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魏连峰

魏连峰(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汝阳471200)

【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治疗的18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2岁至58岁,平均47.5岁。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对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椎弓根钉伤椎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92-02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因缺乏前柱的支撑、跨椎体间接复位固定、后路短节段固定存在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的问题。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最早由台湾学者于2001年进行报道,因其可减少固定节段,且有更好的复位和维持复位能力,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在临床大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18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2—58岁,平均38岁。车祸伤11例,高处坠落伤7例,术前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14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10内手术,手术指征:伤椎前缘高度丢失≥50%,椎管内占位≥25%,矢状面Cobb角≥15度,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前怀疑或明确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者,三柱手术患者。术前常规进行X线片、CT及MRI检查。

1.2手术方法采用全麻,俯卧位,腹部悬空。C臂透视下定位,以伤椎为中心,后正中入路,显露伤椎及上下椎的椎板及双侧关节突,确定椎弓根钉的进针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水平线交点,胸椎为上关节突外缘。伤椎及上下椎体各置入1对椎弓根螺钉,均为但轴向椎弓根螺钉(直径5.5mm—6.5mm,长度伤椎30mm—35mm,正常椎40—55mm)。合并有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在预弯连接棒并撑开复位后半椎板或扩大半椎板切除减压,探查椎管前缘是否有骨折块突入椎管内,如有,应用长棒将骨折块想前打压,尽可能将骨折块复位,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无神经损伤的患者用骨凿将椎板打毛糙后,行关节突关节周围植骨。

2结果

手术时间75—120min,平均88min;术中出血量300—800ml,平均450ml;均行后外侧自体骨混合异体骨植骨;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伤椎置钉顺利,无意外发生。

本组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术前有神经功能不全损伤的4例患者中,3例完全恢复,1例Frankel分级由术前C级部分恢复到D级。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有明显恢复,由术前55%恢复至末次随访的93%,Cobb角对比术前明显改善,由术前的平均22度恢复到5度。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3讨论

胸腰椎骨折4钉短节段固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研究表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近期随访其功能学评价上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长期的疗效是否满意目前研究不详。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椎体皮质骨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椎弓根基底,椎弓根提供了至少60%的拔出力强度和80%的轴向高度,而椎体松质骨仅提供了15—20%的拔出强度。因此,对椎弓根完整的胸腰椎骨折选择经伤椎置钉是可行的。Anekstein等[1]认为在伤椎水平固定,使固定节段形成三平面的固定,可使伤椎也能够承受和传递负荷。避免伤椎漂浮悬挂,并增加节段稳定性。昌耘冰等[2]研究证实,通过伤椎置钉的6钉固定,其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方面的稳定性,均明显优于4钉固定技术。

伤椎置钉可以减少固定节段,提供更好的复位及维持复位能力,裂或椎弓根发育狭小,需慎重进行。②伤椎椎弓根置钉应选择短钉并置浅钉,以使伤椎获得更好的椎体复位及纠正后突畸形。③骨密度基本正常。

综上所述,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较单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优势在于能更好的矫正骨折的后突畸形,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AneksteinY,BroshT,MirovskyY.Imtermediatescrewsinshortsegmentpedicularfixtionforthoracicandlumbarfractures:abiomechanicalstudy[J].JSpinalDisordTech,2007,20(1):72-77.

[2]昌耘冰,范志丹,夏红,等.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刚整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3):34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