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患者的肠道特征,为SS的诊疗提供新的证据和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4例SS患者(SS组)和14名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对照组)的粪便并提取粪便中细菌的DNA,扩增16S片段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SS患者与正常人肠道的丰度(Sobs,Chao,Ace)、谱系多样性(Pd)、菌落的多样性(Shannon,Simpson)和均匀度(Heip)均无显著差异(P>0.05)。SS患者肠道中5个门,11个科和37个属与正常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SS患者肠道中厚壁门,放线门和Saccharibacteria 3个门明显减少,拟杆菌门和变形门2个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27,-3.01,-2.57,-4.27和-2.53,P值均<0.05);在科水平上,SS患者肠道中的拟杆菌科,产碱科、短杆菌科、柄杆菌科和诺卡氏科5个科明显增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9,-3.06,-2.41,-2.11和-2.11,P值均<0.05);而毛螺科、双歧杆菌科、红蝽科、拟杆菌目s24-7组、放线科和芽孢杆菌目XI科6个科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7,-2.92,-3.40,-2.05,-2.05和-2.22,P值均<0.05);在属水平上,SS患者肠道中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瘤胃球菌科无分类信息的属、Parasutterella、短杆菌属、短波单胞属、Hungatella、Sellimonas和红球菌属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9,-2.32,-2.03,-2.02,-2.41,-2.11,-2.16,-2.11,-2.11,P值均<0.05)。结论肠道在不同的疾病中起到了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作用而且与人种和地域相关,拟杆菌属,布劳特氏属和双歧杆菌属可以对SS患者与健康人进行鉴别。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体体表和体内分布的共生微生物有80%生活在消化道内,其种类超过1000种,重量可达2公斤,细胞总数超过1014个,约为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3倍。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和基因总数要比人类多得多,而且它们注定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肠道菌群 更年期 肠道细菌 肠内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对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减重手术作为目前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变肠道。术后肠道变化具有时空特异性,术后不同时间点上和不同肠段中的群组成与结构不尽相同。减重术后肠道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引起的胃肠道解剖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移植术后群发现肠道参与减重手术改善代谢,其中的机制可能和-宿主相互作用的众多分子途径有关。同时,术后肠道变化还与减重手术患者的预后相关。此外,减重术后所引起的变化不仅与改善肥胖和代谢有关,还可能存在潜在危害,其中减重手术后的营养吸收不良与肠道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阐明减重术后肠道变化特征及相关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减重手术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为此作一综述。

  • 标签: 减重手术 胃旁路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婴儿期是肠道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肠道群主要来源于母体与其之间的群交换。剖宫产、早期接触抗生素和配方奶喂养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的建立,并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母乳寡糖(HMOs)是一类结构多样的非共轭聚糖,母乳中含量丰富,可调节婴儿肠道群组成,对婴儿肠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为了解婴儿肠道的定植特点及HMOs对肠道的影响,现就此综述如下。

  • 标签: 肠道菌群 菌群紊乱 母乳寡糖 婴儿
  • 简介:大脑作为人体最高司令部,总是高高在上地对身体其它器官发号司令。执行命令的器官其中一员——肠道的职责是负责接纳消化吸收,可是大脑和肠道他们真的只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吗?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报道:从肠道学研究这一角度来看,大脑与肠道的上下级关系极有可能颠覆。当人体内肠道处于紊乱失调的状态时,肠道这个“第二个大脑”就会发出抗议的“负能量”信号,并迅速传达至人体第一大脑,大脑就会出现痴呆、焦虑、抑郁及孤独症等各种脑神经精神疾病。如同“屁股决定脑袋”一样,其实肠道也可以决定脑袋!

  • 标签: 肠道菌群 脑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对照之间肠道拟杆菌属和梭属的相似性及多样性差别。方法收集30例7~14岁单纯性肥胖(肥胖组)和30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正常组)的粪便样品,同时测量肥胖和正常儿童的BMI、瘦素(LEP)、血浆脂联素(ADP),探讨肥胖儿童与肠道优势属的关系。结果肥胖组儿童BMI、LEP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ADP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拟杆菌属及梭属DGGE图谱的条带数目和H'指数均低于正常组样本,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类肠道拟杆菌属和梭属组成的变化与儿童肥胖相关。

  • 标签: 儿童肥胖 肠道菌群 指纹图谱技术
  • 简介:摘要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在宿主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免疫应答等活动中发挥作用,还与宿主健康疾病状态密切相关。作为肠-肝循环的重要媒介,肠道的稳态将直接影响肝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此外,手术本身伴随的肠屏障功能减退、免疫功能抑制等又进一步加重比例的失调和移位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胆道闭锁不同阶段患儿肠道变化特点,分析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强调恢复结构治疗对于改善术前状态、增强受者手术耐受程度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可为未来葛西术后及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并发症的研究及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细菌移位 胆管炎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POD)的老年患者肠道的结构改变。方法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选取其中有POD发生的患者13例(POD组),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72.62±3.25)岁;同时随机选取无POD发生的患者20例(Non-POD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73.00±4.19)岁。16S rRNA测序技术被用于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2 h及术后48~60 h的粪便的结构变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POD组术后的Chao1指数[(333.32±97.86)比(455.20±153.50)]及Shanon指数[(3.27±0.79)比(5.05±1.06)]均显著低于Non-POD组(均P<0.05);POD组术后厚壁门[(52.45±7.38)%比(46.70±6.94)%]、变形门[(21.45±4.73)%比(16.42±3.55)%]相对丰度均高于Non-POD组,放线门[(32.35±8.60)%比(42.75±9.43)]、拟杆菌门[(12.68±3.78)%比(21.37±4.17)%]的相对丰度均低于Non-P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D组术后萨特氏属[(16.45±3.74)%比(10.18±2.40)]、葡萄球菌属[(21.38±4.60)%比(14.92±2.94)%]、变形杆菌属[(15.33±3.22)%比(9.48±1.67)%]、梭状芽孢杆菌属[(28.55±4.90)%比(14.70±2.92)%]相对丰度均高于Non-POD组,双歧杆菌属[(29.41±5.80)%比(45.24±7.08)%]、柔嫩梭属[(10.18±2.04)%比(13.50±2.31)%]、拟杆菌属[(27.65±3.59)%比(34.76±4.72)%]相对丰度均低于Non-P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道多样性下降;肠道门、属水平上结构变化可能参与了髋关节置换术后POD的发生。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术后谵妄 老年患者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病过程中肠道多样性和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并符合Sepsis3.0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25例和同时期30例非脓毒症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利用16S rRNA(16S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对肠道进行测序,使用Uparse、Qiime、R及LEfSe软件等分析多样性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慢性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肠道多样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肠道结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脓毒症组患者肠道中Negativicutes纲、Selenomonadales目、Veillonellaceae科、Lachnospiraceae科、Faecalibacterium属、Hafnia属、Lachnoclostridium属、Blautia属及Ruminococcus种的丰度明显降低;而Bacilli纲、Coriobacteriia纲、Lactobacillales目、Coriobacteriales目、Clostridiaceae科、Coriobacteriaceae科、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属、Collinsella属及Collinsella_aerofaciens种的丰度明显增加。结论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患者相比较,肠道多样性无改变;而脓毒症组的患者存在肠道群组成结构改变。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菌群 粪便 16S rRNA
  • 简介:摘要肠道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肠道紊乱导致的生态失调与许多疾病的易感性有关,特别是免疫相关性疾病。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介绍了肠道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机制,阐述了肠道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炎性肠病等肠道系统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并总结了以肠道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更好地了解肠道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并拓宽我们发现疾病干预靶点的路径。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免疫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严重精神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明,易复发,治愈率不理想。而肠道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调节人体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肠道的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和部分躯体疾病的患者其肠道有着明显的改变,因此,脑-肠-轴的深入研究成为探索精神疾病客观标志物及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方向。文章就近年来肠道与双相情感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脑-肠-轴、双相障碍的肠道改变、肠道引起双相障碍的可能生物机制以及双相障碍的治疗新发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双相障碍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有效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肠道菌群 脑-肠-菌群轴 益生菌
  • 简介:被忽略的器官——肠道当你在田野中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时,心旷神怡的感觉是不是会让你感谢自己灵巧的小鼻子和昼夜不停工的肺?当你和朋友在黑漆漆的电影院看着电影,精彩紧张的情节牵动着你的情绪的时候,你会不会感觉眼睛和耳朵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简直太棒了?是的,你拥有各种器官。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让你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

  • 标签: 安居乐业肠道 肠道菌群
  • 简介:  摘要:肥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而腹型肥胖对人类危害更大,我国人群又以腹型肥胖为主,腹型肥胖容易伤及内脏,因此控制腹型肥胖意义重大。通过对腹型肥胖人群粪便的研究,发现腹型肥胖人群肠道群组成不同于一般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腹型肥胖的原因除与菌群失调有关,尚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力活动。本文通过探讨腹型肥胖与肠道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希望能为腹型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方向。

  • 标签:    腹型肥胖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 简介: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肠道会影响到大脑的免疫系统,可能还与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脑部疾病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具有修复受损脑组织的特殊功能,被称为"脑内医生"。多项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在帕金森氏症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

  • 标签: 肠道菌群 大脑 德国 阿尔茨海默氏症 帕金森氏症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肠道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位于人体胃肠道生态系统中,作为人体内一个隐藏的内分泌器官,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影响各种肠道疾病,还会导致代谢异常的发生,例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与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中肠道与糖尿病的研究最多,被广泛关注,而对于其他内分泌疾病与肠道的相关性还认识不足。从内分泌各腺体角度总结和讨论当前的发现,以阐明肠道在内分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可能会为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 标签: 肠道菌群 甲状腺 下丘脑及垂体 性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