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32岁。发热1周入院。发热多出现在凌晨2时至5时.体温39~10℃.有时自行缓解.有时需用药物退热.曾在门诊不规则抗炎治疗5d无缓解。入院时,伴有盗汗、区疼痛、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病程中.无咽喉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腹泻等症状。体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两侧肺呼吸音正常,心率86次/min,腹部软,肝脏在右肋缘下2cm触及,质中,腹水征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9×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血红蛋白9.9g/L,血沉63mm/h,肾功能正常,血清胎甲球蛋白正常、心电图正常。胸部X光检查未发现肺结核,B超检查示肝脏“多发低回声区”。CT增强扫描示“实质性占位可能”,初步考虑“转移性肝癌”。立即行穿刺检查并送病理检查,同时应用三代头孢霉素抗炎、退热.能量合剂等对症治疗,住院3d后病情仍无好转,住院期间观察到盗汗明显,考虑血沉增高,

  • 标签: 肝结核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加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并经病理诊断的9例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6.5岁,术前仅2例疑为结核。2例行切取活检术,4例行叶或肝部分切除术,3例行脓肿切开引流,9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结核少见,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唯一有效的确诊方法为病理诊断,通过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外科处理可以治愈。

  • 标签: 结核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患者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以来收到的40例结核患者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以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任何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术前准备,做好术后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肝结核 护理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观察、分析2016年8月收治的1例确诊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经过及回访情况。结果该例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经完善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最后确诊。结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误诊,详细的病史采集对诊断结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穿刺活检为最佳确诊方法,抗结核治疗有效。

  • 标签: 结核 诊治
  • 简介: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引起肺结核患者的损害.方法用RP-HPLC检测68例正常人,6例尚未使用、52例已使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者的唾液咖啡因清除率(SCL).结果68例正常人和6例未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者的SCL在正常值范围,52例已使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患者的SCL在异常范围.结论用药时间延长,代谢功能越低,损害越明显.

  • 标签: 肺结核 肝代谢功能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RP-HPLC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临床抗结核化疗中选择、应用护药提供相应的药学信息。方法从抗结核药致损机制、各类护药的护机制、药理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完成了护药的分类,对其护机制、药理特点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论药学信息的综合评价分析促进了护药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抗结核药 护肝药 药物肝损害 合理用药
  • 简介:联合及全程用药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但绝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导致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肝脏受损影响治疗的进行,甚至使化疗中断,影响预后。发生损害的患者中,少数人可以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坏死,危及生命。故应当重视和正确处理。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治疗 结核病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16岁。主因胸部不适,低热、乏力、纳差,偶有咳嗽、咳少量白痰就诊,胸部CT双肺弥漫粟粒状高密度影,呈典型“三均”表现,右侧少量胸水,纵隔淋巴结肿大(图1),初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住院治疗。查体:T38℃,发育正常,慢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叩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外科情况: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左上腹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脾于肋下缘7cm,未及肝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 标签: 肝脾结核 MSCT诊断 纵隔淋巴结肿大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腹壁静脉曲张 双肺弥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抗结核药物性损害。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肺结核结核药物使用患者,与40例青年患者做对比分析,分析两组在损害情况上差异。结果在抗结核药物性损害发生率上,老年组为32.5%,青年组为17.5%,p<0.05;在损伤发生时间上,老年组快与青年组,p<0.05;损害恢复时间上,老年组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使用中需要严密做好损害情况监测,及时做干预来提升肝功能恢复。

  • 标签: 老年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板式抗结核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抗结核损害病例。结果板式抗结核药更易引起损害。

  •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临床观察 板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在加用保药下用6个月标准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时损害的发生情况,加强重视对化疗全程的肝功能监测及合理的保治疗。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门诊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例随机抽样423例进行分析,采用标准化疗方案(2HRZE/4HR)并常规加用保药。结果此423人中出现损害的有115人,占27.19%。肝功能异常表现为单纯转氨酶升高(谷丙、谷草转氨酶同时升高多见);单纯胆红素的升高(总胆红素加直接胆红素升高或总胆红素加间接胆红素升高);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损发生的时间及程度时间依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治疗1月末、2月末、第2周;酶升高值多达正常值1~5倍,最高达20倍,胆红素升高达正常值的0.5~2倍以上。结论门诊治疗初治涂阴肺结核过程中,在常规加用保药的情况下,损害发生情况仍不容忽视,要注意化疗全程的肝功能监测,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基础情况,选用合理有效的保药。

  • 标签: 肺结核 保肝 肝功能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结核损害前后应用保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方案化疗,方案为2HRZE/4HR,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先实施化疗,在患者有肝功能异常表现后应用保药进行治疗一直到疗程结束,观察组40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服用保药一直到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0%,化疗中断率为5%,化疗方案调整率为2.5%,初治成功率95%,均优于对照组30%、20%、17.5%、80%,P<0.05。结论针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保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肝脏被抗结核病药物损伤的程度,有助于减少非必要性停药,保证更高的化疗成功率。

  •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保肝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