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绘画疗法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其良好的适用性、安全性、高效性等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并成为心理治疗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标签: 绘画疗法 投射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危机干预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点与难点问题。危机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其所在班级的同学,以及由于这一事件而引发多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同学。本文报告了1例目睹同学自杀经过而产生严重情绪困扰的个案。通过绘画疗法进行危机干预,来访者较好地从恐惧和伤痛的情绪中走出,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 标签: 危机干预 绘画疗法 不良情绪 高等院校 行为反应 情绪困扰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和绘画疗法都是心理治疗中较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心理疾病有较好的干预和康复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传统的心理咨询、干预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游戏、绘画等治疗手段的运用,可弥补语言作为中介的治疗手段的不足,并带来良好效果。上述两种手段的理论与实践操作中有相通之处,均为立足于分析心理学去探索无意识水平,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笔者从沙盘游戏和绘画疗法的产生历史、理论基础、操作过程、治疗机制、使用人群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这两种治疗手段的异同点,以进一步指导实际工作中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沙盘游戏 绘画疗法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绘画疗法的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在总结绘画疗法在农村孩子心理教育作用的基础上,从团队心理教育和个体心理教育两个方面,探索绘画疗法的具体开展模式,旨在提升农村孩子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

  • 标签: 绘画疗法 农村孩子 心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绘画疗法在治疗紧张型头痛(TTH)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连云港市博雅女子学院的TTH患者(113例,均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止痛、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绘画疗法(自由绘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随访至入组后90 d。结果治疗后90 d时随访显示,观察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5.88±2.31)分、(6.48±2.76)分,对照组分别为(6.91±2.67)分、(7.72±3.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1.23±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8)分(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频次为(5.50±2.61)次/月,较对照组发作频次[(6.67±2.85)次/月]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服用止痛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6)比17.9%(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60 d、90 d时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比例均下降,治疗后90 d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绘画疗法可减轻TTH患者的头痛程度,减少其头痛发作频次,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 标签: 绘画疗法 紧张型头痛 疗效
  • 简介:绘画疗法因其独特的方法和作用在心理辅导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论述了这种方法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社团活动辅导。指出了这种方法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有利于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有利于进行团体辅导等。

  • 标签: 留守儿童 绘画疗法 心理辅导
  • 简介:目的:通过绘画疗法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达成护患的精神沟通,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入院男性精神科住院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2次集体绘画活动,不设主题思想,采取自由联想,自主选择绘画内容,绘画完毕后由患者自主对其作品内容释意。结果:患者住院的生活质量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住院治疗依从性提高,自尊和自信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交往能力有所改善。结论:绘画疗法能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患者病情,也促进了护患沟通与融洽相处,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意外事件发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绘画疗法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作为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艺术疗法正不断被我国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应用到特殊儿童认知、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干预中。通过梳理绘画艺术疗法在特殊儿童干预中应用的研究可知,必须更加深化绘画艺术疗法的本土化研究,加强治疗师的培养。

  • 标签: 绘画艺术疗法 特殊儿童 应用
  • 简介:摘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化的教育引导,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良性发展。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借助绘画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上具备良好的心理防御功能,推动学生在团体环境下进行团体参与,形成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高中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合理化掌握绘画疗法的技术,在熟悉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技能之中,关注绘画内容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方式有所感受。

  • 标签: 绘画艺术疗法  团体心理辅导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研究都还处于比较浅表化的层面,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曼陀罗绘画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法,有助于实现心灵转化和自我整合,对人格修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绘画他们是十分喜欢的。基于此背景,文章对曼陀罗绘画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主要从曼陀罗绘画疗法的前期准备、指导过程和辅导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以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曼陀罗绘画疗法情绪调节
  • 简介: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心理学人才,在绘画疗法课程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为:首先,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其次,在教学中实施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与研讨;同时,在强化技能体验之余,将相关理论融入在技能的训练之中;最后,通过课堂训练与课下练习结合,在有限的课时中保证学生技能的掌握.在第一轮教学后收到了来自学生的肯定和正面反馈.

  • 标签: 教学方法 改革 体验式教学 专业技能
  • 简介: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语言以及事物的认知主要是以感性思维作为前提,认知观念的形成还处于初期阶段。而绘画作为儿童最为喜欢,也最为生要的心理情感表达方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中对于绘画疗法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简要论述,分析了在小学心理教育中运用绘画疗法的几点应用思路。

  • 标签: 绘画疗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初探
  • 简介:摘要:针对在我国乃至全球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数量居高不下,以及阿尔兹海默病的无法根治情况,绘画艺术疗法是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的一种更加新颖的治疗手段,目前仍被较少了解和运用,但其方便性、有效性、安全性都使其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基于对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研究,结合中西方绘画方式艺术疗法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探索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艺术疗法和多角度分析艺术疗法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绘画 艺术疗法
  • 简介:摘要:在社会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之后,听力障碍儿童心理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并且能针对这一儿童群体存在的心理的问题给予关注和研究。在本次的研究当中,将绘画疗法应用于听障儿童心理干预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首先,文章对绘画疗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其次,对绘画疗法应用于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干预的优势进行分析。再次,指出部分绘画疗法应用于听障儿童心理干预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提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 标签: 绘画疗法 听障儿童 心理干预 疗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绘画疗法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疲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挂号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对两组患者的疲乏和情绪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经过绘画疗法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情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绘画疗法能有效缓解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的疲乏,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绘画疗法 血液肿瘤化疗患者 疲乏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绘画疗法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绘画疗法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精神科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阴性症状评分。结果对照组精神科患者与实验组精神科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绘画疗法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 标签: 绘画疗法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绘画艺术治疗在小儿心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1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绘画艺术治疗结合优质护理对患儿进行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护理。结果观察实验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满意度,投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绘画艺术治疗应用于用于小儿心脏外科护理,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

  • 标签: 绘画艺术疗法 小儿心脏外科 先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绘画疗法对减轻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肿瘤科层流病房住院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纳入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2—5月纳入的39例患者为干预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共4周的绘画干预。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和干预后1个月评估2组患者疲乏和情绪状况。对照组失访1例,干预组失访3例。结果绘画疗法后干预组2个时间点疲乏、焦虑、抑郁总分分别为(4.04 ± 0.91)、(48.81 ± 3.92)、(46.06 ± 4.53)、(3.55 ± 0.84)、(47.47 ± 4.33)、(45.17 ± 4.74)分,对照组分别为(5.34 ± 1.18)、(51.13 ± 3.88)、(50.63 ± 4.36)、(5.07 ± 1.40)、(52.74 ± 4.04)、(51.24 ± 4.01)分。2组患者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和抑郁总分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值为48.859~126.096,均P<0.05);疲乏总分及感觉、情绪、行为维度得分,焦虑和抑郁总分的组间效应与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值为6.037~37.014,F交互值为7.696~35.754,均P<0.05)。结论绘画疗法能有效缓解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的疲乏,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绘画疗法 血液肿瘤 疲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其独立的愿望增强,自尊心增强,面临着较大心理压力,极容易发生各类心理问题。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疗法的应用优势,然后分析了具体应用方法。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出绘画疗法优势,在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中灵活应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改善其心理健康。

  • 标签: 绘画疗法 高中生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由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又加上很多儿童认知水平远不及成人,因此,儿童在于承认沟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绘画是一种非语言表达工具,有效同时也比较的实用。采用绘画疗法来治疗因车祸而引起心理创伤具有一定的作用,能通过绘画疗法帮助儿童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拾快乐,塑造儿童减轻个性。本文重在探讨绘画疗法在儿童车祸心理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尝试为发生车祸后引起心理创伤治疗的艺术提供更多依据,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 标签: 绘画疗法 儿童 车祸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