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53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MDR-AB),采用法国进口梅理埃公司Meiliai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84.6%;病区主要分布在ICU(28.7%),神经外科(26.8%)。有53株鲍氏不动杆菌是多耐药菌,其中7株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重症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其治疗可以选择碳青霉烯类、含舒巴坦制剂。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酶烯鲍氏不动杆菌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 重症患者 替加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检测研究,对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重症室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据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其中以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占据比例最大,共占据34株,占多重耐药菌的66.67%;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约占5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占据7株;其余5株为真菌耐药菌。结论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占据重症病房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是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有效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是重症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重症病房患者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检测 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肺结核患者治疗以及巩固治疗需要长期,规律,足量,联合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因此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各种的非积极治疗态度,并最终导致抗结核治疗失败。 通过对 耐药肺结核 患者 心理方面进行干预护理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使得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患者抗结核治疗 。方法 :利用我院自身 肺结核 患者较多,选取了 2018 年 1 月以来,截止到 2019年 12 月份。我院 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132 人 ,按照常规 对照实验的 方法 将人群 进行分组,并保证两组 分组 无差别 。结果: 心理干预对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一般组。 结论: 心理干预使得耐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 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推广和应用 。

  • 标签: 结核病耐药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及分析临床老年病患患有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MDRO感染的老年病患,年龄于70岁~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2岁。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34人。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感染发生率。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应用前瞻性的检测方式能够使病患尽早的接受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老年病患 MDRO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耐药菌谱,希望能够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2014年12月—2016年11月采集我市肺结核患者132例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药敏试验以及细菌培养鉴定,全部操作均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耐药情况。结果本组132份标本中,单耐药患者62例,占46.97%;6例患者耐多药,占4.11%;其中36例患者为初治病例,占27.27%;在复治的患者之中,耐药患者26例,占19.70%。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耐药菌谱的分析,有利于医师了解该病的特征,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升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

  • 标签: 肺结核 耐药性 菌谱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预防及控制ICU病房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以及对多重耐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严密隔离,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例好转后转科,3例自动出院,2例家属放弃治疗临床死亡,3例病愈直接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消毒制度可有效预防及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保证医疗和患者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 要:肺结核是严重威胁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防控肺结核的措施不断普及于大众,但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病变性导致根治困难,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当中,病患医治过程中对抗肺结核的药物多发耐药性,耐药性肺结核病人在目前临床医学的诊治手段尚未完善,本研究将从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展开研究,从耐药肺结核的产生与传播,诊断与治疗方面展开浅析。

  • 标签: 肺结核 耐药性 产生 传播 临床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内科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其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心理护理 情绪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老年多重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细菌耐药特性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老年病科 2018.10-2019.10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老年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 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20 例 患者共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 12 株(检出率为 60% ),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占比最多为 15% ,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 10% 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 ,且革兰阴性杆菌除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外对其它基本耐药。 结论: 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多重耐药耐药性相对比较严重,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和防治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耐药菌群 气管切开 耐药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科多重耐药患者流行性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烧伤科于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1例烧伤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对其痰液、血、尿、分泌物、脓等标本进行病菌分析,探究烧伤后对加剧对患者身体伤害的病原菌以及其耐药性。结果:经对烧伤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检测后发现,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共计141株,且其耐药性差异也较大,如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妥布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较低;最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均为0。结论:烧伤患者机体病原菌分布广泛且复杂,临床治疗时应严格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烧伤科 多重耐药菌 流行特征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杆菌耐药情况,探讨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1年至2004年在我院就诊的82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36.3%(301/829)。痰培养阳性患者中,初治患者179例。复治患者122例。单药耐药发生率为54.8%(165/301)。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为41.3%,获得性耐药率74.6%:结论抗结核治疗中方案不合理、合用药不规范、过早停药,都是引起耐药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集晨痰标本209例次,共分离出合格菌株67株,培养阳性率53.17%。其中13株G+球菌,G-杆菌5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主要致病菌。结论临床医生应参照血培养药敏的结果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呼吸内科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总结了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规范流程,环境和设备的消毒隔离,正确执行手卫生和处置医疗废物,良好的沟通,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素等。认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干预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63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及传播。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患者医疗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菌,探讨最佳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对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象,责任护士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并及时填写《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质量控制表》。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治愈,细菌培养转阴;治疗过程无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结论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病灶中结核分枝杆菌菌型,耐药性及耐药原因和处理原则。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28例,通过穿刺或外科手术获得骨病灶中的脓液及干酪样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取的28例患者分枝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100.0%;28例患者中耐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及链霉素最多,分别为7例、5例、10例,占25.0%(7/28),17.9%(5/28)及35.6%(10/28);耐多药结核(MDR-TB)6例,占阳性患者的21.5%(6/28)。结论脊柱结核病灶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仍以常规药物为主,耐多药脊柱结核多为复治患者。因此早期获得患者耐药及药敏,并给予合理的抗结核治疗并结合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对防止耐多药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柱结核 患者 耐药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188例,其中痰细菌培养结果为MDRO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95例),非MDRO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9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老年MDRO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MDRO102株,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1.37%),铜绿假单胞菌(25.49%)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69%)。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病或痴呆病史、低蛋白血症、吞咽困难、长期卧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史、使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有创操作7项因素均是老年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OR=6.02,95%CI:1.50-24.18)、有创操作(OR=6.55,95%CI:1.69-25.44)、长期卧床(OR=6.03,95%CI:1.92-18.91)均是老年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MDRO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MRDO肺部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病原菌 多重耐药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