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瘘患者应用外营养的疗效,总结相关经验,探讨外营养在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瘘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瘘,采用外营养支持疗法,观察所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选2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3例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外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瘘口缩小,瘘自行愈合;5例患者实施瘘堵塞后愈合;6例患者经过外营养治疗后整个病情好转,营养状态良好,后期行手术治疗瘘达到治愈。其中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钾离子浓度比较,显示治疗后各指标明显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瘘患者在进行引流、抑制腺体分泌治疗基础上,给予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病情,促进瘘口缩小,逐步愈合。

  • 标签: 肠瘘 肠外营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内营养配合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胃癌手术之后为患者进行早期内和外营养的方法以及效果,同时总结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胃癌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在开展胃癌根治手术之后接受内营养支持,对照组50例患者在开展胃癌根治手术之后接受外营养支持,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胃管拔除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通过口进食时间以及尿管拔除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手术之后患者为其开展有效的内营养支持和为患者开展外营养支持对比更有效、安全以及经济,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手术 护理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中旋转不良合并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临床确诊为中旋转不良合并扭转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通过多层螺旋CT对18例病患进行扫描;对照组通过常规CT对18例病患进行扫描。对比两组CT图像表现和手术验证结果。结果观察组表现为血管漩涡征者占比100.00%(18/18),比对照组的77.78%(14/18)要高,鸟喙征者占72.22%(13/18),靶环征者占55.56%(10/18),均比对照组38.89%(7/18),22.22%(4/18)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扭转者10例,包括扭转180°者1例,270°者4例,360°者5例。乙状结肠扭转者6例,包括扭转180°者1例,270°者1例,360°者4例。空肠扭转者2例,包括270°者1例,360°者1例。内疝引发扭转360°者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中旋转不良合并扭转的图像以血管“漩涡征”为主要特征性表现。多在小肠好发,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与手术定位有重要意义,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点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中肠旋转不良 肠扭转 多层螺旋CT扫描 血管&ldquo 漩涡征&rdqu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内营养和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120例手术治疗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探究组与对比组,均为60例。分别在术后实施内营养支持、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结果对比组的术前1d、术后10d营养水平显著优于对对比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联合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内联合外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单纯行外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内-外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ALB、Hb及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39%(P<0.05)。结论早期内联合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ICU严重多发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重症监护室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内营养组及外营养组,每组40例患者,内营养组采用内给予营养的护理方式进行营养给予,外营养组患者采用外营养给予的方法进行营养给予治疗。结果内营养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各项指标趋于稳定,要优于外营养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营养护理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减少患者的术后痛苦,加快患者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肠外营养 重症胰腺炎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09年10月~2013年5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放射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差异,并统计总结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的并发症。结果患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并发糖代谢紊乱2例,继发源性感染1例,明显少于大宗研究报导关于单纯内或外营养的并发症例数。结论放射性肠炎患者予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放射性肠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鼻营养管内营养支持用于胃癌手术治疗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进行鼻营养管内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IgM、IgA、IgG)以及功能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均得到良好改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较明显,P<0.05。所有患者的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鼻营养管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得到恢复,效果优异且安全可靠,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鼻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胃癌手术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溶片治疗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的方式将80例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美沙拉嗪溶片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美沙拉嗪溶片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