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结肠、直肠癌患者60例.健康人30例。采用PE-3D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中Cu、Zn、Fe、Mn和Ca含量,计算Cu/Zn比值。采用了检验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铜、铁含量和铜/锌比值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5,P〈0.001),锌、钙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5,P〈0.001)。结论铜/锌比值可做为结肠、直肠癌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同时对从高危人群中筛检结肠、直肠癌患者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血清 微量元素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称,每天喝一杯牛奶可减少患结肠和直肠癌的危险。该研究结果是哈佛医学院和英国布里汉姆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和欧洲53.4万人所进行的10项研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

  • 标签: 牛奶 研究人员 直肠癌 医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6月38例结肠并发肠梗阻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37例,死亡1例,病死率2.7%,26例属中晚期,占684%,术前有并存疾病25例,占65.8%,一期切除肿瘤33例,切除率86.8%,术后出现并发症14例,占36.8%。结论必要的术前准备、对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提高结肠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结肠合并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 标签: 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梗阻性结肠的手术时机、处理方法与吻合口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梗阻性结肠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肠梗阻,作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术式:Ⅰ期切除;先行造瘘、后行Ⅱ期切除或单纯造瘘结合术后化疗.结果Ⅰ期切除吻合38例中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2.6%),Ⅱ期吻合术11例中没有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清洁肠腔,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有效的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梗阻性结肠癌 手术时机 吻合口瘘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并急性穿孔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结肠并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全组术后死亡8例,其中术前伴有中毒性休克的6例均死亡,术前无休克而术后出现结肠瘘、中毒性休克死亡2例.采用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治疗7例,均获痊愈.结论术前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非常重要.在病人全身情况许可的情况下,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结肠癌 穿孔 手术
  • 简介:观察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对结肠患者体内IL-10表达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结肠患者IL-10的影响,并检测结肠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10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生物治疗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能更好的降低结肠患者IL-10的表达,外周血IL-10在化疗前呈强势表达,化疗后IL-10表达减弱,甚至有向Th1类细胞因子漂移的趋势.表明化疗可降低结肠患者IL-10的表达,化疗加生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有助于改善预后和康复.

  • 标签: IL-10 患者 结肠癌 生物治疗 表达 化疗前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结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直肠癌合并结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癌合并结肠发生率为4.11%。本组病例直肠腺癌合并结肠息肉癌变2例,结、直肠息肉癌变3例,结、直肠同时多发性腺癌5例。5例行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术,2例行直肠癌结肠分段根治切除术,1例行姑息切除术,1例行肿物局部切除术,1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随访1~5年,近期出现并发症2例,远期并发症3例,死亡4例。结论术前行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全肠道仔细探查是提高直肠癌合并结肠诊断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正确的手术治疗,直肠癌合并结肠患者仍有较好的预后。

  • 标签: 直肠癌 结肠癌 纤维结肠镜检查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31例结肠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结肠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的15例全部依靠钡剂灌肠。右半结肠7例,左半结肠15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漏;右半结肠2例。左半结肠5例行一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本组死亡3例。结论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急性梗阻病因诊断唯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中毒症状轻,均应争取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安全进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诊断 一期切除吻合 诊治体会 右半结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对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经腹彩超诊断为结肠并有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二维超声图像资料对55例结肠进行Dukes分期,得出CDFI、PW在Dukes分期中的变化.结论彩超诊断结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结肠癌 彩超诊断 DUKES分期 临床价值 CDFI 经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9.12收治的24例结肠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方式在结肠致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结果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20例;分期手术4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结论重视结肠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治疗
  • 简介:我科1996—2005年收治左半结肠急性结肠梗阻患者16例,均手术证实。结肠导致的急性肠梗阻,为闭袢性肠梗阻,故迫使医生在未行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急诊手术治疗。为正确处理术中癌性梗阻的结肠腔,保证术后吻合口的安全Ⅰ期愈合,我们采用术中结肠顺行灌洗,提高肿瘤Ⅰ期切除吻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现结合文献作一探讨。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急性梗阻 灌洗 Ⅰ期切除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从1996年5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的42例结肠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结肠切除I期吻合术30例,除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无法切除外,其余均将肿瘤切除并造瘘。结果全组死亡4例,切口感染6例,2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结肠并发急性肠梗阻手术时,若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良好,结肠切除I期吻合术可行。

  • 标签: 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左半结肠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在过去大多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现许多学者正在探讨一期手术的简捷治疗方法。本文作者通过一期切除吻合治疗22例左半结肠性梗阻的疗效现察,并结合文献系统地阐述了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方法和体会,证明了只要掌握好适应征和手术时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和术后处理可靠,一期切除吻合术切实可行。

  • 标签: 左半结肠癌性梗阻 治疗体会 梗阻 一期切除吻合术 适应征 分期手术
  • 简介: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结肠诊断的有CEA、CA199,CA74—2,CA242等,测定了58例不同分期的结肠与29名健康人,结果结肠Ⅱ、Ⅲ、Ⅳ期中这些指标皆较健康人高,而手术后4项皆有明显下降,而当转移复发时又明显增高。联合检测的结果敏感性皆高于单项检测结果,但特异性(指测定结果增高即是结肠)有所降低。

  • 标签: 结肠癌 验血 健康人 诊断 增高 CA199
  • 简介:目的探讨左半结肠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3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15例,占42.8%,分期手术17例,姑息手术3例,占57.2%.结果术后切口感染3例,肠漏1例,出现心肌梗塞死亡1例.结论对以急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左半结肠,选择合适的病例,遵循"上要空,口要正,下要通"的原则,行一期肿瘤根治切除,肠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外科处理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肿瘤切除 根治 分期手术 吻合
  • 简介:目的探讨梗阻性结肠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01/2001-06收治的175例结肠合并急慢性梗阻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中慢性不全梗阻139例,急性完全梗阻36例,均经手术探查,一期手术切除率93.14%(163/175);切口感染率4.6%(8/175);吻合口漏发生率3.45%(5/145);病死率5.7%(10/175)。结论癌性结肠梗阻大多数为慢性不全梗阻,少数急性完全性梗阻经对症处理无缓解应在24~48h内积极支持下紧急手术,根据梗阻的部位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尽可能行一期切除吻合,一期切除吻合与择期手术相比吻合口漏发生率和病死率并不增加,不能一期吻合的病例以Hartrnann手术较为安全。

  • 标签: 梗阻性结肠癌 慢性 吻合口漏 一期切除吻合 外科处理 病死率
  • 简介:自Turnbull等[1]报道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的危险性增加以来,众多学者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争议较大.为此,通过我院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胆囊切除术与结肠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结肠肿瘤 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VEGF-C表达与结肠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评估VEGF-C表达对结肠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4例原发结肠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各7例VEGF-C表达,分析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VEGF-C阳性表达率为43.2%(19/44),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表达均阴性.结肠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Dukes分期(P=0.001)相关.VEGF-C(+)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VEGF-C(-)病人(P=0.0225).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VEGF-C(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C表达在结肠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判断结肠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