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PICC较难固定牢固,容易出现导管移位现象。另外,外露导管的固定易损伤皮肤完整性。针对上述情况,我科改进了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有效的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PICC导管 固定方法 自粘性弹力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博士伦纯视治疗用角膜绷带镜(即简称角膜绷带镜)在角膜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相关眼表疾病累及角膜后引起的一组角膜病患者102例(111只眼),自愿接受配戴绷带镜,同时均给予相应角膜病变的药物治疗,配戴时间1~93天,年龄7~82岁,平均49.6岁,男53例(58只眼),女49例(53只眼),配戴前视力无光感至1.0,配佩戴前症状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严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观察配戴前后眼部刺激症状缓解状况,角膜病变愈合状况,视力好转状况,是否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分析表明,缓解疼痛和异物感等刺激症状的治疗有效率96.40%%(107眼),角膜病变愈合或好转率达到91.89%(102眼),视力好转率达87.39%(97眼),此三项评价有效率与无效率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有1例术后次日检查发现镜片脱落丢失,重新戴镜未再出现脱落,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0.90%,未发现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绷带镜在多种角膜病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广泛开展使用。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病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博士伦纯视治疗用角膜绷带镜(即简称角膜绷带镜)在角膜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 2014年 12月至 2017年 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相关眼表疾病累及角膜后引起的一组角膜病患者 102例( 111只眼),自愿接受配戴绷带镜,同时均给予相应角膜病变的药物治疗,配戴时间 1~93天,年龄 7~82岁,平均 49.6岁,男 53例( 58只眼),女 49例( 53只眼),配戴前视力无光感至 1.0,配佩戴前症状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严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观察配戴前后眼部刺激症状缓解状况,角膜病变愈合状况,视力好转状况,是否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资料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果分析表明,缓解疼痛和异物感等刺激症状的治疗有效率 96.40%%( 107眼),角膜病变愈合或好转率达到 91.89%( 102眼),视力好转率达 87.39%( 97眼),此三项评价有效率与无效率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其中有 1例术后次日检查发现镜片脱落丢失,重新戴镜未再出现脱落,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 0.90%,未发现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绷带镜在多种角膜病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广泛开展使用。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角膜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在预防小儿留置针脱管时采用自我粘缠绷带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儿科科室于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月接受的需要对之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 60例。用电脑随机对这 6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分组: 30例的对照组、 30例的研究组。应用 3M 透明敷贴加自我粘性弹力绷带的开窗式方法来对研究组患儿的留置针进行固定;采用 3M 透明敷贴加 3M 纸质胶带的常规方法来对对照组的患儿的留置针进行固定。记录两组患儿的留置针在患儿的穿刺部位保留的时长、脱管例数以及置管 72h后穿刺部位的反应如何并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保留时长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的留置针保留时间要长得多( P<0.05);并且观察组患儿的脱管例数以及穿刺部位发生炎症等反应比对照组的要少得多( P<0.05)。结论:在对需要静脉输液且需要留置针管的患儿进行治疗以及护理时,采用自我粘性弹力绷带的开窗式方法来加强固定留置针,能够更好地延长留置针的停留时长、减少穿刺部位的异常反应,更加有效地减轻或避免给患儿带来重复穿刺的多余痛苦,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自我粘缠弹力绷带 透明敷贴 小儿留置针 脱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敷药包扎带与传统绷带治疗多种骨折的效果。方法抽调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多种骨折患者130例,根据绷带的不同分为两组均6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绷带治疗,研究组采用医用敷药包扎带,对比两组患者包扎时间、患者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及24h松脱率。结果两组患者包扎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包扎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且包扎后3d、7d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0.77%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29.23%,研究组24h松脱率9.23%低于对照组23.07%,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多种骨折患者实施医用敷药包扎带,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包扎时间较短,值得应用。

  • 标签: 医用敷药包扎带 传统绷带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自粘胶绷带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浅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弹力自粘胶绷带包扎外固定,比较两组浅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针头滑脱、意外拔管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外渗、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自粘胶绷带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液体外渗、针头滑脱、意外拔管情况的发生,并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重复操作的工作量。

  • 标签: 弹力自粘胶绷带 老年浅静脉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无菌纱布替代透明敷贴联合弹力绷带,使患者PICC贴膜造成皮肤过敏的现象得到改善。方法对3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贴膜夏季过敏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给予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覆盖皮肤1。结果本组30例患者皮肤过敏症状全部治愈,可显著改善丘疹、风疹团等局部皮肤过敏症状,红斑可逐渐消退达到痊愈的标准;本组研究对象没有出现由于皮肤过敏反应造成拔管的意外事件,且可确保导管处于无菌的条件内。结论选择合理的消毒剂以及敷贴材料,并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及时观察异常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2。

  • 标签: 皮肤过敏患者 无菌纱布 弹力绷带 夏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在下肢烧伤创面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下肢烧伤患者中随机挑选 64例为本次课题研究的参考样本。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所选 64例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即研究组( n=32例)和对照组( n=32例)。给予对照组下肢烧伤患者常规方法包扎护理,给予研究组下肢烧伤患者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愈合疼痛度、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19.72±4.84) d,愈合疼痛度为( 4.83±1.62)分,舒适度为( 96.28±2.82)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出现满意患者 29例,满意度为 90.63%( 29/32),对照组出现满意患者 21例,满意度为 65.63%( 21/32),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下肢烧伤创面护理中应用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 下肢烧伤 创面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联合角膜绷带镜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给予角膜绷带镜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眼部症状改善情况、手术愈合及复发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1级及2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3级及4级愈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愈合效果,降低复发率,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眼部症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效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绷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