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术后患者容易罹患口腔炎、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的口腔护理对于肝癌术后患者的生理舒适、口腔健康以及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肝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口腔护理的关系,口腔护理方式及其护理人员水平与口腔护理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制定相应专科口腔护理规范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癌 口腔护理
  • 简介: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肝移植事业10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随着外科技术日臻成熟,肝癌肝移植受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均显著下降,但是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仍然制约着手术的长期疗效。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与肝癌患者术前的筛选、列队优先、局部治疗以及术后处理等过程息息相关,如何处理好上述治疗环节是决定肝移植手术最终成败的关键。根据国内现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临眯实践经验,针对上述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为改善我国肝癌肝移植的疗效做出应有的努力。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肿瘤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介入期治疗护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预期效果,预防和减轻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40名肝癌介入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选择的40例肝癌患者均已顺利通过介入治疗护理,护理均较为满意。结论通过充分、细致的围手术期观察护理,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并贯穿于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体检对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方法将病理确诊的32例肝癌患者按入院体检时有无症状,分无症状肝癌组和症状性肝癌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患者年龄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患者性别、肝癌种类、随访率、符合率、误诊率等用百分率表示,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但超声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CT平扫诊断肝癌的5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5,P〈0.05)。患者术后随访3年,无症状肝癌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23%(20/21)、90.48%(19/21)、66.67%(14/21);症状性肝癌组为90.91%(10/11)、54.55%(6/11)、27.27%(3/11);术后2、3年无瘤生存率无症状肝癌组明显高于症状性肝癌组(χ^2=4.848,4.499,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肝癌和小肝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肿瘤 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
  • 简介: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所发生的癌肿。本病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其中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发病率最高,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11万人,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4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临床护理 肝内胆管细胞 恶性肿瘤 肿瘤死亡率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原发性肝癌在早期时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有些患者毫无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在普查甲胎蛋白(AFP)后提出拟诊,但约1/3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甚至在结节直径大于5cm时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超声图像可以提示或排除肝癌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超声影像诊断方法效果。结果对26例肝癌患者超声诊断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小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瘤灶渐增大,回声由弱到强,瘤灶增大周围声晖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丰富,确诊率达93%。结论B超容易发现病变,但定性很难。因为肝内小结节病变,如小肝癌、肝腺瘤、小囊肿、小血管瘤、增生结节、转移性癌结节,都可能出现相似的图像。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显示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肝癌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为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措施。方法从肝癌患者离开介入治疗室至病情稳定出院提供全程护理。结果本组28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工作者的细致观察与加强护理,能让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生存率,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74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掌握本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QOL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护理后,本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通过QOL评测,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功能评分显著提升,和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物质生活无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面、针对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对象肝癌介入治疗74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37例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其余37例接受综合护理管理,设实验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低,住院日短,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较佳,可推广运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肝癌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因其起病隐匿,至发现时普遍已为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介入术现已成为不能行外科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而以TACE为基础的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命,已逐渐取代TACE单一治疗模式,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就肝癌的介入综合治疗进行阐述。

  • 标签: 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综合介入治疗
  • 简介:由香港大学生物系HaniEl—Nezami博士及GianniPanagiotou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probioticmixture"Prohep"),

  • 标签: 治疗效果 益生菌 肝癌 香港大学 科研团队 生物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20例患者进行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护理,积极给与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症状改善98例,症状稳定13例,恶化9例。3个月生存率90.83%,6个月生存率82.50%,12个月生存率61.67%。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加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癌患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不典型肝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CT强化不典型但经病理确诊肝癌患者21例的CT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共25个病灶,主要位于肝右叶,且病灶边缘模糊位置,平扫大部分为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动态增强后病灶表现多样。结论强化不典型肝癌,CT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困难,熟悉其CT增强特点,有利于减少误诊。

  • 标签: CT 不典型 肝癌
  • 简介:摘要肝癌因其高死亡率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微波消融技术现已成为治疗肝癌的常用临床方法,本文对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 标签: 肝癌 微波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