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肝病患者在彩超或B超定位后用一次性活检针行活体组织盲穿检查术的护理,得出结论严格筛选病例,重视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舒适自主卧位是安全实施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术的保障,提高患者对诊疗的依从性。

  • 标签: 肝活体组织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实践。方法 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完成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作为对象,随即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1s穿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超声下引导穿刺,对比组间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和参考组诊断准确率并没有显著的不同,没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具有显著的不同,统计学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肝穿刺活体 病理检查 临床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中使用不同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8例肝脏疾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4例。参照组用1s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技术,观察组用超声引导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技术,比较两组技术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有差异(P

  • 标签: 肝穿刺 病理 超声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中静脉的解剖结构,以及在活体肝移植供、受体手术中中静脉分配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肝中静脉 活体肝移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穿刺治疗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脓肿患者 5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穿刺进行治疗,另外再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 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5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谷丙转氨酸上升、黄疸上升、血糖上升均为 0例。结论:穿刺治疗脓肿在常规治疗的方式上,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相关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脓肿 肝穿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挽救终末期肝病及急性衰竭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供短缺限制了肝移植的临床应用。利用肝脏良性肿瘤行腹腔镜切除术“废弃”行活体肝移植鲜有报道,针对供者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操作流程及技术要点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实施标准和规范。笔者基于所在中心腹腔镜切除术临床实践,结合相关文献,深入剖析利用腹腔镜切除术“废弃”行活体肝移植的可行性及问题。

  • 标签: 器官移植 肝脏 肝切除术 思考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活体供者右叶联合脑死亡捐献者左外叶的双供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细胞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行成人活体供者右叶联合脑死亡捐献者左外叶的双供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性肝细胞癌受者,年龄为46岁,体质量为66 kg,身高为171 cm,血型为A型Rh阳性。移植物1来自女性活体供者,年龄为23岁,体质量为50 kg,身高为150 cm,血型为A型Rh阳性。移植物2来自男性脑死亡捐献者,年龄为44岁,血型为A型Rh阳性。手术在3个手术间施行,2个手术间同时施行移植物1和移植物2的切取手术,第3个手术间施行受者肝脏游离,当移植物的体外拼接接近完成时,完整取出受者肝脏,并施行肝移植。观察指标:(1)活体供者及受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受者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肝细胞癌复发监测、移植肝功能监测、免疫抑制剂监测调整、胆道血管并发症监测、排斥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受者需终生定期随访,最近一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2月4日。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活体供者及受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活体供者手术时间为315 min,术中出血量约200 mL,术中输入自体回收血量约200 mL,术后第6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受者顺利完成改良背驼式肝移植。移植物1取自活体供者不含中静脉的右叶,质量410 g。移植物2取自脑死亡捐献者左外叶,质量400 g,拼接后的供者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为1.2%。受者手术时间为815 min,无期时间为60 min,术中出血量约1 500 mL,术中输血量为1 800 mL。住院期间受者体温正常。术后第1天受者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达到峰值(分别为17.15×109/L和91.7%),后逐渐降低,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术后第7天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降至正常范围(分别为7.90×109/L和70.9%),停用抗菌药物。住院期间,受者白蛋白(Alb)为31.0~41.4 g/L,受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肝功能指标均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第10天受者全身状况良好,康复出院。(2)受者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①中分化肝细胞癌,肿瘤包膜欠完整,未侵及被膜,周围组织呈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结节性肝硬化改变,门断端未见肿瘤累及;②慢性胆囊炎伴胆固醇沉积;③腹腔淋巴结1枚,呈反应性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提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0%细胞为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原阴性。(3)随访情况:受者2019年11月19日复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2.92 μg/L、异常凝血酶原16 AU/L,结合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阴性结果提示肿瘤无复发。受者2019年12月3日复查肝功能:TBil 8.6 μmol/L,ALT 23 IU/L,AST 28 IU/L,Alb 44.0 g/L;他克莫司血药浓度4.2 μg/L,调整吗替麦考酚酯至250 mg 2次/d,其余治疗不变(他克莫司2 mg 1次/d,西罗莫司1 mg 1次/d);无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提示胆道血管并发症、排斥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成人活体供者右叶联合脑死亡捐献者左外叶的双供活体肝移植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超出米兰标准肝细胞癌患者的次优方案。

  • 标签: 肝肿瘤 成人 超出米兰标准 双供肝 脑死亡供肝 活体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背驮式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术后护理方法的改进是有益的。方法346例肝病患者都采用在彩超定位下行穿刺,术后均采取改进后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346例穿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术前、术后正确指导以及术中彩超准确定位,改进后的方法护理穿刺患者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简化了医务人员工作程序,避免了患者更多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彩超定位肝穿刺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乳房病变采用乳腺包块穿刺活检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乳房肿块穿刺检查及手术治疗的 40例患者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两次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电子病历及影像诊断系统进行比较,对诊断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都顺利完成穿刺操作,全部成功完成穿刺穿刺后患者没有产生感染、局部出血等一些并发症。其中良性病变患者 22例,恶性病变患者 16例,穿刺活检阴性患者 2例。结论: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可使临床诊断提高准确性,术前对肿块性质予以明确,为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进而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 标签: 乳房包块 病理检查 标本穿刺
  • 简介:摘要活体肝移植已逐渐成为可以替代尸体供者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早期肝细胞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而腹腔镜活体获取技术在活体肝移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腹腔镜活体获取在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情况,从供者选择、腔镜辅助活体获取、腹腔镜左外叶获取、腹腔镜左半获取及腹腔镜右半获取等几个方面综述腹腔镜手术在活体肝移植中的特点,从而为提高供者安全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肝移植 腹腔镜 活体供肝
  • 简介:静脉流出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发生率为2%~4%。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2例接受右活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静脉流出道狭窄,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疗效显示:保守治疗静脉流出道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介入静脉造影、球囊扩张以及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诊断和治疗静脉流出道狭窄。

  • 标签: 肝静脉流出道狭窄 肝静脉 活体肝移植 球囊扩张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穿刺治疗较大脓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穿刺治疗32例较大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13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d。结论经皮穿刺是治疗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 标签: 肝脓肿 经皮肝穿刺
  • 简介:为了进一步总结活体肝移植术中有关手术室的配合经验,本文回顾分析了笔者参与的2例活体肝移植术中供切取的手术室配合工作,并从供的切取、灌注、保养、控制感染、术中配合等方面作了探讨。活体肝移植是高难度手术,而高质量的供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后肝功能正常,手术室护士只有全面了解该手术过程,才能配合好每一步工作,确保手术成功。

  • 标签: 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 供肝切取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占位病变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间本院胸外科收治肺占位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肺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肺占位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检查,通过对比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总结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达到92.50%,具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肺占位患者经过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肺占位 穿刺标本 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经皮经穿刺胆道镜治疗内外胆道结石是结合CT、MRI及术中B超及X光定位下,经皮经穿刺至目标胆管基础上插入鞘管成功进行一次性扩张胆道瘘管后,利用胆道镜对内外胆管造成梗阻的原因进行治疗的技术。本技术借鉴经皮肾穿的技术原理,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提供了另一种微创,有效,安全,治疗方法,避免全部剖腹探查的情况。特别传统手术者及有多次手术史的患者,尤其是有多次手术史患者。本文对经皮经穿刺胆道镜治疗内外胆道结石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经皮经肝穿刺 硬性胆道镜 鞘管 肝胆管梗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脓肿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0例脓肿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治疗,观察所有脓肿患者的治愈率以及并发症。结果200例脓肿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每次平均抽出脓液约30~200ml。200例患者全部达到治愈评估标准,治愈率为100.0%;治疗后,患者的脓腔缩小,在1-4左右即近似消失或完全闭合消失。患者在成功穿刺引流之后的1d体温明显,全部患者在3~5d左右都恢复正常体温;所有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脓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肝脓肿 产生引导 经皮肝穿刺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