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肿瘤是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一种病理性赘生物。猪因具有高生长速度和高繁殖力与较短的饲养周期,使其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其它家畜。现将一母猪乳腺肿瘤病例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切除 母猪 肿瘤性疾病 致病因素 组织细胞
  • 简介:耕牛肿瘤是机体在某些有害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异常组织增生。耕牛体内外肿瘤并不少见,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组织,也可由各种组织细胞所构成。在临床实践中,良性肿瘤最多见、恶性肿瘤较少见。

  • 标签: 耕牛 肿瘤 症状 诊断 手术切除治疗
  • 简介:近年来,由于颅颌面外科与显微外科手术的进步,前颅底、头面部肿瘤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同时肿瘤切除后缺损与再建方法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应用各种肌皮瓣,如带蒂帽状腱膜骨膜及颞浅筋膜瓣的采用,游离腹直肌皮瓣及游离背阔肌皮瓣等的应用,使重建外科手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本文收集13例前颅底、副鼻窦恶性肿瘤,采用经颅-鼻腔双重人路方法切除肿瘤。术中行双额冠状瓣开颅、骨瓣形成、经前颅窝底探查肿瘤侵犯部位及程度,一期整块切除前颅底及筛窦恶性肿瘤。应用鼻窦

  • 标签: 前颅底 肿瘤切除 显微外科手术 背阔肌皮瓣 肿瘤手术 腹直肌皮瓣
  • 简介:10年前,李女士下体外阴部长出一颗小肿瘤。她到当地一家医院就诊,医生为她摘除了肿瘤。没想到,不久后,肿瘤又长了出来。因为家中经济困难,李女士一直没有再去医院治疗。10年中,肿瘤慢慢长大,她的双腿之间渐渐挂起一个硕大的“球”。她无法再穿裤子,也无法正常行走,只能常年穿着裙子坐在家里,连上趟厕所都要很艰难地一步步挪动。天长日久,两腿肌肉严重萎缩,腿的外形也呈现出罗圈腿状。前不久,实在撑不下去了,李女士求医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标签: 肿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罗圈腿 医院就诊 经济困难 医院治疗
  • 简介:总结了31例颅脑术后再次行开颅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了术后并发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常见原因;分析了脑肿瘤切除术后至再次开颅手术前的临床主要表现及观察特点;提示术后24h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先兆,同时不忽略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发生:强调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预见性和分析能力;同时应强化急诊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配合医生早期发现病变,准确诊断,抢在脑疝发生之前及时手术。

  • 标签: 切除术后 脑肿瘤 病情观察 脑水肿 开颅手术 诊断
  • 简介:肾上腺手术由于解剖位置和其生理功能特殊,术前诊断及术中处理较复杂,目前开展此项手术有一定手术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安全性,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作者就本院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各类肾上腺肿瘤15例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并对术前诊断、预防术中意外和相关血管损伤的体会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例1:男,40岁,左枕部头皮新生物形成伴瘙痒4年,加重1年入院。体检:左枕部见一约5cm×6cm大小肿块。表面角化结痂,痂下呈红色乳头状,基底与周围组织粘连。行头皮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局部帽状腱膜未受侵犯,头皮缺损约8cm×9cm。以邻近帽状腱膜下游离开并帽状腱膜间断切开,三蒂皮瓣转移法修复头皮缺损。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愈合满意。病理诊断:头皮鳞状细胞癌。

  • 标签: 头皮缺损 肿瘤切除 缺损 帽状腱膜 修复 皮瓣转移
  • 简介:目的总结颅鼻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5年4月采用颅鼻联合入路术式进行治疗的7例颅鼻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肿瘤均全切除。1例摘除眼球,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病例。随访,7例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颅鼻联合入路术式切除颅鼻沟通肿瘤,具有视野好,能彻底切除肿瘤,有效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的优点。

  • 标签: 颅鼻沟通肿瘤 联合入路 显微手术 颅底重建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女,33岁,于3年前沐浴时触及下腹部二包块,均如鸡蛋大小,无不适症状,未予特殊治疗,近3月来,肿物渐增大,伴有针刺样疼痛,弯腰时有压迫感.入院查体:腹部饱满稍有隆起,下腹部可见一剖宫产后弧形愈合切口瘢痕,未见明显的胃肠形和蠕动波,腹肌硬,腹部可扪及一大小约25cm×15cm包块,质地硬,活动度差,边界较清楚,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2005年3月8日腹部B超示:双侧腹直肌多发肌纤维瘤,CT示:腹壁实性包块.于2005年4月4日,在全麻下行腹壁巨大肿物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于4月16日出院.

  • 标签: 腹壁肿瘤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通过腋窝入路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体会。方法2009~2010年收治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切口不良愈合,无局部血肿,尤其对于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美容效果显著。结论该术式切口隐蔽性好,使手术更加美容、美观、人性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现代年轻女性。

  • 标签: 腋入路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肝癌病人多合并有肝硬化,手术时常规第一肝门阻断肝切除,肝功能损害重,我院1994~1998年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58例,避免了上述缺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28~69岁.原发性肝癌54例,肝转移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例;右肝叶肿瘤36例,左肝叶肿瘤22例.合并肝硬变49例,术前肝功能ChildA级35例,B级23例.

  • 标签: 肝肿瘤 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 外科治疗 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实际可行性.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2、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14.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是一种安全而较有效的可选择术式,对大于3cm的肿瘤采用局部切除应慎重.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临床观察 切除治疗 肿瘤局部切除术 并发症发生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6例脾良性肿瘤施行脾部分切除手术.其中6例采用脾部分切除加大网膜包裹残面术,10例采用脾部分切除加止血凝胶覆盖.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16例中1例术后出现左膈下脓肿,1例脾部分坏死,余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12d.结论: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手术.

  • 标签: 脾切除术 脾肿瘤
  • 简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有诸多优点,其目的在于减少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各类损伤:如切口大,术后疼痛及切口并发症等。随着技术成熟,医生经验积累以及新型器械不断进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得到开展与普及。我院从2006年7月至今,开展了3例。现总结体会如下。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切除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内镜寻找残余的肿瘤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镜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颅底肿瘤 前中颅窝底 沟通瘤 神经内镜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胸部肿瘤切除术后,由于开胸及肿瘤切除、吻合手术的损伤较大,常会导致术后并发心房纤颤.国内报道非心脏胸外科手术后并发心血管异常高达47.6%,食道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占50.9%,胸部肿瘤切除术后心脏并发症占43.7%,其中79.6%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1-3].现将我科胸部肿瘤切除术后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

  • 标签: 胸部肿瘤 肿瘤切除术 心房纤颤 并发症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评估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LCR)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1月间36例行LCR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LCR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Miles手术9例,Dixon手术15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120~280(平均160)min,术中出血5~150(平均80)ml.中转开腹Dixon手术2例,术后并发肠梗阻2例,输尿管瘘1例,尿储留1例.术后随访15.7(1~36)个月,肿瘤复发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局部复发加肝内转移和门静脉瘤栓1例,右半结肠DukesC期术后1年腹腔内广泛转移1例.未发现穿刺孔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且近期疗效良好.

  • 标签: 肿瘤切除术 结直肠 腹腔镜 Dixon手术 右半结肠切除术 左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瘤内切瘤技术在巨大型颅内肿瘤切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瘤内切瘤技术切除28例最大径≥6cm的颅内巨大型肿瘤,技术要点包括:首先建立有效的较小创伤的入路;肿瘤起始显露以适宜实施瘤内切除即可;对有明显瘤蒂的脑膜瘤应从蒂部开始,否则则从瘤中央开始,采取层层推进方式自肿瘤切除肿瘤;最后牵引瘤壁,显微分离、切除瘤壁.结果19例肿瘤获全切,8例获次全切,1例获大部分切除.Karnofsky计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0分,无新的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无脑脊液漏,无死亡.1例发生脑室内感染,1例瘤腔积血再手术清除.2例胶质瘤复发,分别于术后4、11个月再次手术.结论在巨大型脑肿瘤切除中,充分实施瘤内切瘤技术,可较好地切除肿瘤,显著减轻术中对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获得较佳疗效.

  • 标签: 脑肿瘤 脑膜瘤 胶质瘤 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是腹腔镜手术中难度较大的手术,国内外报道甚少。我们收治1例肝脏肿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切除成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简介患者女,65岁。以右上腹发作性疼痛1月余于1995年1月15日收住院。既往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0余年,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及消瘦,无黄疸及上消化道出血病史。B超示肝

  • 标签: 腹腔镜术 肝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