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在太地区的国际行动也日渐增多,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日、、澳等国的警惕。这四国分别通过双边、三边和四边协调机制,加强了战略合作,以共同遏制我国的发展。而美国的特朗普政府也力图整合建立以遏制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太战略”。本文就对“太战略”下关系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印太战略” 美印关系 美中关系 中印关系
  • 简介:莫迪自2014年5月就任印度总理至今,美国已经历了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位总统的交替。双边关系在这一段时间内,总体上保持着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仅没有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干扰,而且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推进。从现实角度看,关系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两国领导人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双方基于国家利益、民主价值观和地缘战略扩展等方面考虑。然而,不断拓展的关系势必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构成一定威胁,包括对南海的地缘安全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中国对之间稳步上升的双边关系以及不断强化的安全合作,应保持必要的关注和警惕,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 标签: 莫迪政府 印美关系 发展现状 原因 影响
  • 简介:【摘 要】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对政策是其南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4年印度核试验后,美国启动了对印制裁,关系跌入低谷。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之初,适逢印度大选,美国主动与印度德赛新政府接触以改善双边关系。这直接促成了1978年1月卡特对印度的历史性访问。然而,德赛与美国在核问题上合作的政策,被印度国民批判,德赛内阁分崩离析。1979年7月,德赛辞去总理职位,新总理辛格不愿就核问题同美国合作,关系逐渐疏远。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爆发,卡特政府全面援助巴基斯坦,导致关系继续恶化,关系更趋紧密。

  • 标签: 美印关系 卡特政府 防核扩散 1979年阿富汗战争
  • 简介:特朗普从“美国优先”的外交理念出发,试图通过较大幅度改变中美、中俄乃至中印关系,撬动既有地缘政治格局,以乱触变,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美国国内政治内斗、国际政治及大国关系的既有逻辑,令特朗普撬动大国关系棋盘的企图基本落空。关系非但未能重启与缓和,反而陷入新一轮对立:中美关系则经受住特朗普冲击波的考验,特别是中国政府沉着应对、积极引导,使得中美关系逐步朝着健康稳定方向发展。关系受到较少冲击,且由于印度在特朗普新阿富汗及南亚政策中的重要性,两国关系在“各取所需”的算盘下,继续向前发展。展望未来,关系的“冷淡”状态不会根本改变,中美关系基本上能够确保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两国则会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

  • 标签: 特朗普 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美俄关系 美印关系
  • 简介: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大行其道的今天,关系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双边关系的问题,它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外交因素的合力。今后的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进。

  • 标签: 美国 印度 国家利益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 反恐斗争
  • 简介:后冷战时代,印度与美国在政治关系走向融洽,同时高层交往不断、经济合作得到发展、军事交流恢复与加强,使关系得到改善与发展。美国与印度在后冷战时代都把对方看成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对象,这就是在后冷战时代美国与印度的关系不断改善与升温的动因。

  • 标签: 世界现代史 后冷战时期 印美关系 发展 动因
  • 简介:后冷战时代,关系在得到改善的同时,又在世界战略格局、克什米尔、关系、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对待其他大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制约了印度与美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关系表现出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与冲突的特点。

  • 标签: 后冷战时期 印美关系 战略目标 战略地位 矛盾冲突
  • 简介:2017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双方承诺加强在安全、反恐、多边等领域合作。从美国扩大对军售到"马拉巴尔2017"军演,种种事态都反映出强化防务合作的努力。长期看,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战略合作的性质和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利益和安全,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和充分应对。

  • 标签: 战略关系 拉巴尔 特朗普 印度总理 美印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
  • 简介:印度国大党为首的政府在其施政纲领中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和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普遍推测新政府的外交将寻求调整,关系可能适度降温.但基于对国大党执政近一年的政策和实践分析可注意到,通过之间的频繁高层外交、围绕核问题的对话谈判、战略伙伴关系步骤的实施等,印度、美国均从各自战略利益出发,正按部就班地推进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综而观之,目前的关系不进则退,'路线图'已经拟就,印度在对具体政策和应对作充分评估和权衡的前提下,必会既谨慎又积极,继续以高度务实的外交理念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际需求,深化美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在战略和安全层面的互动.

  • 标签: 印度 国大党 执政地位 美国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
  • 简介:6月23日"核供应国集团"通过禁止向非核不扩散条约国转让核浓缩与再加工技术的"核转让准则",作为非核不扩散条约签约国的印度被挡在了"核供应国集团"之外。对此,印度对美国表示强烈不满;美国虽口头重申对印度核合作的相关承诺,但要求印度修改有关核政策的国内法律。核合作将陷入僵局,其后续问题不仅影响双方的核合作关系,甚至成为影响双边关系的新的复杂因素。

  • 标签: “核供应国集团” “核转让准则” 美印核合作 美印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9.11"事件后,一直处于对抗状态的关系更呈剑拔弩张之势,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巴间的紧张关系短期内也不会明显升级.尽管关系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国内等因素的影响,但克什米尔问题仍是两国关系的最根本症结.

  • 标签: 印巴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 两国关系 紧张关系 根本 对抗
  • 简介:8月29日,两国国防部长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后勤交流备忘录协定》(即《后勤保障协定》)。《后勤保障协定》是在2004年的国防政策组织第6次会谈上提出的。路透社称,该协定对两国防务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 标签: 防务合作 面纱 后勤保障 国防部长 政策组织 协定
  • 简介:2月26日上午,6架美式F-15C战斗机飞快地掠过印度中部城市瓜寥尔空军基地的天空,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这是来印度参加为期10天的联合军事演习的美国战斗机在结束紧张的演习后“班师回朝”。

  • 标签: 军事演习 印度 美国 空军
  • 简介:核合作是关两国借重与防范、合作与斗争的结果,其核心是满足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需求。本文从分析两国核合作的战略企图入手,探讨了两国核合作面临的困难及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意在揭示两国核合作的深层原因。

  • 标签: 美印 核合作 战略趋向
  • 简介:2006年以来.围绕《核能合作协议》问题.印度对美国白宫、国会和媒体发动了一场游说外交战役。在该战役中,印度政府构建了包括印度外交官、印度裔美国人、企业界和美国社会各界构成的强大游说团队,采取了结盟游说的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国会议员的强大压力,该协议先后得到布什总统的签署,并逐渐获得国会的支持。

  • 标签: 美印核协议 印度政府 结盟游说 游说外交
  • 简介:应我会邀请,由会长维杰伊·乔利率领的印度德里研究会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印度《先锋报》首席记者迪帕克·库马尔·贾回国后撰写的访华观感发表在2010年7月4日的《先锋报》上。

  • 标签: 文化交流 2010年 首席记者 代表团 访华 印度
  • 简介:冷战期间,由于印度奉行强硬的南亚政策“英迪拉主义”,而使与孟加拉国的关系不断恶化。冷战后,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印度调整了冷战时期的南亚政策,提出了“古杰拉尔主义”,主动缓和与邻国的关系关系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两国间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冷战 印度 盂加拉国 恒河
  • 简介:10月24日,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迎来了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个国家的外交部长。这是2002年举行首次三国外长会晤以来,中俄第七次外长对话,也是首次由中国举办会议。中国外交部长杨洁麓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幕克吉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对深化三方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其识.

  • 标签: 中俄 中国北方 外交部长 地区问题 俄罗斯 哈尔滨
  • 简介:新世纪以来,伴随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的群体性崛起,太这一地缘概念被赋予更加贴合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现实的重要意义。以中、三国为代表的区域大国更倾向于将印度洋和太平洋视作统一的地缘战略区域而纳入国家大战略进程。并作用于具体的外交政策实践,进而塑造出太地区大国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战略生态环境。而太特有的地缘特征,使得单一国家难以依靠自身实力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借助提供公共产品等方式确立自身在地区的支配性优势地位。因此,构建以地区大国协调和合作安全理念为核心的复合型地区海上安全架构,成为维护太海上安全秩序的必然选择。

  • 标签: 中国 美国 印度 海上博弈 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