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肝脏结节增生(FN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2011年经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的9例FNH患儿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8例甲胎蛋白阴性,1例甲胎蛋白升高,无一例肝炎病毒感染,1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及脾大。均行手术切除,无一例手术死亡或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FNH在临床及影像学上有一定特征,对符合影像学标准、AFP阴性的患儿术前能明确诊断,对于无症状的确诊病例,可暂不手术,密切随访。有症状、生长迅速、合并其他肝脏疾病、诊断不明确者应积极手术。

  • 标签: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诊断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结节增生CT增强扫描的重要。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10例肝脏结节增生患者CT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回顾分析。结果7例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期与肝脏等密度,3例病变动脉期及静脉期边缘部分见明显强化,延迟120秒后病变中心或偏中心星芒状瘢痕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见增粗供血血管,总体FNH基本的增强方式为快进慢出形式。结论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脏结节增生的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X线计算机体层 增强 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脏非肿瘤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当出现典型的FNH超声表现,即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中心呈放射分布的动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轮辐分布的肿瘤血管,动脉期呈高增强,肝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然呈高增强或等增强时,应高度提示FNH的诊断。

  • 标签: 肝脏非肿瘤性局灶性病变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由于形态学成像评价和诊断的局限性,功能成像在肝脏性病变的诊断中变得日益重要,因弥散加权像(DWI)能反映组织细胞,细胞膜的完整、细胞外的灌注情况、流体的粘度等。故DWI逐渐被应用到肝脏的各种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和评价中,并且它不对患者有任何侵袭的损伤,无电离辐射,不需注射造影剂,从而使其可以使用在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检查中。现代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疾病的诊断不再局限于形态学层面上,而是向功能、代谢、灌注水平发展。但肿瘤的类型有不同的组织形态,细胞间隙有着明显的差异,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也不同本,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ADC值的改变,本文着重阐述DWI在肝脏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在判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及周围平均弥散系数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诊断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局灶性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房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包括AT和大折返依赖AT。A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然而,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有症状AT患者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AT可以诱发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等其他房心律失常。因此,需要积极治疗AT。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AT的成功率很高,逐渐成为有症状患者的首选治疗。

  • 标签: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电生理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磨玻璃影(GGo)病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以探讨肺GGO的临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统计分析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表现为肺GGO病变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方式、病理、及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均没发生并发症及死亡,其中13例进行局部肺切除,17例进行肺叶切除,所有病理均未见淋巴结的转移,恶性病变率为70%(21/30)。小于2个月手术及大于2个月手术的恶性病变的发生率为52.2%(12/23)和100%(7/7),P<0.05,两者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经随诊6个月到5年,没发现有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型癌GGO可行肺局部切除或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探查,及混合型GGO需考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经手术后其复发率及转移率低。

  • 标签: 肺肿瘤 肺磨玻璃样病变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磨玻璃影(GGO)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外科治疗结果的分析,探讨肺GGO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表现为肺GGO病变35例。对肺GGO的cT影像、手术方式、病理、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治疗23例,局部肺切除7例,肺叶切除16例,均无淋巴结转移。手术病例中恶性病变占74%(17/23),〈2个月手术和≥2个月手术病例恶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60%(9/15)和100%(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未手术病例中,7例坚持抗炎治疗直至病变吸收、消失,最长1例治疗6周。2例未经继续治疗,CT随诊发现病灶消失。2例病灶无变化继续随诊,1例病灶增大家属拒绝手术探查。手术病例随诊6个月至5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型癌GGO可行肺局部切除或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探查,混合型GGO需考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32例结节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32例结节甲状腺肿中,女性患者占88.1%,发病中位年龄48岁。NG伴发或继发病变发生率高达56.3%,其中乳头状增生发生率占5.5%。结论结节甲状腺肿女性多发,继发病变多,诊断时应给予重视。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遗传平滑肌瘤病肾癌(HLRCC)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癌症综合征,以皮肤平滑肌瘤、子宫肌瘤、侵袭乳头状肾细胞癌(RCC)为特征。HLRcC中的肾细胞癌侵袭较强,病变经常表现为较晚期或并发转移。作者发现有些HLRCC患者有非典型肾上腺结节,为进一步评估这些肾上腺结节是否与HLRCC相关,作者对1990年至2010年期间的255例HLRCC患者进行了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全面的临床和基因评估。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平滑肌瘤病 肾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皮肤平滑肌瘤
  • 简介:患者李××,女,67岁。主诉:外阴瘙痒10余年。于2012年2月2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绝经18年,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瘙痒,坐卧不安,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化验白带常规无异常,妇科检查:大小阴唇肥厚,粗糙,如皮革,色素脱失,苍白,局部可见抓痕;阴道:通畅,粘膜菲薄,无异常分泌物;宫颈、宫体及附件未见异常。外阴活检病理报告:外阴表皮层角化过度,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末端钝圆或较尖,上皮脚愈长则尖端愈细。

  • 标签: 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瘙痒 鳞状 医院就诊 异常分泌物 坐卧不安
  • 简介:摘要提高对多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3例病例,进行常规颅脑MR1序列扫描。结果手术病理证实,2例3个病灶误诊为多发性脑炎,另外1例2个病灶误诊为转移瘤。结论颅内多发病灶诊断,除常规序列扫描外,还需进行ADC、MRS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 标签: 多灶性胶质瘤 MR ADC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节红斑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结节红斑病例进行分析。显示本病多见于青年或中年女性(女∶男为5∶1),病因感染(链球菌感染50%,此外还有结核杆菌感染者)结缔组织病,淋巴瘤,药物等。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链球菌及结核杆菌等细菌感染可能是结节红斑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包括结缔组织病、肿瘤、药物等。治疗上应积极驱除病因和对症治疗。

  • 标签: 红斑 结节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多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44例急性多脑出血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0例行使内科保守治疗者死亡14例,死亡率为46.67%,14例手术治疗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7%,总死亡率40.91%。结论急性多脑出血病情危重,应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但各治疗手段的死亡率均较高,微创手术有一定的优越

  • 标签: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多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0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多脑出血患者,经综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全部术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急性多脑出血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但经综合对症治疗后,患者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预后状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多灶性脑出血 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损伤的临床治疗选择。方法对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372例肝脏损伤患者的相应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372例患者当中342例治愈,死亡患者为30例。72例保守治疗患者当中存在4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治疗298例,基本手术方式为单纯缝合修补、大网膜填塞补清创加肝脏不规则肝切除、规则肝切除及其选择肝动脉结扎。结论创伤肝脏损伤伤情比较复杂,且病情凶险,需要及早治疗,严格掌握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标签: 肝脏损伤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