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分析早期应用踝足绷带对偏瘫康复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偏瘫患者8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偏瘫患者执行常规运动疗法,实验组偏瘫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对患者患肢早期应用踝足绷带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执行常规运动疗法同时,额外对患者患肢早期应用踝足绷带法,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偏瘫 踝足绷带 效果
  • 简介:压力绷带通过专业的包扎护理,在肢体上施加不同梯度的压力,帮助肢体静脉血回流,缓解肢体水肿。与医用压缩袜相比,压力绷带可以根据患者肢体直径大小调节压力,避免了水肿消退后,需要重新购买新规格的压力产品。压力绷带广泛应用于慢性静脉疾病以及淋巴水肿的保守治疗。文章根据压力绷带需要传递到的次层绷带压力水平,介绍压力绷带的分类,通过对现有压力绷带的缺点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压力绷带。该新型压力绷带增加了满足临床所需压力时的工作伸长范围,提高了医护人员在操作时的便捷性。

  • 标签: 压力绷带 慢性静脉疾病 工作压力 工作伸长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粘性绷带对动静脉内瘘血肿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发生穿刺部位肿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穿刺部位发生血肿时先用弹力止血带加纱球进行穿刺点的压迫,再用3M自粘性绷带缠绕在血肿上,松紧适当,4小时以后放松绷带。对照组用弹力止血带加纱球压迫在穿刺点的上方进行压迫止血4小时后放松。观察两组12小时及24小时内的血肿变化。结果观察组9例12小时血肿消退7例,24小时血肿消退1例,超过24小时血肿消退1例;对照组9例;12小时血肿消退3例,24小时血肿消退4例,超过24小时消退2例,其中1例血肿局部溃烂,行动静脉内瘘闭合术后血肿才逐渐消退。统计学检验提示两组血肿消退时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0.172,P<0.01)。即观察组血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自粘性绷带可有效缩短动静脉内瘘血肿消退时间,达到内瘘渗血局部止血,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护患者血管通路。

  • 标签: 自粘性绷带 血肿 血肿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和3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初发性的翼状胬肉,两组患者均由由同一术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结束以后,观察组包封术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仅常规包封手术眼。两组均用复方地塞米松滴眼液、重组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睡前使用氧氟沙星眼膏涂眼。一周内观察两组患者眼部的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3.45±0.96)d较对照组(4.23±0.98)d明显缩短,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1~7d观察组眼部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可缩短角膜创面的修复时间,减轻角膜刺激症状和局部炎症反应。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翼状胬肉 角膜刺激症状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患者的疼痛、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时立即佩戴软性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不使用角膜绷带镜,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1d、3d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当天、1d、3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避免术后患者产生不适症状,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绷带镜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组42例、石膏托固定组42例,分别采用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和石膏托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石膏托固定组有效率为92.8%,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托固定组。P<0.05。结论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踝关节扭伤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扭伤 弹力绷带 外敷中药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粘性弹力绷带在重症肝炎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5月—20016年10月住院期间的重症肝炎患者168例,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8例,对照组80例。两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直接用3M透明敷料盖住留置针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固定的基础上加盖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结果观察组在留置时间、发生静脉炎、渗液渗血、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盖固定留置针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渗血渗液,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方法 透明敷料 自粘性弹力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8”字绷带包扎法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我院2013~2015年的100例锁骨骨折临床资料,50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50例采用“8”字绷带包扎法联合小夹板固定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程、治疗后功能活动、活动时是否有疼痛等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随访时问12个月,两种治疗方案的外观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8”字绷带包扎法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费用低廉,愈合时间较快。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良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8”字绷带包扎法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明确,治疗成本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保守治疗 小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在艾滋病患者PICC导管固定中的效果。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PICC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的网状弹力绷带固定。从两组实验对象发生导管滑脱、穿刺点皮肤问题、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静脉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情况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论。使用了自制网状弹力绷带的患者中发生导管滑脱、穿刺点皮肤问题、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静脉炎等情况的例数明显低于未使用自制网状弹力绷带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也明细长于未使用该自制弹力绷带者。所有使用该自制网状弹力绷带的患者均无过敏、感染、肢体无血液循环障碍现象发生。该自制网状弹力绷带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值得临床科室推广使用。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弹力绷带 PICC 固定 艾滋病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开始治疗四周后和八周后的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药物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52.94%和68.62%。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在四周和八周时的治疗有效率为64.7%和94.12%。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同时期的角膜接触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显著高于角膜接触镜组的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 角膜上皮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 简介:MIT工程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出新型绷带,与传统绷带相比,它提供了更好的舒适性和附着力。它们是由一种特殊的橡胶薄膜制成,贴在皮肤上,当你膝盖、肘部或者其他关节受伤时,使用传统的绷带将让你的关节很难活动,而MIT开发的新型3D打印绷带却可以让你活动自如。敷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纸张折叠,也可用于各种可穿戴电子产品,薄膜通过3D打印特殊形状的模

  • 标签: 使用打印 关节受伤 受伤贴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1例(91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46例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d、5d、7d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角膜上皮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d、5d、7d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5,P1=0.000;t2=6.842,P3=0.000;t3=5.135,P3=0.000);观察组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22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观察组复发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32)。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锁边缝合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程度,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连续锁边缝合 配戴 角膜绷带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46例单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戴镜组,各23例(23眼),两组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毕对照组眼垫包眼,戴镜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自觉症状、角膜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戴镜组术后眼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戴镜组角膜创面修复较对照组快;术后6月,两组均未见复发情况。结论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加快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减轻患者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绷带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减少复发可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绷带镜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针柄针梗一体联合弹力绷带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输液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固定法,观察组采用针柄针梗一体与弹力绷带联合固定法,对两组患儿固定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针头脱落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顺利完成输液率94.64%,与对照组67.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应用针柄针梗一体联合弹力绷带固定能提高固定效果,可减少重新固定及穿刺,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针柄针梗一体固定 弹力绷带
  • 简介:目的:针对较大翼状胬肉,采用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或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侵及瞳孔区的较大翼状胬肉40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术(羊膜组),另一组行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绷带镜组),每组各20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第l、3d,1、3wk眼部舒适程度和角膜愈合情况与随访复发情况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羊膜组为61.4±5.2min,绷带镜组为34.5±2.7min,绷带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在术后第Id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第3d和术后lwk,绷带镜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明显优于羊膜组(P<0.01),至术后3wk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wk时两组患者的角膜愈合率评分分别为0.85±0.18分和1.15±0.1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羊膜组有1眼胬肉复发。结论:在侵及角膜的较大翼状胬肉治疗中,胬肉切除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联合全角膜羊膜覆盖或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均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和促进角膜创面修复,使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患者更舒适,治疗更便捷。

  • 标签: 较大翼状胬肉 羊膜覆盖 角膜绷带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凝胶联合博士伦纯视绷带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眼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眼),两组均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观察组术后配戴纯视绷带镜,对照组术后直接包扎术眼,两组术后1天均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液4次/天防感染和贝复舒眼凝胶2次/天促进角膜修复,第三天改用典必殊及玻璃酸钠眼液4次/天,7天后取出绷带镜及拆除结膜缝线。观察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上均极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疼痛评分,眼部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缩短,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贝复舒眼凝胶联合博士伦纯视绷带镜,能明显减轻患者各种眼部刺激症状,促进缺损区角膜上皮修复;与传统处理方式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眼部舒适度,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贝复舒眼凝胶 博士伦纯视绷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