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直肠癌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同时注意病人的一般情况、渗血情况及造瘘口血运是否良好。病人同时有胃管、尿管、氧气管、锁穿管、腹腔引流管或会阴部引流管,要注意维持管道的正确位置,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注意无菌操作,特别要记录好各管道的引流量、颜色

  • 标签: 直肠癌 外科 护理
  • 简介: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CRC发病123.4万例,死亡60.8万例;其中男性发病66.3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位居第三;女性发病5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4%,位居第二。男性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4:1。

  • 标签: 结直肠癌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损伤的诊治策略。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12年1月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7例直肠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58.82%),术中确诊5例(29.41%),漏诊2例(11.76%),治愈14例(82.35%),死亡3例(17.65%),发生并发症5例(29.41%),吻合口瘘是主要并发症。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是治疗直肠损伤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损伤 结直肠 肠瘘
  • 简介:直肠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3位,且近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晚期直肠癌的一线化疗目前以FOLFOX、XELOX和FOLFIRI等方案为标准方案,但对于化疗获益后患者的后续治疗,是"生命不息、化疗不止",还是病情稳定就停止化疗,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 标签: 结直肠癌 维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组织类型、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N)、癌胚抗原(CEA)、肝功能指标等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EA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类型、血清CEA.

  • 标签: 结肠癌 预后因素 CEA
  • 简介:人们已经认识到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加强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随着手术及麻醉技术的进步,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切除率和根治率逐渐得到了提高,直肠癌的总体生存率也不断得到改善,其1年生存率为92.3%,3年生存率为73.9%,5年生存率为65.1%,10年生存率为57.5%。

  • 标签: 结直肠癌 随访 治疗
  • 简介:3个月前,我院门诊来了一位外地中年女性患者,她脸色苍白无华,讲话有气无力。多年来,她每天腹泻不下3~5次,大便带血,呈洗肉水样。曾口服消炎止泻药,但腹泻时好时坏。在当地医院经肠镜检查,发现大肠内有20多颗大小不等的息肉,血液检查血色素仅为6.5克。

  • 标签: 肠镜检查 息肉 结直肠 女性患者 大便带血 血液检查
  • 简介: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000年全世界有70万人患直肠癌,占全部癌症新发病例数的9.4%;50万人死于直肠癌,占癌症死亡数的7.9%[1-2]。在过去的20多年中,直肠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呈上升趋势。

  • 标签: 结直肠癌 癌骨转移 流行病学资料 恶性肿瘤 病例数 死亡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做好造瘘口的护理是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点。通过对50例造瘘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小结,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探讨经验。

  • 标签: 直肠癌术后 造瘘口 护理
  • 简介:目的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CellularFACTT)检测人循环肿瘤细胞中hTERT表达。方法以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连接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和生物素化的DNA,加入r17RNA聚合酶进行转录扩增反应,对生成的RNA产物进行荧光检测,并同时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TERT及CEA作为比对。结果64例直肠癌患者血清hTERT阳性率是45.3%(29/64),血清CEA阳性率是57.8%(37/64);CellularFACTT方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hTERT检出率为81.3%(52/64)。其检测的灵敏度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较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的诊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指导DNA的RNA聚合酶类 肿瘤循环细胞 端粒 末端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肠肿瘤误诊的原因及教训,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与警惕性,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5例外院误诊为前列腺肿瘤直肠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PSA),直肠镜检、经直肠前列腺B超、CT或MRI及经直肠穿刺活检。4例行Miles手术,1例行肿块局部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均经手术及术后病检证实为直肠肿瘤,其中直肠癌2例,直肠平滑肌肉瘤2例,直肠间质肿瘤1例。结论部分直肠肿瘤与前列腺肿瘤的症状和体征有某些共同之处,如果医生能高度警惕认真做直肠指诊,结合PSA、CT或MRI以及经直肠穿刺活检等检查,直肠肿瘤通常还是容易确诊的。

  • 标签: 直肠肿瘤 前列腺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老年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0年间58例60岁以上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的资料。结果根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且以4%的年增长率迅速上升,在部分大城市已跃居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2005年6月-2011年6月,我们对98例直肠癌患者,在入院检查,治疗,护理康复过程进行健康教育,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结直肠癌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120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6组(n=20),每20例为一学习曲线阶段,对比分析各阶段的手术时间、手术频度、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6组患者在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手术频度及术后住院时间6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手术约40例后,手术技术即可达到较熟练的状态,但除手术例数外,手术频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切除术后肠漏的治疗方法及产生原因。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切除术后肠漏患者。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护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15例,7例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46.7%。护理组15例,13例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漏是低位直肠切除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治疗周期,使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 标签: 肠漏 治疗 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直肠癌3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对所有患者行CT平扫和三期扫描,并作图像后处理,将多层螺旋CT表现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理为黏液腺癌8例,中管状腺癌25例,绒毛状腺癌3例、混合型腺癌4例。CT表现,升结肠癌7例,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2例,直肠癌16例。肿瘤形成肠腔狭窄和形态不规则23例,形成腔内肿块12例;局部肠壁增厚35例;CT上表现8例显示为浆膜面受侵。手术发现6例浆膜面受侵;淋巴结转移者CT发现23例,而病理证实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的多期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不但能明确直肠癌病灶的部位,大小,还能明确病变浸润深度、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或(和)其他脏器转移等,为临床大夫术前正确的评价病变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了准确客观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期扫描 结直肠癌 T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镜下直肠巨大息肉摘除术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6例患者在内镜下经高频电刀电凝巨大息肉切除,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有2例发生出血,经对症治疗后血止,其余患者顺利完成息肉摘除。结论内镜下息肉摘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护士应掌握内镜下息肉摘除的特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结肠巨大息肉 内镜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