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比赛时间2010年9月17日——25日在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举行比赛章程本比赛仅限于演奏肖邦的作品,接受16岁以下(1993年9月25日后出生)钢琴选手参加比赛,参赛选手必须于2010年7月15日前,将下列材料寄往组委会:

  • 标签: 国际钢琴比赛 肖邦 青少年 2010年 参赛选手 比赛时间
  • 简介:肖邦生于1810年2月22日傍晚。当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祝福音乐。也许,这音乐预示着他事业上的成功。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1787年,父亲来到波兰,与朋友合伙做烟草生

  • 标签: 肖邦 钢琴诗人 音乐 乔治·桑 父亲 波兰舞曲
  • 简介:肖邦(1810—1849)是世界著名的波兰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6部为钢琴和管弦乐创的乐曲,其中包括两部钢琴协奏曲。3部钢琴奏鸣曲、26首前奏曲、27首练习曲、4首叙事曲、21首夜曲、1首幻想曲、

  • 标签: 钢琴教学 肖邦 钢琴协奏曲 钢琴奏鸣曲 音乐作品 音乐家
  • 简介:具有“钢琴诗人”美称的弗列德里克ο肖邦无论在钢琴音乐体裁的开拓、钢琴音乐和声语汇的创造,还是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肖邦都堪称钢琴艺术史上里程碑的人物,他为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钢琴音乐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

  • 标签: 肖邦 演奏 创作 开拓
  • 简介:肖邦钢琴练习曲是所有钢琴演奏者的必弹曲目,它们作为音乐会练习曲的典范之作被众多演奏者所追捧,其中的魅力不言而喻,分析中跳出单一分析某首作品的模式,从曲式结构、技术类型、技术练习三方面,结合自身练习的体会,尝试总结肖邦钢琴练习曲的特性特点,以图多角度地诠释这些作品的魅力所在。

  • 标签: 肖邦 钢琴练习曲 曲式结构 技术类型 技术练习
  • 简介:作品第27号Op.27共有两首,1835年(一说为1833年至1836年间)作于巴黎。1832年肖邦经雷兹威尔亲王引见,结识了巴黎的一些王公贵族,享受他们的资助,担当他们夫人及孩子们的钢琴教师。他经常出入贵族的沙龙,并为他们即兴演奏。肖邦称这是“讲一些短小的音乐故事”。在他的贵族朋友中当时任奥地利驻巴黎大使的阿拍尼伯爵。1836年5月,正值这部作品出版,便将它题献给阿伯尼伯爵的夫人。第7首Op.27No.1升c小调“噢,我的祖国!”(1)肖邦居住在巴黎期间,每逢想起祖国人民仍在沙俄的铁蹄之下,心灵上的创伤就会像乌云一样迅猛聚集起来。正是处在这种心境里,他写了这首具有沁人肺腑的抒情性、强

  • 标签: 波兰 钢琴家 肖邦 音乐作品欣赏 夜曲
  • 简介:“诗人倾心于沉默,但它必须借助语言。”──帕斯19世纪初,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费尔德伽hnField1782-1837)可能是受到英国天主教会中夜祷的启发,创作了一种表现静夜沉思的抒情钢琴曲,并将这种体裁称为“夜曲”。他一生为钢琴演奏创作有20首夜曲。其中大部分是由右手弹奏甜美、如歌的旋律,左手以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提供节奏与和声背景。他的夜曲典雅、优美、感情细腻、充满诗意。其中最成功的一首(降B大调)曾经是人鲁宾斯坦演奏的曲目。但是,他的夜曲在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明朗、抒情的狭小范围,并多少带有多愁善感的沙龙情调。费尔德精致、典雅的夜曲和其他钢琴作品曾经影响了许多19世纪的作曲家。肖邦当然也不例外。年轻的肖邦十分赞赏费尔德作品中清澈、透明的风格及其演奏时柔美的触键与高超的技巧,肖邦的第一首夜曲(Op刀)就是模仿费尔德的夜曲风格而创作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肖邦那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敏感、典雅、羞怯的气质在夜曲这种形式中充分得到体现。同时,由于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失去祖国。远离家乡的痛苦与孤寂,使肖邦赋予夜曲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戏剧性和高雅的诗意。在他的夜曲里不仅有对大自然夜景的描绘,也有细腻的心理刻画:静夜...

  • 标签: 肖邦夜曲 诗人肖邦 钢琴诗人
  • 简介:读五年级时,我被挑选去参加一场钢琴比赛。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既紧张,又激动。平时悠闲的我,变得忙碌了许多。一滴滴汗水打在钢琴的黑白琴键上,仿佛一弹指的工夫,比赛的时间就到了。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作为音乐史上的一位泰斗,肖邦用他的无穷创造力为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音乐作品旋律独特,形式新颖,善于营造优美的意境,不仅富有民族音乐风格,而且还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怀。本文通过分析肖邦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以期能够加强对于肖邦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 标签: 肖邦 钢琴音乐 风格
  • 简介:肖邦,波兰音乐家,于1810年2月2日生于距华沙50公里的佐瓦·沃里亚小镇,出生不久迁居华沙,学生时代在华沙渡过。他的父亲是一位波兰血统的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做贵族的女管家。肖邦从小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贵族阶级的上层文化渗透在他的幼小心灵,家庭生活中常接触的知识分子,使他对波兰民族文化产生兴趣,7岁时就尝试作曲,写出了第一首成功的钢琴作品《g小调波罗奈兹舞曲》表现出浓郁的波兰民族特色。十四岁进华沙音乐学院系统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受华沙音乐学院院长艾尔斯拉的亲自指导,学业进步惊人,在取得各科优异成绩的同时写出了bB大凋与d小调《波罗奈兹舞曲》(op.71)《e小调夜曲》(op.72)、《莫扎特

  • 标签: 波兰 音乐家 肖邦 钢琴艺术
  • 简介:2010年,恰逢肖邦诞辰200周年,由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国际青少年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钢琴艺术研究会、中国青少年音乐教育学会承办,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协办,中国唱点总公司深圳公司支持的“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于2010年10月初在香港圆满落幕。李名强等专家出任比赛评委,陈佩怡、王秉坤、李君意、郭欣怡等选手获得优异成绩,其他选手分获各类奖项。

  • 标签: 钢琴比赛 青少年 艺术节 国际 诞辰 肖邦
  • 简介:2005年对于双钢琴演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的3个月里,举行了3场双钢琴比赛:9月的“慕尼黑(Munich)双钢琴比赛”、12月迈阿密德举行的“德拉诺夫(Dranoff)双钢琴比赛”以及两赛之间在意大利罗马近郊瓦尔蒙顿(Valmontone)举办的新的双钢琴比赛——“

  • 标签: 钢琴比赛 意大利 钢琴演奏 慕尼黑 迈阿密
  • 简介:肖邦是世界杰出的钢琴大师,更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深深沉浸在钢琴音乐艺术中,创作出大量独特美妙的音乐作品,开辟了钢琴艺术全新的发展之路,打开了崭新的演奏天地。肖邦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独创一帜,散发着浪漫主义的浓厚气息,蕴藏着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高超精湛的演奏技艺,将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随着指尖的跳动、旋律的流淌而深入人心。文章全面剖析肖邦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揭示出肖邦诗人般的艺术气质,彰显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 标签: 肖邦 钢琴音乐 演奏风格与特点 旋律
  • 简介: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创作了四首钢琴叙事曲,他将自由复杂的传统曲式结构同叙事曲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同时又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形式与作品的内涵紧密联系,极大地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从而使叙事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 标签: 肖邦 钢琴叙事曲 曲式特点 标题性 钢琴表现力 浪漫主义
  • 简介:肖邦创作的钢琴前奏曲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品之一,它具有极其独立的音乐结构和乐曲形式。本文试图从旋律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肖邦钢琴前奏曲的创作特色,以便让人们更好的理解肖邦钢琴创作。

  • 标签: 肖邦 前奏曲 特色
  • 简介: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肖邦,是一位为钢琴创作奉献一生并且在钢琴演奏方面又有突出贡献的音乐大师。他在钢琴音乐体裁的开拓、钢琴音乐和声语汇的创造、钢琴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本文就肖邦的生活背景、创作、主要作品、具体作品分析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见解。

  • 标签: 肖邦 浪漫主义 波兰舞曲
  • 简介:肖邦钢琴曲是古典钢琴曲的代表作品。他的音乐深刻反映着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侧面。除了非常具有民族风情之外,他的钢琴曲并没有受到传统民族音乐风格的束缚,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这样的传承使得肖邦钢琴曲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也使得钢琴曲的艺术表现力、叙事内涵以及感情非常丰沛。肖邦钢琴曲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多层次地表现出了音乐的魅力。

  • 标签: 多层次研究 钢琴曲 肖邦 音乐风格 民族运动 三四十年代
  • 简介:肖邦独特的音乐艺术不仅感染了当时包括巴黎文艺圈在内的众多艺术爱好者,时至今日,他的音乐依然雅俗共赏。他的音乐中既有优雅与抒情的夜曲,也有激情四射、豪放甚至悲壮的波兰舞曲和叙事曲。有学者说:“肖邦音乐中的这种既刚强、豪迈,又细腻、柔美的诗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在国内的音乐文献中,对肖邦的生平经历、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作品研究及其美学价值判断的文章较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 标签: 音乐艺术 钢琴音乐 肖邦 体裁 革新 雅俗共赏
  • 简介: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贝拉·巴托克曾经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见解:比赛应该是给马匹开设的,而不是给音乐家的。他拒绝担任比赛评委,因为他不愿自己的良心受到裁判。

  • 标签: 钢琴比赛 巴托克 作曲家 钢琴家 匈牙利 音乐家
  • 简介:摘要肖邦钢琴作品是音乐史及器乐艺术史中的精品,其钢琴作品旋律中的抒情性及艺术性被后人广泛研究和探析。本文选取部分肖邦钢琴作品,对其旋律的抒情性进行分析,着重对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的艺术表达方法和技巧进行深入探究及挖掘,以期为肖邦钢琴作品爱好者及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肖邦钢琴作品旋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