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HIV/AIDS的流行导致结核(TB)的重新出现,而TB是HIV/AIDS发病和死亡的首要诱因。AIDS和TB相互促进,共同消耗,TB可能加速HIV感染到发病,而HIV感染也会加速TB进展。文章就艾滋结核的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资料进行阐述,希望对艾滋结核预防、治疗的深入研究有益。

  • 标签: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病 双重感染 HIV/TB
  • 简介:摘要:艾滋结核均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也是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且两种疾病合并患者更为严重,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及治疗。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存患者管理问题的分析,给出建设性意见,以逐渐增强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管理,不断提升治愈率,降低感染扩散发生,旨在为相关研究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大理市了解结核/艾滋双重感染流行现状,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防治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有效控制TB/HIV双重感染。方法将项目执行4年(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结核/艾滋双重感染筛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重感染病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区和拘押场所的17-60岁的男性汉族人群中,以吸毒人群为多。结论对防治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有效控制TB/HIV双重感染

  • 标签: 结核病/艾滋病 双重感染 流行现状 大理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市结核/艾滋(TB/HIV)双重感染的流行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确诊的结核病人通过宣传、咨询、知情同意后采集血液做HIV抗体筛查,对已确认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按艾滋人管理规范每半年开展一次结核筛查。结果2007年开展结核病人中艾滋抗体筛查以来,截止2011年底累计筛查366人,未检出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在所管理的40例艾滋感染者和病人中,检出结核病人5例,阳性率为12.5%。结论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核艾滋防治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TB/HIV双重感染筛查率,控制TB/HIV双重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结核病 艾滋病 流行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艾滋和肺结核从属慢性的疾病,是由于病毒入侵而引起的一种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针对此疾病,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患者的心理、用药、营养以及口腔等方面的问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其的自信,从而帮助其的病情恢复,提高其的生活质量。下文简单介绍艾滋和肺结核的概念与临床特征后,对这类疾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讨论。

  • 标签: AIDS 肺结核 双重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人群的特征,为有针对性对该人群实施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为94.54%;以中青年为主,占78.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占76.4%;来自城乡的比例相近。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者中艾滋病毒感染感染结核菌的危险性较高。结论应针对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特征,加强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 标签: 结核菌/艾滋病病毒 双重感染 人群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毒/结核双重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对艾滋病毒/结核双重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2-2017.5期间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毒或者结核菌单一感染患者,随机性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双重感染预防控制与治疗策略,所有患者均随访(12.00±0.10)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双重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艾滋病毒/结核双重感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的艾滋病毒/结核双重感染发生,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艾滋病毒/结核双重感染预防控制理论知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毒/结核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策略,可较好的预防艾滋病毒/结核双重感染发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并影响患者健康行为,达到预防控制目的。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结核菌 双重感染 预防控制策略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艾滋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治疗时间段为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电脑随机抽选,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艾滋双重感染患者和单纯肺结核感染患者,分别对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含有60例患者,共计120例符合条件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结果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盗汗症状的概率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咳嗽、发热、体质量下降症状的概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出现浸润灶的概率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合并胸腔积液、合并空洞的影像学特征概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艾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而言,其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特征,但是其症状并不典型,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的临床指标实施综合性的分析与判断,按照患者实际的病情为其提供有效的治疗,降低临床患者的死亡概率,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艾滋和肺结核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二者均是因病毒入侵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临床非常重视艾滋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干预,如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既往的医学研究表明,给艾滋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提供适当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预防疾病进一步传播上有明显作用。因此,文章将重点探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对艾滋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 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协同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疾病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艾滋病 肺结核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协同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疾病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艾滋病 肺结核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运用在结核艾滋双重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艾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较好,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全程护理 结核病 艾滋病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宾阳县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人群的特征,为有针对性对该人群实施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针对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特征,因地制宜采取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措施。

  • 标签: 结核菌/艾滋病病毒 双重感染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结核病人群合并艾滋病毒感染以及艾滋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病人死亡原因分析,了解结核/艾滋双重感染病人与各类因素的相关性,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长TB/HIV双感病人的生命和提高他们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东湖区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艾滋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开展三年来,我区已筛查出的24例TB/HIV双重感染病人中死亡原因的研究。结果结核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控制结核感染和提高艾滋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的认识是降低结核/艾滋双重感染病人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结核病/艾滋病 双重感染 降低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艾滋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74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37例)采用全程护理关爱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自尊感评分(SES)、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护理前比较,对比差异无意义,干预后的观察组的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项护理满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好,患者的自尊感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在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的68例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关爱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表(SCL-90)以及Morisky依从性量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艾滋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负面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

  • 标签: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 艾滋病 结核病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结核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艾滋结核双重感染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关爱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把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艾滋结核双重感染的患者实行全程护理关爱模式,能使其加强健康生活的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 艾滋病 结核病 效果