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侧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不稳骨折中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21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术后感染,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21例患者经过锁定钢板治疗后进行随访全部愈合,且无钢板螺钉断裂、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钢板设计独特,为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具有固定牢靠、愈合率高、血运破坏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一种较佳方法。

  • 标签: 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提高对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本院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所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57例,并对其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进行临床监测及术后随访分析,并将其治疗效果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了分组对比。结果57例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且经历平均1.0土0.5年的随访。患者均骨折临床愈合,且术后无伤口难愈、感染或临床并发症等综合症发生。参照Shea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在治愈率与总优良率方面,钢板固定组(92.8%)优于外固定架组(65.5%)皆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来看复位钢板固定组由于具备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而使得患者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尽早完成骨性愈合,从疗效上看临床优良率也优于外固定组。因此可以作为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方法进行推介。

  • 标签: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稳骨盆骨折的合理治疗及手术方法。方法33例不稳骨盆骨折患者急诊入院时均采用损伤控制措施,待病情平稳后,于伤后5-10天手术,其中行前路内固定23例,后路内固定10例。结果本组33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0个月。24例骨盆骨折3个月达骨性愈合,6例4个月达骨性愈合。3例6个月达骨性愈合。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盆骨折,恢复骨盆的几何形态和稳定。为早期功能锻炼,减少病残率提供良好的解剖和力学基础。

  • 标签: 不稳定骨折 骨盆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对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49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优27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效果良好,可避免发生术后再次移位,创伤小。较石膏固定可靠,患者功能恢复好。

  • 标签: 桡骨骨折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随访3~21个月,全组顺利康复,未见骨折不俞合及畸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术后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的康复锻炼,指导早期下床活动是患者烦利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n=70),选择同时期的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n=60),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腕关节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Cooney腕关节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牢固把持骨块,适于早期活动。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固定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仰卧位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在X线的透视下安装动力型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2年随访,功能恢复良好,优40例,良12例,中8例,优良率为87%。结论桡骨远端不稳骨折较难固定,若固定不好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功能活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有较好的固定作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显著,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其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病人40例,对其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手术以后6-10个月,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当中包括有优、良、中以及差,它们依次为27例、8例、5例、0例。其总体有效率87.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不稳骨折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效果观察 骨折 桡骨远端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治疗的18例不稳腰椎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2岁至58岁,平均47.5岁。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对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不稳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椎弓根钉 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经皮闭合内固定治疗不稳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对自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采用经皮闭合内固定治疗不稳骨盆骨折病人54例,在术前进行休克急救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术后予疼痛护理、腹膜刺激症状的护理、下肢神经损伤护理及康复护理等。结果经术后影像学检查,48例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43例获得随访,均骨性愈合,骨盆环结构恢复正常。结论加强对不稳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科学护理,是缩短病人康复周期和减少并发症甚至是降低死亡率的有力保证。

  • 标签: 骨盆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不稳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3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80例不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anish-Weber将骨折类型进行分类,依照分型代用克氏针张力带、拉力螺钉、钢板螺钉、腓骨钩钢板等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5年,用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评分平均为90分,7例<75分;单因素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类型、年龄、合并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类型、年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发现导致踝关节不稳的因素,根据其骨折类型及韧带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是避免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性所在。

  • 标签: 不稳定性 踝关节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椎弓根钉治疗腰椎不稳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从我院中选取133名患者,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09年的5月至2013年的6月,均被确诊为腰椎不稳骨折。对这些患者都使用的治疗方式是经椎弓根钉。结果对这133病人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在以下方面放大恢复都比较满意腰椎生理曲度、术后椎体前沿平均高度以及脊椎序列恢复。此外,术后平均Cobb角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定时,使用Frankel后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经椎弓根钉治疗腰椎不稳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经椎弓根钉 胸腰椎骨折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通过对210例有胸痛的患者进行通班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观察。75%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且在夜间或白天休息时发作,20%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或T波倒置,且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或大便时发作。5%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不稳心绞痛的诊断率。是无创性诊断不稳心绞痛的一种重要方法,并填补了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不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性化的临床护理,然后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不稳心绞痛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并无死亡病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随访结果,患者大多病情稳定,可以正常生活。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出院注意事项指导等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健康。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 猝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心痛宁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心绞痛的住院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痛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心痛宁治疗不稳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痛宁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APL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79—91岁,平均84.5岁。骨折分类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29例,Ⅲ型16例。结果随访期间死亡患者4例。其余41例患者术后随访10—4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2—3周,患者可借助支具下床活动。术后6个月,37例患者平衡和行走能力已经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生活能自理。未出现髋臼磨损及股骨假体松动、下沉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肺部感染4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价标准优14例,良19例,可5例。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粗隆间骨折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床负重满意近期疗效,获得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研究和讨论不稳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意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不稳收绞痛,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的突发和降低其猝死率,不稳心绞痛在临床经常发现,一旦被诊断不稳心绞痛的患者,立即引起重视,并给予认真治疗,不可马虎大意,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引起心血管的突发事件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不稳定心绞痛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