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孢子肺炎(PCP)是一种多发于免疫低下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肺部疾病,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复方磺胺甲恶唑是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但具有潜在的耐药性。轻症患者经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病后,一般大多预后良好,但对于重症患者,因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病程进展快,可联合激素治疗,以降低PCP的病死率;现就PCP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炎 激素类 复方磺胺甲恶唑 孢子菌
  • 简介:摘要孢子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非HIV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合并孢子肺炎的数量增多,孢子肺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孢子肺炎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孢子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15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特征、合并症、治疗和转归等。结果15例PCP患者中,恶性血液病11例,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移植患者PCP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82±2.33)个月。15例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均表现为两门为中心的弥漫性磨玻璃样渗出影,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为(135.17±74.83)/μL;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明显升高,为(576.18±228.01) U/L;氧合指数明显减低,为(188.47±41.03) mmHg(1 mmHg=0.133 kPa);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1,3-β-D-葡聚糖均升高,分别为(1 862.81±157.73) ng/L和(1 216.97±957.16) ng/L。BALF宏基因组二代病原体测序结果示,耶氏孢子序列数为120~14 383个。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9例,EB病毒感染4例,革兰阴性感染2例。经复方磺胺甲唑和卡泊芬净治疗后,好转13例,死亡2例。结论恶性血液病和接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均是PCP的高危人群,PCP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LDH和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宏基因组二代病原体测序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血液肿瘤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耶氏孢子肺炎(PJP)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中心确诊的肾移植术后PJP受者20例,所有受者均出现发热、胸闷气短或咳嗽少痰等症状,行胸部CT、实验室检查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mNGS)确诊。PJP受者均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恶唑:18.75~25.00 mg/kg+甲氧苄啶:3.75~5.00 mg/kg,4次/d)+卡泊芬净(50~70 mg/d)基础抗感染方案,疗程14~21 d。同时治疗其他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并予以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支持治疗及甲泼尼龙、免疫球蛋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5~7 d行胸部CT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PJP受者,13例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体温(38.8±0.68)℃,7例以胸闷气短症状为主;14例出现低氧血症表现,13例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余受者予以持续面罩吸氧治疗;17例受者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2~90 d,3例受者因肺部感染持续恶化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PJP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快、花费高昂、预后较差。及时明确诊断并针对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mNGS检查对于确诊PJP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卡泊芬净方案的基础抗感染方案效果良好;同时适当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支持治疗及辅助呼吸也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肺孢子虫肺炎 复方磺胺甲恶唑
  • 简介:摘要孢子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近年来非艾滋病患者感染孢子肺炎呈逐渐增多趋势,但银屑病并发孢子肺炎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孢子肺炎病例的分析与总结,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银屑病 肺孢子菌肺炎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 AIDS)合并卡氏孢子肺炎( PCP)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 2006年 1月 -2015年 2月我院收治的 30例 AIDS合并 PCP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及医学影像等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AIDS合并 PCP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常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爆裂音。典型的胸部影像学特征为双磨玻璃影,有由门向外周野发展的趋势,可伴网状影或“碎石路征”。主要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 SMZco)。结论:根据对 AIDS合并 PC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医学影像的认识,及时诊断,特别是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磨玻璃影时,应高度警惕 AIDS合并 PCP的可能,尽早给予 SMZco诊断性试疗,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
  • 作者: 申玉翠 罗禹 任嘉玮 张珏 熊利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 20008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20008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 20008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20008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脑功能与人工智能转化研究所 200081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中鉴别诊断所列病症项目中尚无真菌感染性肺炎。鉴于此,现将2020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1例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重症肺炎患者的情况进行报道,该案例有助于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炎 肺囊虫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1例79岁男性荨麻疹患者,在持续近4个月激素治疗后出现孢子感染,因既往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予卡泊芬净单药治疗,21 d后治愈出院。并通过文献复习了解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孢子肺炎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借鉴。

  • 标签: HIV 肺孢子菌肺炎 卡泊芬净 激素
  • 简介:摘要患儿 男,5月27日龄,因“腹泻、纳差1个月余,咳嗽4 d”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入院后查血钙3.09 mmol/L,经气管镜检查诊断卡氏孢子病。通过总结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考虑非甲状旁腺激素依赖的高钙血症,排除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及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等先天性疾病,最后,通过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诊断卡氏孢子病,排除其他因素后,诊断为卡氏孢子病相关高钙血症。卡氏孢子病相关高钙血症虽十分罕见,儿科临床医师需充分认识其特点,在进行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时需考虑此类特殊感染,并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耶氏孢子肺炎(PCP)急诊处置能力。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收治的50例AIDS合并PCP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检查、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给予入组患者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TMP-SMZ)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 h、12 h、24 h、48 h和72 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监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氧合指数(OI)动态变化,评估急诊处置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36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以发热、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胸部CT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六胺银染色阳性9例。47例患者给予TMP-SMZ联合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余3例单独给予TMP-SMZ治疗。经急诊处置后,患者PaO2和OI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升,而A-aDO2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AIDS合并PCP有典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一旦临床考虑合并PCP,应尽早使用TMP-SMZ,以降低病死率。TMP-SMZ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PCP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 糖皮质激素 急诊处置
  • 简介:【摘要】患者男,15 岁。阴囊白色丘疹、鳞屑2周。皮肤镜:红色背景下,可见白色圆形结构,表面见白色粉末状鳞屑,中央可见裂痕,刮除鳞屑可见红色基底。刮取皮屑镜检见大量菌丝及孢子,沙氏培养基培养见白色粉末状菌落生长。挑菌落镜检见梭形大分生孢子,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诊断:阴囊癣。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兰美抒)(Novartis Consumer Health SA,进口药注册证号:H20170081)外用治疗2周后痊愈。文献回顾: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查找阴囊癣的相关文献,近10年报道的阴囊癣的文献共8篇,9例患者。结论:石膏样小孢子感染所致的阴囊癣好发于我国青春期免疫功能正常男性,真菌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石膏样小孢子所致的阴囊癣对特比萘芬及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

  • 标签: 阴囊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测序技术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孢子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5例非HIV感染者孢子肺炎的诊治过程,并与常规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代测序技术在非HIV感染者孢子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8±6)岁。3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为食管癌放化疗后,发病前均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为双磨玻璃影,1, 3-β-D-葡聚糖试验结果均>1 000 ng/L。5例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1例BALF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发现孢子包囊,5例BALF二代测序均检出孢子和人类疱疹病毒核酸序列。5例均应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治疗,中位治疗时间33(23,72) d,1.44 g,口服,1次/8 h;更昔洛韦治疗中位时间为15(6,22) d, 250 mg,静脉滴注,1次/12 h。经治疗后胸部CT表现及临床症状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BALF的二代测序诊断非HIV患者孢子肺炎的特异度及敏感度高,较常规实验室检验方法更快速、全面、准确,可作为孢子肺炎诊断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诺卡病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诺卡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诺卡病15例,1例为播散性诺卡病(皮肤、)。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诺卡病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诺卡病。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放线病的认识,强调及早获取组织病理学证据(如支气管镜下活检)对放线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报道1例支气管镜下盲检诊断的放线病。以"放线病"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00年1月至2019年6月。结果共检索到196篇文献,筛选其中具有比较完整临床资料的国内个案54例,加上本文报道的1例,共55例。男39例(70.9%)、女16例(29.1%),男女比例约为2.4∶1,年龄范围为20~77岁,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等,多累及单肺叶,影像学无特异表现,初诊误诊率高达74.5%,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明确诊断。大剂量青霉素冲击治疗为目前首选方案。55例患者的治愈率为75.6%,较既往报道有所下降。结论放线病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误诊率极高,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证据,早期确诊有利于患者恢复。二十一世纪治愈率下降可能与机体耐药相关。

  • 标签: 放线菌病 支气管镜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罗尔斯顿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少见条件致病菌,患者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没有典型的表现,易导致诊断不明确或误诊。本例患者被发现晕倒在粪水池内,呼之不应,表现为发热、憋喘和烦躁,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肺部片状高密度影,经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出院。出院5 d后因再次发热入院,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提示皮氏罗尔斯顿感染,经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

  • 标签: 感染 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皮氏罗尔斯顿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放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32例放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男19例,女13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8±12)岁;50岁以上20例。26例伴有基础疾病,16例有吸烟史。8例经胸外科手术后确诊:男5例,女3例,年龄41~58岁,平均为(48±8)岁;5例有基础疾病。24例未行胸外科手术,男14例,女10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4±14)岁,19例有基础疾病。32例中咳嗽25例,咳痰21例,发热16例。ESR为2~114 mm/1 h,平均为(28±31) mm/1 h,15例>20 mm/1 h。C反应蛋白为1~116 mg/L,平均为(28±45) mg/L,16例>8 mg/L。胸部CT以局灶实变影(18例)、团块影或结节影(12例)常见。手术的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发热,非手术的患者中有1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织培养或病理放线检出率最高(7/8),其次为支气管镜下呼吸道标本培养(16/26),而合格痰培养的阳性率为55.6%(10/18)。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口服抗生素治疗,其中14例曾静脉使用过抗生素;27例使用≥2种抗生素,其中25例使用青霉素或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药物。32例中30例治愈或好转。结论本组放线病患者以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影像学表现以局灶性实变为主;外科手术组织标本培养的放线检出率高;治疗方案以联合应用抗生素为主。本组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放线菌病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豚鼠耳炎奴卡在奴卡中相对少见,由其引起的重症肺炎少见,现报道1例救治成功的表现为重症肺炎的豚鼠耳炎奴卡病的诊治过程及体会。本例患者起病急、进展快,迅速出现呼吸衰竭。下呼吸道标本涂片、培养联合宏基因组测序鉴定为豚鼠耳炎奴卡。给予抗感染、有创通气及血流动力学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 要: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又称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性、毛囊性丘疹,间有小脓疱,好发于躯干上部、颈、双肩。本文就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糠秕孢子菌 毛囊炎 临床 皮肤真菌病 痤疮 湿疹
  • 简介:摘要报道1例DM患者合并皮疽诺卡脑脓肿、感染及败血症感染。患者为74岁男性,皮疹8个月,乏力4个月,头痛1个月就诊。于我院完善肌电图、肺部CT、头磁共振、血培养、痰培养、CRP、ANA、抗dsDNA抗体、ANA谱等检查后诊断为DM合并皮疽诺卡脑脓肿和感染及败血症感染,经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患者咳嗽咳痰减轻,但出现大小便失禁和精神行为异常,因患方原因自动出院,出院后2 d患者死亡。出院后血培养结果为皮疽诺卡,临床上遇到感染和脑脓肿的患者需要警惕皮疽诺卡感染,尤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

  • 标签: 皮肌炎 皮疽诺卡菌 肺感染 脑脓肿 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