归纳常见题型如下。一、考查含氮物质的循环或污染防治问题氮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氮气在闪电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通过植物的根瘤菌变为铵盐或亚硝酸盐,同时也存在氮的氧化引发光化学污染及氮肥过度使用导致水污染等问题。

  • 标签: 元素化合物 一氧化氮 考题 规律 感悟 命题考试
  • 简介:合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的方法——聚合反应,即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的反应。高分子化合反应类型颇多,然而高中阶段只涉及两大类高分子化学反应——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现就其进行详细而全面的阐述,望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一、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或者碳碳叁键)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

  • 标签: 相对分子质量 批评指正 化合物分子 叁键 反应类型 碳碳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